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5年第二期  > 正文

朱立伦:奋斗就从今天开始

日期:2015-03-01 10:00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作者:王玮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月17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补选,朱立伦高票当选党主席,将带领“九合一”惨败后的国民党重新出发,赢回岛内民心。19日,朱立伦接任国民党党主席一职,他在致词中表示,要从心做起,倾听社会基层的脉动,并且重新检讨重大政策和民意之间的落差,争取更多民众支持。朱立伦最后双手握拳,向党员们呼吁:“奋斗就从今天开始。”

  毕业于台湾大学、纽约大学,海归博士,当过大学教授,担任过台湾的地方首长、“部会”首长,政见清新,外表英俊……从“立法委员”到桃园县县长、国民党副主席、行政部门副负责人、新北市市长、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以财经学者身份从政,施政能力与为人处事得到各界普遍好评,在政坛树立了专业、实干、圆融的良好形象。身高1.82米的朱立伦形象清新,爱说笑话,也爱笑,嘴角一弯便露出两个讨喜的小梨涡。他爱自嘲:“我的口才没有胡市长(原台中市长胡志强)好,他以前做过‘外交部长’的。我也没有马英九认真,我比较贪玩。”

  但他是朱立伦,国民党内人缘最好的朱立伦。他是外省第二代,出生在本省的大家族,成长于客家文化浓厚的桃园,国语和闽南话都说得十分流利。在蓝绿分明的台湾,朱立伦身上有着难得的族群融合,这也是他得天独厚的优势。曾为台大教授的他喜欢人家喊他“朱老师”,“如果没有进入政治圈,我现在应该是个很快乐的教授。暑假的时候到处演讲、旅游,平时多读点书,和朋友在一起谈天说地,实现我常说的‘人生三百分’的目标。”

  “我只是性格很鸡婆,爱管闲事”

  “你现在问一百个台湾的父母,希望小孩去从政吗?有九十九个半都会说不愿意。还剩下的那半个,是没听懂你的问题。”朱立伦的一个笑话,引起在场所有人的会心大笑。但在朱立伦的童年记忆里,从政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朱立伦的父亲朱樟兴是外省人,年轻时担任国民党的一个工兵连连长,奉命去桃园大溪开路时,爱上当地本省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这段爱情最后开花结果,便有了朱立伦。

  1961年,朱立伦出生在母亲居住的大溪梅鹤山庄,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本省大家族,全盛时期有30多户,全部都是朱立伦的亲戚长辈,而他便是从这里开始接触政治的。

  他的父亲朱樟兴从工兵退下来后,也参选了“县议员”,舅舅林熺达当过镇民代表,也当过“县议员”,经常都在选举。“台湾当时环境不是很民主,大家对政治人物都有憧憬和向往。”朱立伦从小便跟着父亲和舅舅跑来跑去,四处帮忙,他的阿姨曾回忆他儿时的趣事:“朱立伦小的时候在发传单方面,就有一点‘从政天赋’,他比较活泼,人家发10 张,他可以发差不多20 张。”

  后来,他跟随父亲搬到外省人聚集的八德眷村,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这是一个和本省家族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在眷村里,他只说国语,回到外公外婆那边,再说闽南话。但他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对他来说,两边都是他的亲人。这让他在多年以后,对蓝绿也不会分得格外清楚。

  朱立伦的爷爷奶奶家门口曾有一条很狭窄的小路,是当地的主要交通道路,那里常常塞车,人和自行车都不得动弹,大家抱怨连天。朱立伦的父亲当时正担任议员,在他积极争取下,这条小马路最终拓宽成了四车道的大道,从此畅通无阻。这件事给朱立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是年幼的他第一次感受到政治人物身上的能量。

  “很多事情是从政比较容易做到的,不做政治的话,你的想法不容易实现,也没办法解决民众的问题。但当时的他并没有决心非要做一个政治人物不可,我只是性格很鸡婆,爱管闲事,爱出风头,上学时总喜欢当班长。”

  1979年,“爱出风头”的朱立伦在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没有选择孕育政治人物的法政系,反而选了当时最热门的商科。“当时台湾正是经济发展的阶段,学商是很热门的,很多人都去考,我的学习还不错,就也去考,结果就考上了!”

  学习勤奋的朱立伦成绩优异,台大毕业后他前往纽约大学继续深造,并在美国认识了他现在的妻子高婉倩,两人相恋后,他才知道,原来高婉倩的父亲是台湾省“议长”高育仁。出身于政治世家的高婉倩并不希望朱立伦像父亲一样加入政界,她更愿意和丈夫过低调而简单的生活。

  朱立伦30岁时拿到了会计系博士学位。他的同学都进入企业工作,一开始就拿的是高薪,但他选择了回学校教书。高婉倩曾试图劝丈夫留在美国,不要回台湾,了解朱立伦的她心里清楚:一到台湾,朱立伦与政治便会犹如磁铁一样,再也分不开。

  “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1992年,朱立伦回到台湾大学会计系任教。4年之后,35岁的朱立伦成为台大最年轻的正教授。尽管是在会计系任教,但朱立伦热心于时政分析,并喜欢发表自己对于时事的看法。当时因为不满国民党的长期统治,很多年轻人都成为党外力量的活跃分子,批评国民党的一些做法,朱立伦也常常加入他们的行列。

  他的父亲曾不止一次劝他从政,连岳父也对他说出心里话:“教授的身份,是我一生最渴望却已经做不到的,你已经有了,但是这么年轻就稳定过日子,未免太单调,如有机会从政,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历练,何必放弃呢?”

  长辈的劝勉让他心动,他回忆起儿时感受到的“政治”能量,一个念头在他的心里越来越强烈:“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想有些改变,那就去投入选举啊!这是一个能很快地改变现状的方法!”

  高婉倩看出丈夫的心思,勉强许可朱立伦的从政路,但先约法三章,“回到家中,就是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不要把政治带进家门,不能因为工作,就不顾做爸爸的责任;这不只是为孩子好,更是为他本人好,千万别为了从政而失去家庭”。

  1998年,37岁的朱立伦参选“立法委员”,决定“试试看”自己的能量。“我的想法很单纯,去当个‘立法委员’,用我的专长去改变台湾的经济环境。” 朱立伦的舅舅林熺达是民进党的一员,是威权时代的反对派。林熺达一直以为,外甥若进入政坛,也必定会加入民进党,没想到朱立伦却决定以国民党候选人的身份参选,这让他吃惊不已。连朱立伦的岳父高育仁也充满疑惑。

  “国民党有很长的历史,很珍贵的传统,虽然国民党也有很多缺点,但我还是很认同它的历史传承。”朱立伦向家人解释道。他从小对国民党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爷爷是纯正的外省人,常常抱着他讲很多国民党的故事。

  要想改变它,必须先进入它,既然大家都说国民党不好,那朱立伦便打算用自己的力量,扭转人们的看法。一入政坛,他便得到了国民党主席连战的赏识,并任命他为审查预算的主要协商代表。

  能够发挥自己的财经专长让朱立伦感到很快乐,但他有时也不太习惯与学术圈完全不同的喧闹氛围,好在家中经验丰富的长辈经常提点他,叮嘱他“不能失去自我”。

  “我太太最喜欢提醒我的四个字,‘莫忘初衷’。她总对我说,你不要忘记你最开始选择这条路,是想做什么。你不是来做官的,是来改变的,来为这个社会做事情的。”朱立伦说。

  “马立强”是国民党的实验品

  1998年,国民党结构老化,步履沉重,而民进党则因年轻力量的活跃而获得了许多年轻人的支持,其中最“闪亮”的政治人物便是时任台北市市长的陈水扁。为了夺回台北市市长这一关键位置,国民党唤回正在台湾政治大学教书的马英九,因为当过“法务部长”的马英九是唯一有力量和陈水扁对决的国民党新生代明星。那一场台北市市长的选举,被外界认为是“世纪对决”。两党的超级精英正面交锋,最终马英九打败了陈水扁,打赢了台北市市长的选战。

  “如果说马英九是国民党年轻化推出的第一个实验品,我和胡志强就算是第二个实验品。”朱立伦说。2000年,国民党痛失政权,民进党取得台湾的领导权。第一次成为在野党的国民党决心内部改革,大力扶植年轻一代的力量,并火速成立了“国民党改革委员会”,由时任党主席连战担任召集人。

  在连战钦点的重点栽培对象中,朱立伦、胡志强等人的名字赫然在目。由于马英九已是台北市市长,于是在随后的县市长选举中,当过“外交部长”的胡志强被派去台中市参选,前“财政部长”王建煊被派去了台北县,而朱立伦则被分到了桃园县,这都是台湾最关键的县市长职位,也是国民党新生代的最强组合。

  “当时桃园的前一任县长是吕秀莲,她是法律系的,而民进党提名的竞选人还具有法律专长。国民党就说我们要不一样,要找一个财经专长的人选。因为桃园一直有潜力,但经济发展不是很好。”有着深厚财经背景的“立委”朱立伦便这样被推向了前台,最后胡志强和朱立伦也不负众望,拿下了台中和桃园,与马英九的台北稳踞三方,“马立强”的称号也不胫而走。

  那一年,朱立伦39岁,成为了国民党的接班核心。“也是从那时起,国民党开始大力培植一些专家学者型的年轻人,希望他们能以自己的专长,做更多的实事。以前像我们这样的,都不可能去参选地方政务官的。”朱立伦认为,如今国民党内部很多中层都是学者出身,正是这个缘故。

  临危受命掌管“第一票仓”

  朱立伦刚接手时的桃园是个烂摊子,他第一步便是招商引资。“没有鸡哪来的蛋?不招商,怎么生钱?”当时的台湾正处在经济转型期,朱立伦花了很大力气让很多高科技产业、物流产业进驻桃园,很快,桃园便变成台湾第一大工业大县。

  民进党执政时代,曾在台湾大力推行“去蒋化”,拆除两蒋的铜像,而朱立伦却反其道而行之,台湾各地 200多个被拆的铜像,哪里丢哪里捡,全被他收集起来,最后在桃园成立了一个“两蒋文化园”。

  做完了4年的任期后,朱立伦的好友陈文茜曾打电话劝他不要竞选连任,要懂得精明计算,“桃园县长做了4年,成绩已经够了,像你这样台湾少有的具备国际观的人才,应该进入‘中央’锻炼,而不应该再窝在桃园”。朱立伦没有听,依然留在桃园。后4年,他在桃园大力发展航空城,“我们预测到两岸很快会直航,观光和经贸的往来会发展”。

  2008 年 3月22日,“马立强”之一的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重新夺回执政权。两个月后,马英九立刻聘朱立伦为国民党副主席。所有人都在猜测朱立伦的下一步会在哪里。

  2009 年 8月6日,台湾发生了“八八水灾”,全台受灾严重,马英九的“内阁”也受到民众批评,朱立伦临危受命,在桃园县县长任期的最后几个月,出任“行政院副院长”。这个任命,不仅意味着朱立伦的脚步从地方迈入“中央”,更多验证了朱立伦在政坛的地位。但“行政院副院长”的位子,朱立伦也只做了一年不到的时间。

  新北市的前身是台北县,随着台北县人口数量日益增长,台湾当局一直在酝酿将台北县升格为“直辖市”。2010年12月25日,台北县正式升格为新北市,新成立的新北市也一跃成为台湾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人数决定选票,于是拥有400万人口的“第一票仓”新北和一桥相隔的台北,成为选举的两大重镇,成败也将直接影响2012 年大选。为此,民进党不惜派出党主席蔡英文抢夺新北市市长一位,而国民党的人选,则是朱立伦。

  “这是最大的票仓,国民党不能输,派我为2012打前站。”没有人比朱立伦更适合这个位置,出生于1961年的他正值壮年,有过担任桃园县长的地方政务官经验,也有“中央”的经验。“我不能说我一定是最合适,但考虑到我有地方的经验,也做过‘行政院’的工作,和上下整合会比较快。”

  更重要的是,此前他政治生涯的每一次出场,都没有让人失望过。

  2010年11月27日,朱立伦领先对手蔡英文10余万选票,当选新北市市长。2014年12月25日,连任新北市市长,为国民党保住了“六都”的唯一“一都”,而且是北部最大的票仓新北市。

  “我不是天才型的孩子,顶多是中上资质,但绝对不是顶尖。”朱立伦曾这样自我评价,“我很努力,连上军训课都很认真,就连上成功岭(台湾的新兵训练中心——编注)也是如此,虽然大家都是去混的,可是我想要磨练自己。最后结训时,我是第一名”。在台大教书时,不管有没有课,他每天准时九点前进研究室工作。直到现在,他对自己还是很严格,每天七点就到办公室上班,“连我的太太都觉得我是怪胎”。 朱立伦酷爱打棒球。在桃园县县长任期内,他曾组建了一支实力不凡的棒球队,结果到了新北市,面对桃园的棒球队,新北总是打得十分艰难。这倒成了他如今最烦恼的事情。

  “人生就像一场棒球比赛,每一个光芒万丈的投手,都是经过无数的苦练,才有机会站上投手丘。然而,球赛一旦开打,最重要的不仅是胜负,而是你有没有尽心尽力,打一场漂亮的球赛。” 他在为自己的新书作序时写道。

  勇挑重担,带领国民党中兴再造

  2014年,台湾举行“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败,马英九被迫辞去党主席后,党内弥漫着低沉消极的气氛,全党甚至整个蓝营士气低落,民众也出现了对国民党前所未有的失望和不信任。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党处在飘摇零落的境地。面对这种局面,党内众多的政治人物在徘徊、仿徨、观望,踌躇不定,或许是无力担当大任,或许是不愿接手当前国民党这个“烂摊子”……在这种状态下,唯一在“六都”中选胜的朱立伦成为国民党上下关注的焦点人物,而面对蓝营众多的呼声,在党处在存亡之秋,朱立伦毅然决定参选党主席。由此可见,朱立伦的参选既是众望所归,是众多党员对其的信任与重托,也表明朱立伦要改革国民党的雄心壮志,让国民党找回建党精神,重树国民党形象,为国民党打个翻身仗。民众更多的期待,不是谁为党主席,而是当选后的党主席如何改革国民党,凝聚国民党力量,带领国民党重生,重新给民众以信心。

  1月17日,朱立伦以唯一候选人资格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当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即发出贺电,表示“近年来,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共同努力,携手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良好局面,两岸同胞获益良多,更对两岸关系发展充满期待。冀望两党秉持民族大义,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之共同政治基础,加强交流,增进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前行,造福两岸民众,共成民族复兴之伟业。”朱立伦复电致谢时表示:“贵我两党于过去六年多来,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下,积极推动各层面的交流合作,已为两岸和平发展开创历史新局,并在贵我两党间建立了良性互动模式,积累互信基础”;“期盼贵我两党在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上,继续扩大交流,创造互利双赢,促进两岸永续的和平与繁荣”。

  由于行政权握于马英九、“立法权”由王金平把持,朱立伦被台湾媒体形容为“十年来最弱党主席”,但他说,“我可以是最弱的,但国民党要最强”。朱立伦当选党主席第二天,即南下彰化、南投、台中,为其“首场考验”——2月7日举行的5县市“立委”补选冲刺选情。1月19日,朱立伦正式接任国民党主席,即宣布国民党中央高层人事任命,提名郝龙斌与黄敏惠为专任副主席,李四川为党秘书长,赖士葆担任“立院”大党鞭为政策会执行长,高雄市区域“立委”黄昭顺、台中市区域“立委”卢秀燕为两位副秘书长,可以强化与党籍“立委”配合度,凝聚支持,改善外界对“立院”国民党团一盘散沙的印象。如此人事任命,让人耳目一新,可以看出朱立伦务实的作风和改革国民党的决心。

  然而,面对“府”、“院”、党之间如何沟通和协调,如何使党的改革政策得以有效实施,这些如果处理得好,将有助于推动政策的实施,重树国民党形象;处理得不好,将难以扭转国民党“九合一”选举颓败的势态。国民党能否实现新生,我们期待朱立伦有所作为。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