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黄埔情缘  > 正文

炮兵进行曲

日期:2011-09-01 08:02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陈秀峰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记黄埔同学、云南籍志愿军炮兵指挥官杨协中

  1950年10月,在稻谷飘香即将收获的时候,一支主要由云南籍子弟兵组成、包括东北翻身农民及南北大中学生兵在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十军奉命首批赴朝作战……

  2008年10月的一个中午,我在云南铁路建设总公司工人新村宿舍老年活动室,见到了家父的“老班长”杨协中老先生。“1948年12月,我与你爸爸同在齐齐哈尔‘东北军大’一营一连一排二班,我是班长,这个班由十余名校级军官组成”。杨老的话匣子一打开,就给我这个晚辈讲了一个多小时的峥嵘往事。

  在我的心目中,杨老是大理白族人民的一名优秀儿子,一名标准的革命军人和优秀的炮兵指挥官。杨老对我说:“我打仗的本领、精神是在黄埔军校五分校里锤炼的,技术是跟美国人学的,即抗战中援华的美国教官教的,战术是在抗美援朝时期跟苏联学的。”杨老总结五十军入朝作战是“沿着大公路作战,受到敌人最猛烈的攻击。”但他们仍然“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成为打得最远的一支部队。

  1951年1月3日夜,五十军两个营全歼英国皇家重型坦克营,这一战例仍被今天年轻一代的中国人所津津乐道,被认为是报了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烧杀抢掠之仇。1951年1月4日上午,五十军一四八师四四二团是攻入汉城最早的部队。为庆祝攻占汉城的胜利,志愿军总部首长特命平壤和汉城的240门大炮鸣放24响。

  从1951年1月下旬开始的“汉江两岸50昼夜阻击战”中,五十军打出了国威、军威,受到了毛泽东和彭德怀的赞誉。五十军在这次战役中伤亡巨大,牺牲人数高达一万多人,多数为云南籍将士。与杨老及家父一同在“东北军大”学习的学员当中,就有三位营长牺牲,其中两位是杨老的大理白族老乡。五十军还牺牲了一名副军长叫蔡正国,他是一位江西籍的老红军。当时,杨协中在五十军第二次入朝作战中,升任一四八师炮兵主任兼炮兵团副团长,行使团长职权,成为曾泽生军长、蔡正国副军长手下的一名爱将。杨协中与蔡军长有过近两年的直接交往,得到蔡副军长培养教育。杨协中还参加了蔡副军长参与指挥的我军建军以来首次海(陆军编制)空协同渡海攻岛作战,刚装备志愿军空军的苏式“图-54”重型轰炸机也首次投入战斗。1953年4月12日,蔡副军长在敌机的一次轰炸中牺牲了,噩耗传来,特重感情的杨协中哭了。五十多年后他回忆起这段往事时,眼圈还红红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杨老出差到东北,特意到沈阳北郊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凭吊蔡副军长和当年牺牲的战友。

  1952年春,杨协中参加了志愿军炮兵司令部组织的干部集训,在溶洞中搭建的礼堂里,荣幸地聆听了彭德怀的战局分析报告和学习动员,倍受鼓舞和启发。一个月的集训期间,他每天都能见到彭总。杨老回忆说:“彭总爱在指挥部门前边散步边思考,常爱背着个手,我们上下课经过指挥部时,见到彭总都要向他敬礼,他有时还个礼,有时点点头。”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杨老转业回到昆明定居后,还参加了援越抗美和地方经济建设。前几年,杨老从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参加了两个全国性的诗词学会,现每个月都有新作发表,颂扬革命史,讴歌新时代。今年已86岁高龄的杨老仍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像小学生一样“勤学好动”。几年来,杨老每个月都要去南屏新华书城听两次公益“文化讲座”,“五华讲坛”开讲他也是座上客;每个月他还要去省市大医院听四次医学与保健知识讲座等等,杨老的好学精神令我等自叹不如。我请杨老给我讲讲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的事,杨老连忙摆手说:“不讲、不讲、不用讲”,杨老还是那样为人谦逊,从不为自己评功摆好。

  这正是:老兵不老夕阳红,丹心一片写春秋。山河壮丽春常在,构建和谐立新功。 ●

  (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供稿)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