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黄埔情缘  > 正文

我珍藏的一枚黄埔学生毕业纪念章

日期:2011-09-01 07:55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单补生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收藏热线是中国最大的收藏品交易网站,是一个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喜爱和光顾的网络平台。在这里有一字号“收荒匠”的网店,店主姓蒋,四川成都人,开店八年,交易万件,好评率甚高,是信誉较好的网店。

  “收荒匠”店里的商品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搜索中一枚徽章的拍卖引起我的注意,拍品简介:“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二期第三总队毕业纪念章,直径3厘米,有一孔眼,品相差,特别稀少、珍贵,拍品包真。”徽章虽然有残缺,准确讲是现存残章心,缺六角形章体,但包浆厚重,章字可辨。且又是“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二期第三总队”落款,第三总队的前身原系陆军军官第一预备学校。抗战胜利后奉命改为本校预备班,修业期满,即升入二十二期第三总队,学生来源有别于历期总队,故值得收藏。

  我在竞拍成交后,向店主问章来历,其回复说:“此章收购于安岳石刻之乡匠人之手,徽章孔眼原系一布绳,为腰间佩带饰物,其它不详。”随后,查黄埔同学录第二十二期第三总队学生籍贯时,发现省名均用简称,如河北北平为冀北平,四川成都为蜀成都,广东梅县为粤梅县等。这在一至二十三期各总队中只有三总队是如此写法。最后找到了七名蜀安岳籍学生,那么在他们当中是谁胸前佩戴过这枚徽章呢?这位黄埔军人还健在吗?历史沧桑,人海茫茫,看来要想找到答案是有难度。

  关于第三总队的前身——新都陆军军官第一预备学校,笔者有如下考证。

  1944年,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转变的时期,随着意大利于1943年向同盟国家宣布无条件投降,德国和日本也深陷泥潭,面临灭顶之灾。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同时,中国各战区战场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无论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都获得了更大的恢复和发展。

  当时,国民政府军训部长白崇禧了解到,蒋介石有加紧培训基层军事干部备用的意向。先意承旨,鉴于前线排连级基层干部牺牲惨重,中央军校和各分校(分校共九所)招生均十分困难,因此计划在适当地区成立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只招收初中毕业生。按军校学生须具备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要求,预校生以三年时间接受高中课程的教育训练,毕业后成绩合格即直接升入军校,以后军校即不再对外招生,全由预校提供生员。白崇禧这一建议得到蒋介石赞赏批准后,军训部即积极进行筹备。原打算在四川新都开办第一预备学校,在甘肃兰州办第二预备学校……但到1945年开始建校时,由于蒋介石及四大家族在政治上的独裁、经济上的掠夺、军事上的惨败,造成国统区“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民变蜂起”的严重局面,按原计划大量设置预校相当艰难,遂临时决定只在四川新都开办一所预校试点,其余第二预校等等都暂缓设置。

  新都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创建于1945年初春,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名誉校长蒋介石兼任校长,以示优宠。另调原任工兵学校教育长的邓树仁任预校中将教育长。

  邓树仁,广东开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工兵科毕业。在学期间,注重国防建设的研究,认为中国要巩固国防,必先要巩固东北。曾奉命任建国新军的教育工作。1936年前往德国留学,邓在德国受工兵教育两年,受训期间,曾得到有关记录法国马奇诺要塞的最秘密文件,便交给当时中国驻德使馆武官秘密携带回国。后值英皇加冕大典,国民政府特派孔祥熙为特使,率领代表团前往英国祝贺,邓奉命就近由德国前往参加军事组代表,借机向比利时接洽获准往该国参观列日要塞,增识不少。抗日战争开始,邓奉命回国,在湖南省醴陵成立陆军工兵学校,任工兵学校教育处长,工兵学校设有要塞班,用以前带回的马奇诺要塞资料为基本教材,与此同时,邓还负责主持编组工兵部队,成立工兵团派往各抗日战区。军事委员会曾举行全国将官以上军事人员国防论文比赛,邓树仁的论文获第一名,其军事知识之丰富,可见一斑。

  邓树仁任教育长后又举荐工兵学校的麻清江任预校教育处长、邓义鹏任预校总务处长。只有政治部主任王衡、秘书谭荣铎、科长张汝霖和项敬民等由军委会政治部调来。会计室主任郭某由军政部调来。

  预校校部配有一个特务连,负责警卫等事宜;一个卫生所,提供医疗卫生方面的服务。学生共三个大队,第一大队长为谢孟良(湖南新化人,黄埔三期),第二大队长黄忠翰,第三大队张某。每个大队辖四个中队,每中队有学生百名左右。

  这一千多名学生,都是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十五、六岁的青年,从四川、西康和云、贵、湘等省招考而来,一般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甚好,颇堪造就。学校设新都名刹宝光寺内,只有政治部驻城内西街广东会馆。1945年春季,学生陆续入校,随即开课。课程均按当时教育部部颁标准和统编高级中学课本进行讲授,授课教官(教师)除政治课程由政治部派人担任外,其余课程多系聘请成都附近各高完中的优秀教师担任或兼任。

  1945年8月14日,在中国军队和苏联红军毁灭性的打击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寇正式签署了投降书,八年艰苦抗战终于熬到了头,全国军民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庆!这一喜讯由成都首先传至学校值星官黄忠翰大队长处,时间已是深夜。几位负责人一核计,一致认为抗日战争是我国人民近百年来无数次反帝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它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战胜一个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决不能让这个胜利消息过夜。黄大队长除立即电话告知政治部外,并紧急集合三个大队的千余名正在酣睡的学生,整装跑步进城,一路上高呼口号庆祝胜利。市民闻声一跃而起,顿时全城沸腾,欢声雷动,鞭炮轰鸣,此起彼伏,比除夕之夜还要热闹!亲历者至今思之,当时军民同庆动人情景,犹历历浮现心目。

  自抗战胜利日至1946年初,国民政府在重庆各中枢机关纷纷派员东下接收,接着是忙于还都南京,这时预校也曾请示军训部决定行止。因预校是新建的学校,无旧址可以迁回,必须另觅新址以为长久之计。为此,预校曾派黄忠翰大队长偕一名区队长东下,为学校的迁移问题请示解决办法。他们历时两个月,终于在山东济南市附近物色到了合适的处所。

  不料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原军委会已改组为国防部,为适应整军谈判,故作姿态的需要,这年6月预备学校奉命撤销,归并入中央军校为预备班。8月,军校校长关麟征委派徐幼常(贵州人,黄埔五期)为班主任,原一大队大队长谢孟良为副班主任。政治部改为政训室,派韩云章为室主任,谭荣铎为副主任。编制缩小了,许多富余人员有的调离了,有的到军官总队去了。

  预备班仍按预校计划继续培训。至1947年,各队学生学习期满,升入本校第二十二期第三总队(总队长桂乃馨,江苏人,黄埔四期),开始了入伍生训练。这个军校学制中首创的预备学校,历时一年有余,就这样昙花一现地结束了。难怪乎世人只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而鲜知陆军军官预备学校也!●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