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黄埔日历  > 正文

1925年11月25日,国民政府南征军收复雷州城

日期:2015-01-01 14:34 来源:《黄埔》 作者:贾晓明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925年11月25日,广州国民政府组织的南征军,突破了海南岛军阀邓本殷在大陆的最后一道防线,占领了雷州城。此举为以后平定海南岛、彻底消灭盘踞在广东省内的军阀势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民政府南征的主要讨伐对象是邓本殷和申葆藩。邓本殷,广东钦州( 现属广西) 大直乡人,原是粤军头目陈炯明的嫡系部将。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后,他追随陈炯明反对孙中山,被陈炯明任命为“琼崖善后处处长”,驻军琼崖(海南岛)。此后他依靠琼州海峡这一天然屏障及当时的混乱形势,“割地为王”,自成局面。申葆藩,钦州龙门乡人,原是旧桂系陆荣廷的部下。1922年,孙中山令滇、桂军下广东驱逐陈炯明,申葆藩借此机会,派人与孙中山联络,假装接受孙中山的领导,被孙中山委任为“广东讨贼军南路总指挥”。申葆藩得到孙中山委任后,乃率部离开广西,以“讨贼”为名,于1923年1月进兵广东南路的钦州,占踞钦州、防城两县。1923年7月,申葆藩进一步占领了廉州和北海。

  邓本殷为与孙中山的革命政府相对抗,向申葆藩的师长苏廷有提出“联合”的主张。苏廷有原是陈炯明心腹将领熊略手下的一个团长,和邓本殷曾同属“ 陈家军” 系统,于是在申葆藩面前力主与邓本殷合作。由于双方利益上的需要,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1923年8月,邓、申联名发出通电,割据南路,宣布高州、雷州、钦州、廉州、琼州、崖县、罗定、阳江 “八属联军”总指挥部成立,由邓本殷任“八属联军”总指挥,申葆藩为副总指挥,声称“八属联军”是“为饵兵祸”、“保境安民”。

  邓本殷、申葆藩表面上对政治采取“中立”态度,声称“既不帮孙中山,也不助陈炯明”。但实际上,从“八属联军”成立开始,他们对内大肆搜刮百姓,在城乡各地大开烟馆、赌场,大面积种植鸦片;对外与陈炯明串通一气,对孙中山和以后的广州革命政府采取敌视态度——每当陈炯明叛军在东江潮梅地区有所动作,邓、申两人都在南路与陈炯明呼应。邓本殷还派代表前往北京,希望北洋政府改南路八属为“广南省”,并任自己为督理。北京政府首脑段祺瑞正想利用孙中山去世的时机推翻广东国民政府,便宣布广东南路八属为“特区”,任命邓本殷为八属善后督办,申葆藩为会办。

  1925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遇刺身亡。时任建国粤军参谋长兼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趁机排挤政治敌手,解除了粤军总司令许崇智的职务,还逮捕了粤军将领梁鸿楷等人,并清洗许崇智的嫡系部队,这引起了粤军不少将领的不满,其中包括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2师师长、梁鸿楷的弟弟梁鸿林。9月上旬,邓本殷、申葆藩及其手下将领联名通电,宣称将出兵进攻广州。随后,邓本殷又委任脱逃的与“廖案” 有关的原粤军头目魏邦平为“八属联军”陆海军总指挥,并要魏联合驻开平、恩平、阳江一带的梁鸿林等部背叛广州国民政府。

  第二次东征开始后,邓本殷令“八属联军”进攻江门,并电告北京北洋政府,请求予以援助。10月中旬,北京政府加封邓本殷陆军上将衔,并约定邓本殷进犯广州时派军舰南下协助。10 月11日,邓本殷在琼州海口召开军事会议,与所属各军将领商讨进攻广州计划,决定将各军改名为“定粤军”, 拟以邓、申联军主力及梁鸿楷旧部徐汉臣旅攻肇庆, 以梁鸿楷旧部梁鸿林师会合邓、申联军苏廷有师攻江门,然后与东江陈炯明叛军夹攻广州,为了便于调动各军进攻,邓本殷于是月中旬由海口赴高州指挥。

  鉴于邓本殷的反动统治已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其严重危害,且邓本殷、申葆藩和陈炯明、北洋政府的相互勾结,对广东国民政府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广东国民政府决定顺从民意,挥师南征,从而实现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1925 年9月,广州国民政府按“肃清东江,后再扫平南路”的原定计划,出师举行第二次东征,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全部、第四军大部,以及警卫军、豫军、赣军、攻鄂军、鄂军等部队,全数出发东江,以捣陈炯明逆军之根据地;第二、第三军,全数出发北江,解决附逆之熊克武部”;而仅以第4军第10师陈铭枢部担任南路警备,任命第10师师长陈铭枢为前敌各军指挥官。当时,第10师下辖三个团:第28团(团长蒋光鼐、第1营营长蔡廷锴)下辖三个营;第29团下辖三个营;第30团(团长戴戟)仅有一营,共有兵力不足4000人。

  由于广州国民政府首先要集中兵力消灭陈炯明,加上“南路战区辽阔”,国民政府只派陈铭枢率领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0师应对邓本殷。因为南路各属多与广西省毗连,陈铭枢于10 月12 日赴梧州会见刚刚统一广西的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双方同意:由俞作柏率桂军一部,从广西陆川入粤,向廉江、化州进击;由陈铭枢率第十师吕光奎部、陈章甫部等,集中罗定,向信宜进攻;同时令国民革命军第4军梁鸿林所率第12师,从恩平、阳春方面监视邓本殷的苏廷有部。这时,苏廷有突然向国民政府“输诚”,广州国民政府就令苏廷有进攻高州的敌人。但到了10月16 日,梁鸿林率领国民革命军第12师叛变(另有18日、25日叛变说,另有说法是当时梁鸿林并无叛乱之意,只是无法控制部下,遂导致军队哗变),苏廷有也立即撕下“投诚”的假面具,开始攻击国民政府的部队。

  为适应敌情的新变化,国民革命军改变了原来的作战计划。陈铭枢的第10师主力即从肇庆移驻江门,力图确保“四邑”(新会、台山、开平、江门)的安全。

  10月22日,邓本殷向“八属联军”下达了《本军对省方作战纲要》,提出要以“与东、北江友军协同消灭赤化奠定粤局为主旨,对省方取攻势”,“先消灭西江南岸之敌,以全力攻取肇庆,候机会合东江友军,围攻省垣”。10月24日,“八属联军”攻陷罗定,迫近江门,迫使陈铭枢所部退守开平县单水口。陈铭枢一面抢修工事,一面向广州国民政府告急。

  10 月26 日,邓本殷部与防守单水口一线的第10师第28团相遇,双方展开激战。当时,第28团仅有1000 多人,防御工事也刚刚修好。全团官兵在团长蒋光鼐、营长蔡廷锴等人指挥下,沉着应战,奋勇御敌,击退了进攻普济桥、麦村和冲渡村的敌军,守住了阵地。27 日,苏廷有增加兵力,并配备旱机枪和大炮,再次猛攻麦村、普济桥和冲渡村。国民革命军第29团、第30团加入战斗,共同出击,又一次挫败了敌军的攻势。28日,桂军吕焕炎部和湘军廖新甲部赶到,革命军于是乘敌屡攻不下、筋疲力尽时,集中兵力向敌军总预备队发起全线冲锋,一举将敌军打败。敌军向开平、赤坎等处溃退。29 日,第10师渡河占领公益埠,敌军向台山退却,损失枪支逾千枝。革命军过单水口、牛湾、石步,乘胜追击邓部。30 日,第3军赶到鹤山,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又命令第2军总指挥率部加入南路作战,另派第5军李福林部两团赴中山剿灭当地的叛军。31 日,第3军进驻开平,第4军第10师占领台山。至此,单水口防御战取得了胜利,“四邑”局势转危为安。此后,南征军各部由防御转入了进攻,并为彻底平定南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 月31日,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朱培德为南路联军总指挥,分兵四路进击邓本殷军。战斗打响后,南征军乘战胜之余威,长驱南下,10月31日收复了台山、开平。11月3日收复恩平,7日收复阳江,8日收复化州,10日攻克阳春。随着陈炯明叛军被东征军击溃,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回参加东征的第4军军长李济深接替朱培德担任南路联军总指挥。19日,南征军各部合围邓本殷于高州。20日晚,邓本殷率残部向雷州败退,次日,南征军开进高州。

  邓本殷由高州逃出后,将残部集结于安铺、遂溪一线,企图固守雷州和琼崖,以求暂时喘息。这时,东征军陈济棠部也陆续抵达南征前线。11 月24 日,南征军一举攻克了邓本殷的安铺—遂溪防线,敌军退守雷州城时已不足千人。25 日,邓本殷在革命军节节进迫下放弃雷州城,仓皇逃回海南岛。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