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 邓小平一语定乾坤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订上海公报,改变了两国长期的敌对关系。但是,两国关系还远没有实现正常化,无法建立外交关系,主要障碍是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存在尖锐分歧。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主持中美建交谈判,并最终实现了中美建交。
国务卿万斯“碰一鼻子灰”
1977年1月20日,民主党人卡特出任美国第39届总统。他上任后不久就表示:“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将以上海公报为指导,我们政策的目标是美中关系正常化。”但他知道要想改善中美关系,就必须在台湾问题上迈出关键的一步。所以在4月份,卡特就派出一个美国国会高级代表团访华以试探中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8月,卡特再次派出自己的得力助手、美国国务卿万斯访华。
8月22日,万斯飞抵北京。首先接见万斯的是中国外长黄华,但万斯提出要与中国更高级别的领导人会谈。当时,中央考虑到也确实需要由一名高级领导人出面会见万斯,表明中国的坚定立场,以打消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考虑到邓小平在文革后期处理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的丰富经验和高超技巧,就决定由邓小平来会见万斯。
8月24日,邓小平接见并宴请万斯。万斯知道,“眼前的这个小个子可不好惹”,所以他十分小心谨慎,先是说了一通什么美国十分重视中美关系、希望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国能够与台湾的民间往来和私人交往不受影响等无关紧要的话,接着才切入台湾这个实质性的问题。
待万斯讲完,邓小平不急不躁地说:“我们历来都说,我们两国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台湾问题。国务卿先生提出的关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方案,比我们签订上海公报后的探讨不是前进了,而是后退了。”邓小平接着指出:“美国政府人员继续留在台湾的建议,只不过是设立一个门前没有标志或国旗的大使馆。对此,我们完全不能同意!”听到这里,万斯才真正明白,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是绝对不会让步的,邓小平的表态就是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未等万斯答话,邓小平又放缓了语气说:“我们必须澄清一个事实,是美国侵占了中国的领土台湾。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要控制台湾,使中国人民不能实现自己祖国的统一。我们多次说过,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在台湾问题上有三个条件,即“废约、撤军、断交”,按日本方式。老实说,按日本方式本身就是一个让步。现在是美国要下决心。”万斯迫不及待地插话说:“我们是准备与台湾废约、撤军、断交的。”邓小平并不理会万斯的表态,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说:“你们这个方案,集中起来就是两个问题。第一,你们要我们承担不用武力解放台湾的义务,实际上还是干涉中国的内政。第二,你们提出不挂牌子的‘大使馆’,实际上是倒联络处的翻版。我们对这个方案是不能同意的。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别人不能干涉。我们准备按三个条件实现中美建交以后,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条件下,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排除用武力解决。你们说很关心台湾的安全。中国自己人总比你们美国更关心自己国家的事情吧!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当然会考虑台湾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政策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但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我们中国人是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奉劝美国朋友不必为此替我们担忧。”在邓小平系统、明确、坚定地阐述完了中方的立场后,万斯已经僵在那里,他知道邓小平的表态是完全和自己的设想针锋相对的,而且看来在这些问题上中方的立场不会有任何松动,自己这次访华竟然像一些美国人预言的一样“只能碰一鼻子灰”了。
中美建交谈判,邓小平举重若轻
1978年1月7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参众两院议员代表团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中国力争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在不行,还得采用军事手段。邓小平的这一表态,彻底打消了美国坚持中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幻想。与此同时,中国决定加快经济发展,一些美国商贸界人士强烈要求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以便打入中国的广大市场,而苏联对美国的挑战更加咄咄逼人。上述因素终于促使卡特下定决心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所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等人的观点日益受到白宫的重视。
布热津斯基的主要观点是美国承认中国方面关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美国将不支持“台湾独立”运动;美国离开台湾时,将保证不让日本进入台湾;美国欢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支持台湾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军事行动;美国希望美中关系正常化,并设法促其实现。1978年3月卡特拍板,决定让布热津斯基访华,并授权他“看准了就可以见机行事”,但还是应提出美国关注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和美国将在一个时期内保持向台出售武器。5月20日,布热津斯基踌躇满志地抵达北京。
中国对布热津斯基访华高度重视,邓小平再次担负起与美方谈判的重任。5月21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布热津斯基。开始时气氛十分友好融洽,但是在进入正式谈判话题后,气氛严肃起来。谈到台湾问题时,布热津斯基说:“卡特总统本人准备尽可能迅速而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无意人为地拖延下去。因此卡特总统准备在国内负政治责任来解决我们双方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承认这是我们的责任,不是你们的问题。在双方关系中,我们所依据的仍然是上海公报,仍然是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问题如何解决,那是你们的事情。”邓小平对布热津斯基的发言感到非常满意,因为这是中美从1955年开始谈判接触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最大的让步与松口。但是邓小平推断出他的话还远没有结束,于是也就没有插话,静等他把话说完。
果不出邓小平所料,布热津斯基又强调说:“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让人看到美国是讲信用的,虽然我们现在正继续并加速从台湾撤军,但是美国还是要在远东待下去,以免造成人心浮动,而被我们共同的敌人所利用。在解决关系正常化问题时,以及在我们同台湾人民的关系的历史性的过渡时期规定一系列关系时,都要考虑这一点”。
邓小平理解布热津斯基的处境,但是国家民族利益使然,中国方面的既定立场不容有丝毫松动。所以邓小平尽管赞赏美国方面作出的相关让步,还是进一步申明了中国的立场。他温和地说:“过去我们也说过,对自己国家统一的问题我们怎么能够不关心,不急于解决呢?我们希望能早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要想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我们的观点已经很明确,那就是美国与台湾‘废约、撤军、断交’。日本方式是我们能够接受的最低方式。所谓日本方式,就是在正常化的条件下,我们同意日本与台湾之间的民间商业来往的继续。”针对布热津斯基再次要求中国承诺只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邓小平坚定地指出:“我们说不行。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其他国家无权干涉。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那是中国自己的事。”邓小平说到这里,布热津斯基脸上已经露出尴尬神色,他有些坐立不安了。邓小平接着说:“当然,你们要表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这可以,你们可以说你们的话。但我们也要表示我们的立场,即中国人民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解放台湾,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但你们的希望作为条件不行” !
邓小平的表态既没有放弃中国的既定立场,也给了卡特政府一个台阶下,体现了他的外交才智和灵活把握局势的能力。布热津斯基对此非常感激,也非常满意。他当场邀请邓小平适当时候访问美国,并说希望自己能够在美国的家里亲自设宴招待邓小平。邓小平愉快地接受了他的邀请。双方还商定,立即在具体层面上开启中美建交的相关谈判。
自此,中美开始进行建交谈判。
11月5日,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于11月14日晚回到北京。此时,北京正有两个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在等待他。这就是于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举行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两个重要的会议恰好与中美建交谈判最后进程相重叠。
尽管外交事务不是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议题,但由于中美建交谈判关系重大,此时又进入了最后关键的时刻,因此它就成了中央领导核心成员在两次会议期间处理的重要问题。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会议中专门讨论了中美建交一事,邓小平本人在这件事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伍德科克忐忑不安,
邓小平一锤定音
12月4日,中美两国代表举行第六次建交会谈,美方对中方关切的几个问题表明了立场,中方代表韩念龙副外长表示将研究美方表态,同时通知美方,邓小平将亲自会见伍德科克大使。美方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
据柴泽民回忆:
12月13日上午,邓小平与伍德科克会谈。在会谈过程中,伍德科克向邓小平说明了美方的立场后,将美方起草的建交公报的最新一稿递给了邓小平。他补充说,根据美国的法律,《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终止”而不是“废除”,这样做只是程序上的原因。
邓小平提出,在“终止”期以前的一年里,美国不应该再向台湾出售武器,已经运输在途的可以不算在内。不过,他本人并不在乎这些运送在途的武器,他关心的是,武器售台何时完全停止?伍德科克表示,将向国内报告邓副总理的意见。
邓小平说,希望伍德科克先生能够理解对台军售问题是何等重要。军售问题在大陆和台湾之间注入了一种破坏心理。我们希望统一祖国,我们可以保证台湾将实现充分的自治,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甚至保留自己的军队,但是这些必须是在一个中国的旗帜之下。邓小平再次向伍德科克强调,对台出售武器会破坏中国的和平统一。如果美国向台湾出售大量武器,蒋经国就会把尾巴翘得高高的,这只会增加冲突的危险性。
说完,邓小平要求翻译当场将美方建交公报直译出来,邓小平静静地听完,果断地说,大体上可以同意美方提出的建交公报草案,再由外交官们议一下就可以答复。
12月14日下午,伍德科克又来到人民大会堂,拜会邓小平。伍德科克向邓小平说明,为了防止泄密,美国提议,将宣布两国建交的时间提前为美国东部时间12月15日晚9时(北京时间12月16日上午10时),同时希望邓小平于1979年1月下旬实现访美。
邓小平同意提前宣布建交消息,还表示愿意接受卡特总统的邀请,于1979年1月下旬访问美国。
建交公报的事看来已经进入尾声,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会波澜突起。
柴泽民回忆说:美国东部时间12月14日上午,我来到白宫拜会布热津斯基,商讨双方建交之后美国内阁成员访华前后顺序的事情。布热津斯基问我:关于中美建交一事,北京方面有没有什么最新消息?我回答,没有什么新消息,建交工作一切顺利,特别是因为美国已经同意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
这个回答使布热津斯基紧张起来。他认为,是不是中国方面认为美国已经承诺,即使在一年之后美国也不向台湾出售武器。如果是这样,国会是决不会同意总统实现对华关系正常化的,而且会对他本人造成严重的信任危机。
布热津斯基立即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向伍德科克发出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要求伍德科克立即出面向中国领导人澄清此事。
伍德科克立即回电,表示中国方面绝不会没有弄懂双方谈判协议的意思。按照文义所指,美国在一年后是可以向台湾有限制地出售防御性武器的。
伍德科克的说明没有解除布热津斯基乃至卡特的担心。卡特向布热津斯基授意说,邓小平一定要理解那段双方已经认可的文字。这段文字虽然不在当时公开发表,但是作为建交公报的附属文件,是有约束力的。布热津斯基指示伍德科克应向邓小平说明:“我们承认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敏感性,因此不作正式声明,但是对报界和反对正常化的人肯定马上会提出的、回避不了的问题,将作如下回答:‘在正常化协议的范围之内,美国已经明确表示它将继续与台湾贸易,包括有节制地向台湾出售经过选择的防御性武器,在防御条约失效之后,这种出售仍以不危及该地区和平的方式进行。中国方面不支持美国在这件事上的立场,但这并不妨碍双方同意关系正常化。’”布热津斯基的指示以加急电报发往北京。
这时,距离预定的公布中美建交消息的时刻只有15个小时了!伍德科克只得向中国外交部请求,紧急会见邓小平副总理。
邓小平同意了伍德科克的请求。12月15日下午4时,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伍德科克和芮效俭。
听完伍德科克关于要求中国领导人“澄清”的那段话,邓小平震怒了,猛地拍了一下沙发的扶手,大声说:“我们不同意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邓小平说话这么严厉,是他同外国人谈话时绝无仅有的。他说,我们怎么能同意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呢?
邓小平严厉地批驳美方观点。他说,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蒋经国怎么会走到谈判桌上来呢?如果他永远也不走到谈判桌上来,那自然就意味着,中国不得不最后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美国政府为什么对台湾那么感兴趣?为什么美国政府一方面说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一方面又大肆向台湾出售武器?这只会使台湾当局离谈判桌越来越远。如果这样,不会导致战争吗?
邓小平的讲话完全“澄清”了中国的立场,说明对美方表达的意见的理解准确无误。同样,中国政府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也是明白无误的。
邓小平结束了他的讲话,问伍德科克和芮效俭,我说得怎么样?你们有什么想法?
这时,伍德科克超越了布热津斯基的指示,他对邓小平说,美中两国建交是基础。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在变化,一个变革的时代会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一个变革的时代也会在改变美中关系的同时,改变中国大陆同台湾的关系。华盛顿承认你们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基础。
邓小平的话语也缓和了一些。他说:“中美建交后,希望美国政府慎重处理同台湾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不要影响中国争取以最合理的方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从长远讲,将会对中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设置障碍。在实现中国和平统一方面,美国可以尽相当的力量,至少不要起相反的作用”。
这次会见持续了1个多小时,双方要说的话基本上都表达了。伍德科克心情非常沉重,他以为中美建交的事已经一风吹了,几个月来的努力都白费了。他问邓小平,您已经告诉我们许多了,但是您还没有说,建交的事怎么办呢?
邓小平果断地说:要么什么都不办,要么留待以后专门解决!
伍德科克说,看来也只能这样办啊。
邓小平盯着伍德科克凝视片刻,迸出一句话:“好,按原计划进行。”他还对伍德科克说,中国方面将保留继续与美方谈判对台军售的权力。
邓小平一锤定音:中美建交按原计划进行。
达成谈判协定后为了防止走漏消息,中美双方约定于华盛顿时间12月15日晚上9点钟正式宣布。卡特总统向公众宣读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将于1979年3月1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
尽管中美建交谈判还有遗留问题没有解决,但建交是在美方接受了三原则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建交公报》比《上海公报》又大大前进了一步,这是中美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