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在分隔360多年后首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这一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作,见证了两岸同根同源,折射了同胞悲欢离合,“山水合璧”激荡起两岸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怀。而山西朔州马邑博物馆内,北魏千佛石塔只有孤零零的塔刹,塔身却远在台湾台北历史博物馆,身首分离半个多世纪。这一中国石雕黄金时代的代表作,相隔于海峡两岸,见证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诉说着两岸分离的愁怨。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之间隔离了数十年,但两岸同胞之间的骨肉亲情、天然的血缘纽带从未割断。中共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指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呼吁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两岸一家人,同胞情谊深。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首先要维护和巩固一个中国的框架。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被誉为“有节操的台湾史作者”、“富民族大义的学者”的连横先生1918年完成《台湾通史》,不仅结束了台湾三百年无史的历史,更昭示他的同胞“台湾原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永远是堂堂的中国人”。当前,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要依靠两岸同胞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中共十八大报告申明,凡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自2008年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新阶段以来,在两岸各界同胞的不懈努力下,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两岸民众往来更加快捷便利;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实施,为两岸经济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两岸人员往来规模不断扩大,交流形式更加丰富,形成了两岸全方位交流格局,共同家园“家”的氛围愈益浓厚。
“苍松含晚翠,玉树发新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吴伯雄先生曾经形象地讲过,“两岸之间有两座大桥,第一座是经济合作,第二座是文化交流,经济合作是手携手的工作,文化交流是心连心的工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但要厚植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且要加强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增强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认同,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一个大门分两扇,进进出出一家人;一道海峡连两岸,世世代代一条根。”两岸一家人,共圆中国梦。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必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作者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