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纪念文章  > 正文

高举黄埔大旗,促进和平统一

日期:2019-07-29 10:41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摘 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关键词:海峡两岸  一家亲  炎黄子孙  中国人 中山先生   宝岛

台湾 黄埔军校  黄埔精神 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 伟大复兴  中国梦

正文:

叶八条,江九条,九二共识应记牢。
和平统一宏图描,一国两制最重要。
海峡两岸一家亲,共同先祖是舜尧。
百年血泪屈辱史,山河破碎风雨飘。
感恩中山谋略高,为驱鞑虏建军校。
国共携手驱虎豹,倭寇投降列强逃。
骨肉相残豺狼笑,同胞莫再搞内耗。
携手架起连心桥,国富民强赤县娇。
    
这是本人为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题写的诗歌《九二共识应记牢》中的诗句,因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尽管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外族入侵和内部纷争,都不曾使我们的民族陷于长久分裂。

只是在70多年前,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致使有一少部分人,对台湾的历史比较健忘,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之际,我也趁这个机会,给海峡两岸的同胞们重温一下宝岛的悠久历史,在有理有据中,让所有炎黄子孙,强化海峡两岸,原本同属一个中国的认同感。

两岸一家人,历史来作证。台湾同祖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结的部分陆地沉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

1971年和1974年,考古学家们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专家学者们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的早期住民,大部分都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

台湾的早期开发,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融汇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中国的史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历史上对台湾的称呼有近十个,不同的称呼却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台湾宝岛的关心和期待

公元230年(三国吴黄龙二年)春天,吴国君主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卫温组成了一支有一万水兵,三十余艘战船组成的队伍,带着足够的食物和淡水,扬帆出海,浩浩荡荡,从章安(今浙江临海东南)启程,经台州湾出海,沿海岸航行到福州、泉州,然后横渡台湾海峡,在今台南市和嘉义一带登陆,到达被他们称为“夷洲”的台湾。登陆后,卫温、诸葛直将台湾土着居民数千人迁往大陆,这是历史上有书为证的中国王朝第一次与台湾的联系,也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回到吴国的台湾人,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吴国临海郡太守沈莹,根据从台湾返回的吴国官兵和带来的台湾居民介绍的详细事实,在公元264年至280年间写下《临海水土志》(见《太平御览》第780卷 )一书。他称这片海上的土地是“夷州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还介绍了当地的物产、人民、风情、工具、古迹等,其中的“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则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台湾为越国的版图。从吴国开发夷洲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隋炀帝在大业3年(607年)先后派出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等人两次前往当时被称为“流求”的台湾,第一次带回一些台湾人,第二次带回一批布甲。

    大业6年(610年),隋炀帝又派出武贲郎将陈棱及朝请大夫张镇州率兵万余人,从广东义安(潮州)起航,前往台湾,当地人以为这是中原的商船,这说明当时大陆商人经常前往经商,也说明台湾人已经熟悉经商贸易。在台湾中部地区的彰化市,有一条街名叫“陈棱街”,它就是为了纪念这位隋朝将领而特意命名的。   

经过三国到隋唐长时期的演变,闽粤一带向台湾的移民也逐渐增加,到宋代时已经出现较多的往来和经济活动,为便于管理,南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泉州知府汪大猷在澎湖驻军,在台澎地区设立管理机构,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这是大陆政权首次派军驻守,台澎地区正式纳入宋代版图,尽管在后来的千年中,朝代更迭,皇者变换,但是台湾归属中国的事实从来没有改变过。

元朝统一中原地区后,按照惯例需要进军没有到达过的疆土,故于至元28年(1291年)10月至公元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海船副万户杨祥、礼部员外郎吴志斗和珍部员外郎阮监到台湾“宣抚”,并且率兵6000余人驻守台湾。  

公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 。“职巡逻,专捕获”,捕捉罪犯,兼办盐课,这是中央政府派驻台澎地区的第一个行政执法机构。自此以后,元、明两个中央王朝都多次委派大员管理台澎地区。    

元朝有一位旅行家,名叫汪大渊,他到过许多地方游历,在至正年间搭商船到台湾和澎湖,后写出《岛夷志略》。书中说台湾:“地势盘穹,林木合抱,土润田沃,宜稼穑。气候渐暖,地产沙金,黍子、硫磺、黄腊、鹿豹……海外诸国,盖始于此。”从人们到台湾旅行及两岸商业活动中,可以看出当时台湾和大陆的来往很多,已经成为互补性的经济活动和日常性的社会往来。

公元14021424年(明成祖永乐年间),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南洋各国,曾在台湾停留,给当地居民带去工艺品和农产品。至今高雄凤山的特产“三宝姜”,就是郑和遗留下来的。明朝以后,大陆与台湾人民的往来更加频繁。

15世纪以后,日本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政府在澎湖增设“游击”,“春秋汛守”;同时在基隆、淡水二港驻屯军队。到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给台湾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

在明代闽人周婴所着《远游篇·东蕃记》中,以台员称台湾。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在朝廷公文中出现台湾。清代张眉的《瀛濡百咏》一书指出:周婴把台湾称为台员这是闽南语所造成的错误,从此台湾之名始进入中土。”“台湾名称由此而来。

公元1628年(明崇祯元年),时值福建大旱,百姓无以为生,郑芝龙(后官至都督同知)组织灾民数万到台湾,“使垦荒食力”,各地逐渐形成了许多村落,台湾进入了大规模的开发时期。  

16世纪中叶以后,美丽富饶的台湾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凯觎的对象。西班牙、葡萄牙等列强相继侵扰台湾,或掠夺资源,或进行宗教文化侵略,或直接出兵占领。17世纪初,荷兰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霸权地位,来到东方,积极参加对殖民地的掠夺。它先后于1602年(明万历三十年)和1622年(明天启二年)两次侵占澎湖。

1624年(明天启四年),明政府出兵将荷兰殖民者逐出澎湖,俘获荷军主将,残部逃往台湾南部,侵占了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两年后,西班牙人又从吕宋入侵台湾,占据了基隆和淡水一带。

1642年,荷兰人夺取了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据点,台湾自此沧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38年,先后在台湾修筑城和普鲁文遮堡(赤嵌楼),作为进行殖民统治的中心。占领区实际只有南部沿海有限的地区,以及北部的基隆、淡水两港,而且它的统治一直是极不稳固的。荷兰殖民者对台湾同胞进行残酷的盘剥,不断激起台湾人民的反荷斗争。

1652年由郑芝龙(郑成功父亲)旧部郭怀一领导台湾军民发动的起义群众曾一度攻克热兰遮城,愈发坚定了台湾同胞收复国土的斗争决心。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郑成功留下部分兵力守卫厦门、金门,亲自率领2.5万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船,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农历四月二十九日,郑军在台南鹿耳门内禾寮港登陆,在台湾同胞的积极支援下,与荷军展开多次激战,最后将荷兰殖民总督和残敌围困在热兰遮城内。

1662年郑成功率部驱逐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攻取澎湖,进攻台湾,郑成功之孙“南平王”郑克,率领的郑氏集团集体投降,台湾又回到中央政府手中,实现了国家统一。

同年,清政府在台湾本土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呓躬斥灰俪菏筹筒船喇山、诸罗三县。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管辖,后改为284厅。清政府对台湾地区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统治机构、制度,进行有效管理。 西方殖民者东侵以来,美国、日本、法国等列强先后在台湾进行军事挑衅,加剧了中国边疆领土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上层在如何治理台湾的态度和方式开始出现变化,由“防内变为主”改为“防御外侵为主”,清朝督办南洋海防事务的福建船政大臣、后任钦差大臣的沈葆桢、福建巡抚丁日昌等人,把台湾称为“七省藩篱”、“南北洋关键”、“中国第一门户”,一再反复强调台湾地位的重要性。他们还多次上奏折,建议在台湾设立行省,以加强吏政,有效管理孤悬海外的台澎地区,巩固海防。台湾设省的建议在当时的边疆危机下,有了实现的可能。这一建议最早是丁日昌在1874年间提出来的。第二年11月沈葆桢提出,在闽浙总督名下设立“福建巡抚”,“冬春驻台湾,夏秋驻福州”。

1876年春新任巡抚丁日昌无法按期驻台湾,奏请朝廷另派重臣常驻台湾,改设“台湾巡抚”,这样实行3年的“冬春驻台”改为台湾单设巡抚。  

18846月,清朝派出直隶提督刘铭传加封巡抚衔,督办台湾政务和防务。刘铭传确实是一个有作有为的官员,到任不久,正逢中法战争爆发,从总体上看军事上没有失败的中国,在政治上再次惨败,面对危机,加强台湾防务尤为必要。闽浙总督杨昌浚、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于7月再次上书,要求在福建台湾两地“巡抚分驻”、“建省分治”。

光绪11年(1885年)1012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下旨创建海军的同时,下旨同意诏请左宗棠的奏请,福建政务由闽浙总督兼管,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正式下诏在台湾建省。台湾成为清朝的第20个行省。台湾省的建立,对外主要是为了巩固东南海防,防御外国列强的侵略,加强军事防务;对内则开始近代工业化过程,开矿、邮政、交通、垦荒、教育事业等相继发展起来。

从此,台湾社会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正是历史上两岸的来往,联结起两岸人民的心灵,台湾与大陆不可分离。大海向我们诉说大陆与台湾这么多的“统一”,不仅仅是时间先后的意义,而是包含着多少先行者的勇气,开拓者的艰辛,奋斗者的牺牲;包含着多少台湾同胞对中原腹地的向往,多少大陆人民对台湾亲人的关怀。同样也告诉我们,正是在这种延绵千年的交往中,中华文化浸透了台湾;台湾同胞则在连续持久的中华文化的环境中,也成为这一令世界感到惊奇、甚至有些不可思议的中华文化的创造群之一。因此,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沉淀,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历史事实。

1885年,福建巡抚刘铭传率领台湾军民击退了法军入侵后,积极推行自强新政,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省。由原来的284厅增为31141直隶州,后又增设南雅厅。首任台湾巡抚为刘铭传。正是这位巡抚,打开了台湾的近代经济发展之门。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春愁》() 邱逢甲1896417日)

台湾诗人邱逢甲在1896417日书写的这首《春愁》诗,再次告诉我们,1895年,日本鬼子通过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强加于清政府,强行侵略割占了祖国的台湾省。如果因为台湾在这一段时间(1895—1945)内脱离中国就否认中国对它的主权,或者认为台湾应当独立而不是归还中国,那是对历史的无知。

由此可见,在漫长的的历史大河中,台湾既不是外国人的领土,也不是所谓的无主地,而是一直由历代中国中央政府统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

19451025日,国民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习主席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骨肉兄弟,一家人,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谁也不能阻挡的历史大潮,早日实现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伟大事业。需要各党派同胞共同不懈努力奋斗,积极促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辛亥革命元老、教育家、陕西籍爱国诗人于右任晚年在台湾所写的这首《望故乡》,无限悲痛地抒发了先生对故乡、对大陆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台湾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盼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共同心声。

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统一祖国,是历史赋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我们早一天完成这一使命,就可以早一天共同创造我国空前未有的光辉灿烂的历史,而与各先进强国并驾齐驱,共谋世界的和平、繁荣和进步。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这一光荣目标共同奋斗!”

特别是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中,黄埔师生们为促进两岸交流,加强祖国统一,完成孙中山先生遗志,身先士卒、群策群力,使得台湾国民党领导人马英九、连战等先生都到北京来和胡锦涛总书记握手交谈,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曾率团到南京中山陵,纪念孙中山先生移灵南京八十周年,国民党的洪秀柱主席率团到中山陵祭奠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时,对陵墓上的392层台阶,用“三民主义,九二共识”进行有趣的解释,赢得大家的喝彩。台湾和大陆现在实行通邮、通商、通航,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都是反对台独,热爱和平,主张统一的。

大家知道,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当年为黄埔军校构建的“爱国、革命、不怕牺牲、一心为公、救国救民”的黄埔精神,当时不仅为完成国民革命、维护国家主权、保卫人民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为结束近代中国的军阀割据势力、统一军权政权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今天为促进祖国早日完成和平统一,更有指导意义。

因为军校培养出来的各路精英们,在平定商团叛乱、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培育出来的黄埔精神是永远只得大家继承分弘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核心是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爱国主义。我们传承和弘扬黄埔精神的崇高理想,就是要及早完成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我们黄埔后代和黄埔亲属们,更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发扬老前辈们亲爱、精诚,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向海内外及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恢弘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在高举黄埔大旗,弘扬爱国主义的行动中,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所有能够争取的朋友,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只要能实现祖国统一,什么都可以谈,什么都可以说”,只为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两岸同胞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岸同胞要交流互鉴、对话包容,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育后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亲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久久为功,必定能达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在民间有一句俗话说:“凡是黄埔的都是爱国的,凡是黄埔的都是抗战的,凡是黄埔的都是坚持一个中国的。”黄埔精神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在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的率领下爱国爱民,现在这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早已找到了,就是领导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早已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许多遗愿。我们黄埔亲属及后代们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身体力行“三个代表”,运用科学发展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祖国早日统一,开创中华民族在世界史上的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从黄埔军校的发展上看,无论是校本部、各分校、各训练班以及短期培训等都是黄埔军校的办学形式,以不同形式受训过的中国军人都是黄埔精英,他们为民族的崛起和国家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这些后人值得崇敬的对象。

黄埔师生们先用四年多的时间,利用北伐战争完成了祖国的统一,随后又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挽救了中华民族,保卫了壮丽河山。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黄埔将士们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用人民战争的节节胜利,吸引得国民党中的许多爱国黄埔将领们投入到党和人民的怀抱里来,在十大元帅中黄埔师生有5人,十大将军中有3人,57名上将中8人出身黄埔。在新中国的各条战线上,都有黄埔师生的骄健身影。黄埔老前辈们用炮火洗礼的艰苦岁月和硝烟弥漫的浴血奋战,用抛头颅、洒热血、横刀勒马、九死一生的战斗精神,才换来我们现在安定团结、欣欣向荣的幸福生活。

当年黄埔精神时刻激励着中国军人,同仇敌忾,保家卫国;如今黄埔精神仍在激励着我们黄埔后人,齐心协力,维护统一。对于黄埔精神不同时期有不同角度的解读,黄埔精神有多个侧面,包括从艰苦中去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吃苦耐劳努力学习的精神,一心一意为国家奋斗的革命精神,活泼的,主动的,富于攻击的作战精神,黄埔精神的核心思想就是“亲爱、精诚”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天我个人认为黄埔精神的主要内涵就是“亲爱精诚、爱国爱民,维护统一,纪律严明,不怕牺牲,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凝聚精神,它体现了既是黄埔军人的凝聚也是民族的凝聚、是全中国人民的凝聚、是各个爱国党派和社会阶层的凝聚,这种凝聚也是我们民族的财富。

当车轮陷入泥潭,我们竭诚互助!当地震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当风雪阻断归途,我们彼此取暖!当统一面临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灾难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主权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策主张。中央对台湾的方针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向前迈进,要勇敢地面对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灾难,我们的道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让我们挺起不屈的民族脊梁,为中国、为同胞加油。随着岁月的流逝,黄埔军校的师生们在保家卫国中,和各种敌人浴血奋战的不同身影虽然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他们高高举起的黄埔大旗,及其深深感动后人的爱国主义热情,永远有着广泛的号召力和不朽的生命力,这正就是黄埔精神的魅力和吸引力。

孙中山先生倡导的黄埔精神,对内就是完成祖国的统一,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剥削和侵略,如今海峡两岸的爱国同胞们,只有高举黄埔大旗,弘扬爱国主义,对内促进两岸早日统一,对外粉碎各种反华势力分化中国的阴谋诡计,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告台湾同胞书》就是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反对“台湾独立”是两岸双方共同的立场和合作的基础。如今随着国民党的领导们几次来大陆访问,国共两党的合作又掀开了新的一页,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的形势下,在民间多做一些有益于两岸和平和解、共荣发展的事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新的形势下,海峡两岸所有爱国的同胞们,必须凝聚共识,高举“爱国、革命”,“和平、统一”的黄埔旗帜,担负起历史的责任,牢记黄埔精神,坚定维护一个中国的原则和立场,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形形色色的“台独”风裂活动,永远发扬光大“台海两岸一家亲”的爱国主义思想。

两岸一家亲,历史来作证。同是中国人,共圆复兴梦。让我们在“爱国、革命”的黄埔大旗下,用爱国主义的正气,引经据典,弘扬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爱国主义思想,揭露现代“石敬瑭”式的台独分子倒行逆施、卖国求荣的本质,厉声斥责数典忘祖,认贼作父的台独势力,为促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拼搏到底。

                                   201958

(附录:简介:男,汉,19195月生,甘肃省康乐县八松乡龚庄五社人,1940年毕业于黄埔军校七分校15期刘之泉步兵科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34集团军80165494团一营一连任连长,营长,曾率部参加山西平陆,夏县,安邑等晋南的抗日保卫战;中条山保卫战及潼关保卫战等,对日寇作战六年,因抗日有功,曾获有国民政府颁发的多枚抗日军功章和抗战纪念章。19497月在岷县率国民党231691团起义,先后任康乐独立营营长,甘肃省警卫第五团参谋长,庆阳军分区参谋长等职,庐山会议后落户到丈人家。

简介:刘之泉长孙,男,汉,19697月生,毕业于甘肃省兰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学专业,现供职于甘肃省康乐县八松学校,临夏州政协第十一届、十二届文史委委员。从小受爷爷黄埔精神的言传身教,已发表弘扬黄埔精神的诗文和刘之泉的回忆录若干篇。

联系电话:15293001984         邮编:731505

电子邮箱:yanjizu@163.com     QQ:2642330565

网名:彩云悠悠 雨燕双飞)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