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生郑洞国将军的孙子,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图片源于民革中央官方网站) |
第五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即将在香港举办之际,人民网对黄埔一期生郑洞国将军的孙子郑建邦先生进行了专访。郑建邦现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要站在全民族的高度回顾抗战历史
祖父郑洞国将军前半生为国民党效劳,后半生为共产党领导,郑建邦就生长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家庭里。“祖父多次给我讲述自己参与的战争,都是很平淡的口气。祖父本人很沉稳,喜怒都不形于色。印象中只有在谈到广西昆仑关战役时,祖父一反常态,很动情地说‘那真是血流成河呀,山上的树草都被烧光了’。”
1939年底,深陷侵华战争泥潭的日军,企图切断我国西南国际交通线,派遣精锐部队攻陷南宁,袭占昆仑关。为保障我西南大后方的战略安全,当时中国唯一的机械化部队第5军奉命火速南下,在各路友军的配合下对盘踞于昆仑关之日军展开猛烈反攻,经二十余日浴血鏖战,终于将守敌第12旅团及台湾守备队一部全歼,毙敌旅团长中村正雄以下五千人,取得震惊中外的昆仑关大捷。郑洞国将军时任第5军副军长兼荣誉第1师师长,在这次战役中率部担任主攻任务,也因指挥果断、功勋卓着而受到嘉奖。昆仑关战役开创了抗战以来攻坚胜利的战例,成为了与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同享盛誉的抗战名篇。
郑建邦说,我们要站在全民族的高度来回顾抗战历史,必须站在客观、公正、全面的立场认识抗日战争,而不是单纯地谈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假如没有敌后战场,日本侵华军队全部压在正面战场,中国或许会亡国;如果没有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遭遇可想而知,抗战胜利将会遥遥无期。谈到有人建议明年海峡两岸共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时,郑建邦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两岸借这一重要历史契机回顾抗战,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很有益的。
黄埔情连着中国梦
郑建邦说,从黄埔军校出来的学生都以黄埔的荣誉为荣誉,以黄埔的命运为命运。黄埔人不论年龄大小,不论生活境况如何,在谈到黄埔时都会挺直腰板,深感自豪。黄埔一期生郑洞国将军曾担任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郑建邦说:“祖父一生的事业,起于黄埔军校;鼓舞他一生的信念,就是黄埔军校爱国、革命的精神;推动他一生奋斗的目标,也始终是黄埔军校救国救民的宗旨。在黄埔军校这面旗帜下,祖父真正做到了以爱国始,以爱国终。”
祖父临终前给郑建邦讲:“我曾经是个军人,这辈子对生死看得很淡,你们要好好生活,不要为我难过。我现在对国事、家事均无所憾,就可惜是没看到祖国统一。如果国家统一了,国民革命就算彻底成功了。”
郑建邦说,黄埔一代、黄埔二代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是从皮肉上熬出来的,他们经历了战争,经历了与祖国命运共同颠沛流离的难忘时期,身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思考和忧患。“今天谈继承黄埔精神,应该有这种忧患意识,加强忧患意识。要把黄埔精神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来理解。”
论坛发出两岸共同的声音
郑建邦说,每一次参加黄埔的活动,都令人感动,黄埔将领赤诚的情感,让人难忘。与两岸黄埔将领、黄埔后代交往,大家都觉得彼此之间关系非常亲密,没有丝毫隔阂,很亲很亲。
郑建邦高度肯定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他说,论坛已举办四届,都很成功,在大陆、台湾影响都很大。现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深水区,进入到深化巩固阶段,也遇到了一些复杂问题,以后新的情况还会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第五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在香港举办,黄埔人聚集在一起,发出我们共同的声音,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两岸黄埔是一家。绵绵不绝、浩浩荡荡的黄埔人,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同袍同泽,为着促进两岸交流和祖国统一的共同目标而前进,相信祖国统一的中国梦终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