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位于广东珠江下游咽喉要道的一座小岛;“黄埔”,社会各界赞誉业内顶级水平的一个称号;“黄埔”,两岸同胞珍藏的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人们关于“黄埔”的种种憧憬和感动,无不来自于“黄埔军校”,这个家喻户晓、驰名中外的名字。黄埔军校书写着我们不能忘却的辉煌历史,也寄托着我们必须坚守的光荣梦想。
一只摇篮
20世纪初的中国大地,风雨飘摇,动荡不安。黄埔军校一经创建,就成为那个年代拯救国家危亡的希望和象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爱国英才,孕育了众多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军人。
黄埔军校奉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坚持了“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针,为培养出真正的革命军人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学科主要教授军事理论知识,有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野外勤务以及战术学、精神教育问答等;术科则有制式训练、战斗训练、实弹射击以及行军等。政治教育实行兼容并包,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教育均占重要地位。这些课程不仅教授全面的军事理论知识,还非常重视培养学生于人民群众中发展国民革命的意识,使得黄埔同学在战场上意志坚强,所向披靡。
黄埔军校广聘天下贤士,为这只“将帅摇篮”提供了优秀的师资队伍。苏联派来大批战功卓着、经验丰富的军事教官,分布在政治、炮兵、步兵、工兵、军需、交通、通讯等各个教学岗位上,为黄埔师生带来了苏联红军的优良传统和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思想、最新的军事技能。中共中央派了一批重要干部入军校担负各级政治领导工作,周恩来、熊雄、叶剑英、肖楚女、恽代英等,为军校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历革命的教育和血与火的考验,黄埔军校在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了众多国共两党优秀的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元帅中,在黄埔军校工作学习过的便有叶剑英、陈毅、徐向前、聂荣臻、林彪5人;大将中有陈赓、罗瑞卿、许光达等3人;上将中有杨至诚、宋时轮、张宗逊、陈伯钧、陈明仁、陈奇涵、周士第、郭天民等8人;中将8人;少将12人。在国民党方面,黄埔师生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有近40人。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过集团军总司令、兵团司令官以上的就有90余人,被人们称为“黄埔系”。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名声显赫的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传播了科学的军事理论,宣扬了崇高的民族精神,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不愧是“中国将帅的摇篮”。
一段传奇
传奇,意味着坚韧不拔,意味着出其不意,意味着难以复制。广大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为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做出了重大贡献,铸造了不朽功勋,缔造了一段段军事传奇。
1924年10月15日,黄埔第1期学生入学不到5个月,就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学生军气势高昂,战斗力极强,仅用1天时间就消灭了商团的武装力量,首次打出了军威。
1925年2月,第2、3期学生入学不久就参加第一次东征,荡平陈炯明叛乱,6月回师广州后,又参加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消灭滇桂叛军。
1926年7月,北伐战争拉开序幕,黄埔健儿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出师1年就席卷东南诸省,汀泗桥畔、贺胜桥边,遍洒热血;吴佩孚所部主力被歼殆尽,号称五省联军孙传芳部损失过半。当时身为孙传芳军事顾问的日本军人冈村宁次,分析了孙传芳失败的原因:“一不是教育训练不良,二不是武器装备欠佳,三不是指挥作战失误,主要败于以黄埔为骨干的北伐军所向无敌的旺盛土气和不怕牺牲的果敢作战精神。”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战端,淞沪抗战爆发。中方参战部队的各级指挥官多系黄埔师生,连排长大都是军校7至11期毕业不久的学生,其抗战意志之坚定,战斗士气之高昂,令人钦佩。广大官兵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以劣势装备重创敌军,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妄图3个月吞并中国的迷梦。
黄埔军人在战场上置生死于度外的英勇气概和势不可挡的战斗势头令人惊叹,创下了许多辉煌的战绩。据统计,在两次东征和北伐中前后牺牲的黄埔师生约有3000人,但后来在纪念碑或史书上能留下姓名的仅有600余人。在抗战时期的国民革命军中,有200多名黄埔生担任师长以上军职,指挥全国三分之二的精锐之师,在全国各战场抗击或抵御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黄埔军校各期、各分校毕业生,共有两万多人。
在中华民族的危亡时刻,在东征、北伐的大革命洪流中,在淞沪抗战、忻口会战、南京保卫战、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台儿庄大战、武汉会战、滇缅之战的抗日战场上,黄埔师生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冲锋陷阵,血洒疆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一条纽带
有人说,没有黄埔军校就没有中国的近现代史。的确,没有一所军校能像黄埔军校这样,贯穿了近代与现代,联通了此岸与彼岸,沟通着情感与回忆,凝聚着思想与共识。
贯通古今的时空隧道。孙中山先生100多年前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是他毕生的追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共同创建了黄埔军校。黄埔军人之所以能够迸发出所向披靡的斗志和力量,都源于它振兴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回顾黄埔军校诞生之时,深重的民族危机,迫使爱国志士发奋探索自强御侮之道,力求拯救祖国于危亡。而今天,我们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从未如此之近。曾经,是国家风雨飘摇的危难时刻;此刻,是民族复兴千载难逢的关键时期;曾经,黄埔军人征战沙场,浴血奋战,此刻,黄埔同学和亲友为国家统一不遗余力,奔走呼号。正是为着国家统一、民族振兴这同一个理想、同一个目标,黄埔军校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了永生,昭示着未来。
联结国共两党的桥梁。国共两党成立之初都有着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在中国革命遭遇瓶颈、前途未卜之时,国共两党在寻求中国革命出路、改变中国命运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要建立革命的武装,推翻军阀统治,改变中国的社会现状,进而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黄埔军校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再度携手,黄埔师生共赴战场,同仇敌忾,击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可见,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共同的骄傲,她时刻启迪着国共两党应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敞开宽阔的胸襟,不纠缠于狭隘的政治理念,不囿于一党之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赴国难,共图强盛。
牵动两岸同胞的纽带。两岸黄埔源出一脉。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凡是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为祖国的统一而努力奋斗。” 创立黄埔军校的初衷,便是建立革命的军队,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实现中国的统一。为了救国救民的理想而创办的黄埔军校,与黎民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得到两岸同胞的共同敬仰。虽然在大陆,黄埔军校已经成为历史,但在台湾,以凤山陆军学校为代表的高等军事院校则继承了黄埔军校的建制和传统,岛内军界人士普遍认同黄埔军校根在大陆。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发展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黄埔军校这条两岸之间的纽带,将会时刻提醒人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要牢记振兴中华的共同梦想,两岸就能冰释前嫌,共铸辉煌。
一种情缘
有这样一种情缘,既有师生情的感恩难忘,又有同窗情的纯真炙热,既有袍泽情的可歌可泣,又有乡土情的深沉淳朴,这就是“天下黄埔是一家”的黄埔情缘。
广大黄埔同学胸怀报效祖国的革命热情,历经战火硝烟的生死考验,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也留下一代代黄埔人难以割舍的黄埔情缘。虽然黄埔军校的原校舍,已经在抗日战争中被毁坏殆尽,荡然无存。但对面苦读、共研主义的同窗经历,兄弟并肩、驰骋疆场的血色青春,已经成为不能忘却的“家史”,永远刻在了黄埔人的心底,沉淀为一种异乎寻常的同窗情、战友情、家园情。正是这种情缘,使天下的黄埔人即使天各一方,也能在《黄埔校歌》那熟悉的旋律中找到未曾谋面的同窗,在岁月变迁、历经磨难之后仍然情感相依,彼此认同。
如今,黄埔情缘已经成为凝聚民族情感、促进祖国统一的一个重要情感支撑。“统则强、分必乱”,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也是在黄埔情缘的延续中,代代相传、口口相授的“黄埔家训”。中华民族在探寻民族复兴强盛之道的过程中饱经苦难沧桑,也在这苦难沧桑中铸炼出紧密相连、不可割裂的民族感情。黄埔情缘以其特有的起源和传承,不断诠释着民族感情的巨大凝聚力和顽强生命力。当前,两岸同胞选择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黄埔情缘在增进两岸同胞感情融通,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不论是在祖国大陆,还是台湾岛内,抑或海外他乡,凡是黄埔校友、黄埔亲属或有黄埔情缘的人,无论相识与否或政见异同,只要谈及“黄埔”,就会流露出天然的默契亲近,就会发现彼此都有着团结奋进的昂扬斗志和坚定支持统一、积极促进统一的共同理想。
当年那些黄埔师生,有的早已马革裹尸、为国捐躯,有的把战火留下的伤残烙印当做一生最高的勋章,有的仍在为国家统一发光发热,虽然他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他们所传递的心系百姓、情牵祖国的黄埔情缘,却是永不磨灭、生生不息的。
一个品牌
多少激情、智慧与信念的累积,才能塑造出一个举世闻名、各界公认的品牌?名将辈出、功勋卓着和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为黄埔军校镀上了耀眼的光环,造就了它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黄埔军校的金字招牌具有穿越时空的无穷魅力。提起黄埔军校,不仅是师生亲友,社会各界都对她怀有浓浓的兴趣和深深的好感,她已超越了狭隘的业界类别,寄托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追思,寄托着对民族复兴的期盼和渴望。如今,黄埔军校仍是中国人心目中敬仰、感佩、自豪的金牌军校。每年黄埔军校建校日,两岸都会举办各类庆祝活动,表达人们心中对黄埔先辈的缅怀之情,抒发对黄埔军校的崇敬之心。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亮剑》《雪豹》这些人们熟知的影视剧中,常常会看到黄埔军校的影子;在企业管理和各界的广告媒体上,也时常涌现着“业界黄埔”的名号,黄埔军校这个品牌已经实实在在地刻在人们的心里,成为“高端”、“精英”的代名词,成为全社会共同认知、共同呵护的品牌。
黄埔军校业已成为两岸交流的一张“名片”。随着两岸交流的蓬勃开展,海内外黄埔同学纷纷成立了黄埔同学联谊组织。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于1984年成立的黄埔军校同学会,致力于发挥联系、服务黄埔同学的功能和作用,深化两岸黄埔同学及各界民众的交往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由于黄埔军校与台湾军界的渊源关系得到普遍认同,两岸黄埔组织之间的交流交往顺理成章,效果显着。特别是近年来,两岸退役将领开始接触交流,试水军事互信,为增进两岸国家认同铺路搭桥,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9年起,由黄埔军校同学会举办的“黄埔情”海峡两岸退役将军联谊活动已先后在大陆成功举办6届,成为海峡两岸退役将领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成为两岸民间大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埔军校的品牌效应正在发酵。今年是黄埔军校创建90周年,两岸各界都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3月,两岸黄埔同学及亲属、社会各界人士共110余人齐聚黄埔军校旧址广州长洲岛,隆重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启动“黄埔魂·民族心·两岸情”主题活动。6月,由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统战部联合召开的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而台湾方面也举行了黄埔建军90周年暨三军联合毕业典礼,庆典分别举行空中分列式、地面阅兵分列式,场面浩大,马英九亲临主持。
黄埔军校在两岸各界均受到高度认可,只要两岸共同潜心研究,悉心维护,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使“黄埔军校”这个品牌充分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一笔财富
90载光辉岁月,黄埔军校留下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也留下了万人动容的英雄传奇,更留下了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品格的黄埔精神。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5000年的风雨历程中,始终维护着国家的独立统一,关键在于那种根植于共同地域、语言、心理所形成的能够把全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民族精神。它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情操等。中华民族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不仅在黄埔精神中有所涵盖,而且在黄埔师生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黄埔精神不仅是民族精神孕育的结果,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宝贵历史遗产。它的核心是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主义,还蕴含着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和亲爱精诚的团结精神等丰富的价值内涵。当年,在外敌入侵、国家面临危难之际,黄埔师生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正是用血肉之躯和坚强的革命意志,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真谛。黄埔精神是国共两党共同缔造的“军魂”、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黄埔精神体现了两岸同胞维护和扞卫祖国完整统一的坚强信念,承载着国共两党两度精诚合作的光辉史实,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不朽的生命力。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共圆中国梦的今天,黄埔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强烈的共鸣、深远的意义。
黄埔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包括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也包括民族精神的光大弘扬。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饱尝艰辛,屡遇强敌,始终不散不倒不灭,靠的就是人们心中永远不变的爱国情结。有了这份情结,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献身精神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也是负责精神的最高境界。即便在和平年代,也会遇到一些危急时刻和重要关头,仍然需要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舍小家顾大家的献身精神。奋斗精神是成就事业的制胜法宝。它既是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去战胜困难的斗争精神,也是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强国富民梦,靠的就是不懈奋斗。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能够始终充满凝聚力,发挥最大合力的重要保障。不难看出,黄埔精神的这些内涵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愧为黄埔军校留给世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举世传颂黄埔名,永不凋零中华魂。今天,可以告慰黄埔先烈的是,他们用青春和鲜血缔造的黄埔军校的传奇,至今仍然熠熠生辉;他们毕生为之奋斗的振兴中华的理想,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黄埔军校何以闻名的追问,将化为心中那团炙热滚烫的爱国心,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维护和传承黄埔军校的美名与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携手共进、驰骋逐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