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浙江镇海的邵宗海先生,1946年生于四川成都,12岁时由香港只身赴台,就读于彰化员林实验中学。1975年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78年获美国西得州州立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圣路易斯大学历史学(外交史)博士学位。历任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外交系、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教授、所长,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兼任台湾两岸关系发展协会理事长。他致力于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并以两岸关系研究为其终身事业,笔耕不辍,着作等身,声名远播。
我所认识的邵先生
与邵宗海先生的相识、交往均缘于学术。笔者对其两岸关系研究的杰出成就,印象深刻,由衷赞佩。
1999年,笔者赴岛内参加“迈向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团结自强”学术研讨会。这个研讨会由团结自强协会主办,在台北圆山大饭店举行,岛内一百余人出席,均为学界翘楚,一时之选。大陆有约10位专家与会,系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学界对台研究的着名学者。在那次研讨会上,笔者见到了邵宗海先生,拜读了他提交研讨会的论文《两岸政治谈判的可能性》。那时,两岸学术交流起步未久,远非现在这般热络。虽然之前唐树备在一次讲话中谈到,海峡两岸之间的根本分歧是政治分歧,应通过政治谈判逐步解决,最终实现和平统一。但这种声音毕竟未能成为主流,在岛内更甚少有人谈及,或者说不愿谈及。邵宗海这篇文章,在岛内大有特立独行,登高一呼的意味,引起两岸学者的关注是必然的,也在笔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在大陆举办的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上,我们时有见面的机会。这是一个重要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它由全国台湾研究会、全国台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联合主办,每年举行一届,邀请两岸一流学者共襄盛会,迄今已举办23届。邵宗海是经常与会的一位台湾学者,每每与大陆学者一起切磋研讨时,常有闪光的高论发表,颇受大家好评。笔者参加过其中几届,得以与邵先生交流。后来逐一检视其历届研讨会发表的论文,发现他很早就开始以两岸关系为研究重点,且紧紧围绕两岸关系发展的每一阶段的实际情况展开,不是作一般性的评价,而是希望能解析出相关政策真正的意涵及影响,以为学界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新见解。
最近一次与邵先生见面,是在汕头召开的南澳论坛。本次论坛以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为主题,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军东征这一历史事件为主轴,加之适逢汕头开埠150周年、汕头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受到了有关方面和两岸学者的重视、关注。他提交的《东征与国共第一次合作对现阶段两岸的启示》一文,在30余篇论文中是最有分量的一篇,他由东征而国共第一次合作,由国共第一次合作而现阶段两岸关系,环环相扣,步步相衔,层层论述,最后提出四点启示,入情入理,令人信服。
探寻台湾文化源头
去年10月,邵宗海随台湾高校师生荆楚文化研究学术交流考察团来到湖北荆州长江大学。他对师生们说,自己一直在台湾公立大学教政治,教了25年后退休。随后又到私立大学教书,开始“第二春”。他表示,自己愿意作为两所学校的纽带,短期内则希望文化大学和长江大学能共同发展,携手共进,相互合作进行科研,让两所大学有更远的路可走。他幽默地说,荆州地处长江之滨,在荆州读书、教书,都是长江学生、学者。我愿做长江学者,为长江大学这一校名而骄傲!
在谈到荆楚文化和台湾文化的关系时,他认为,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而楚文化就是汉文化,也是汉文化的延续。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代表就是汉文化。台湾文化也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台湾居民就是从大陆迁移过来的,所以台湾文化和荆楚文化都是汉文化的一部分。
他建议,利用优越的交通条件来推介荆楚文化,让更多游客熟识荆州。他说,台湾人对三国故事和文化都非常有兴趣,如果把有关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历史故事的文化产品带到台湾,肯定会受到台湾人的喜爱。这次他从武汉到荆州乘坐高铁非常便捷,所以荆州要宣传自己有高铁,有深厚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荆州还可以在两岸文化交流上着力,将荆楚文化和台湾文化越来越多地结合起来。
在上海参加一个民俗文化研讨会时,他还谈到,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鲜活的部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最大的功能是强化民族成员间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民俗文化可说是民族凝聚力产生的基础,民族凝聚力的产生靠的是民族认同。
去年底,他提交第二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的文章提出,要让中华文化成为两岸精神合力。目前,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邵宗海给出了他的建议——签署两岸文化协议,以追求民族认同。他认为,协议内容必有利于民族认同、有利于文化建设、有利于向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方向迈进。
创造两岸共同家园
邵宗海祖籍是镇海小港下邵。多年来,他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变化,关心着老家的建设。他曾四次返乡探亲,并从中深切体会到“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情感。每次,当他来到乡亲们中间,大家相互握手、拥抱、问候,那热烈的场面、浓浓的情意,都令他心生感动;每次,当他看望表妹丁赛云一家时,亲人相见的温馨都会久久留在心间;每次,当乡亲们献上美丽的百合花,向他表示欢迎与问候时,他那颗归乡游子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静。有时,他还携夫人、女儿到小港,顺道游览宁波、奉化、舟山等地,让在台湾出生、长大的女儿,更多一点了解宁波、了解大陆。当他看到家乡发生巨大变化,发展速度大大超出自己预料时,都会由衷地感到高兴,从而生发为家乡建设尽一份力量的冲动。“能发展得这么快,说明大陆的政策好!”他每次都这样肯定家乡的进步。
邵宗海不仅关心家乡的建设,更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大陆的每一块土地。2013年,两岸关系研讨会在福建平潭拉开帷幕,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两岸应该抓住平潭地理位置的优势及契机,加强交流交往,让更多台湾基层民众往来平潭,了解平潭,开发平潭,创造两岸共同家园。他指出,平潭应加大对台推广宣传,不仅仅是面向台资台企及专家学者,更要让基层民众了解平潭。
他说,自己是第四次来到平潭。前一次,曾建议组织台湾一千至两千基层民众来平潭参访交流。大到大型企业,小到美食店面,通过两岸间这些交流,让台湾民众了解并参与到平潭发展建设中来。值得高兴的是,平潭有关部门已采纳了他的建议,采取了许多促进两地民众交流交往的措施,还将举办多项大型民间交流活动,让两岸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地处福建东部沿海的平潭与台湾新竹相距仅68海里,他表示,人与人的距离是无形的,如果能够争取台湾民众对平潭发展的认知、认可与认同,就算是680海里或6800海里的距离,都阻挡不了两岸民众共同开发平潭、创造两岸共同美好家园的决心。
当前两岸交流的热络状况,让邵宗海想起了一位台湾同行讲过的发生在第一次“汪辜会谈”期间的一段趣闻。在当年会谈后的庆功晚宴上,台湾方面的代表唱了一首《爱拼才会赢》,一位大陆记者听后似乎有些紧张,悄悄问道:这是什么歌曲?听起来好像是战斗歌曲。如今,《爱拼才会赢》在大陆几乎家喻户晓。他说,20年间两岸民众进一步相互了解,心更贴近,大陆是怎样的大陆、台湾是怎样的台湾,大家心中有了更加真实的答案,创造美好家园才有共同基础。
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在参加全国台湾研究会举办的一个研讨会时,邵宗海随参会学者一起参观了腾冲县城西南的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将士在腾冲收复战中为抗击从缅甸入侵的日军,牺牲了9168名将士,其中3346位英灵长眠于此。阵亡将士的纪念陵园建成后,辛亥革命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先生取楚辞《国殇》篇名,题为“国殇墓园”。
邵宗海此次参观有特别的感悟,因为抗战期间,中国被日寇封锁,几乎所有战略物资都依赖中缅之间一条被视为“抗日生命线”的公路进入。除了军方的运输队伍,很多爱国商人、华侨,也冒着枪林弹雨,在途经腾冲的中缅公路上,为中国后方和前方战场运送急需物资。他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父亲临终之前很遗憾不能重回腾冲,自己这次算是代替他来看看当时的环境。”邵宗海说:“我小时候常听他讲那时候的故事,父亲那段时间虽然没有选择从军,但是运务工作,同样对国家有所帮助。至少在举国上下都为了抗日而牺牲奉献时,他没有缺席,我以他为荣。”
他还深有体会地说,汶川地震时,为什么台湾这么小的地方,是外来物资捐赠最多的,是因为心中关切;台湾地震的时候,为什么四川捐助的款项最踊跃,是要感谢台湾在汶川地震给予的援助。可以看出,两岸这种血缘牵挂,平常时候或许看不出来,没有灾害、没有威胁的时候不显现,一旦有个大环境变动,大家不需要动员。“我相信,假如有非常强势的外力对中华民族造成了威胁,那么两岸是会联合在一起的。”
邵宗海说:“我看到所有学者听完导游讲解,看到了当年的照片,都是非常沉默的。中国人不管那段时间用什么方式抗战,所有的牺牲、奉献,及表现出来的那种不屈精神、民族气概,都让人感动。希望大家能够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不要让历史悲剧重演。”
上下求索,着作等身
早在2000年,邵宗海即受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客座教授,2001年获美国富布赖特奖,曾先后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客座高级研究员,是着名的大陆问题研究专家。称其着作等身,窃以为不算夸张。笔者手头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知晓2006年出版的《两岸关系》为其第20本着作,如今10年过去,再增加一、二十本大致不差,若加上数百篇论文,称其着述极富恐不成问题。
他从1979年出版第一部学术着作起,30余年来,围绕两岸关系发展的方方面面,撰写出版了一部部力作,在两岸学界产生相当影响。笔者手头有一部他惠赠的2001年出版的专着《两岸关系——陈水扁的大陆政策》,就是一部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力作,为笔者所珍藏。再以其2006年出版的《两岸关系》为例,这部50万字的着作是他用两年时间写作完成的。该书共20章,总论篇表述两岸关系历史变迁及两岸关系定位的概貌,核心部分为政策篇、谈判篇、冲突篇、交流篇四部分,全书最后的展望篇分析了两岸终止敌对状态、两岸领导人会晤以及两岸政治谈判的可行性。拜读之下不难发现,这是一部理论前提科学,概念明确简洁,逻辑严密清晰,资料准确翔实,研究方法科学适当的煌煌巨着。
邵宗海每年来大陆数次,或参加学术研讨会,或回乡探亲访友,或率团参访考察。尤其是从1990年参加在香港举行的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提交《西向政策与海峡两岸整合的运动》以来,至1999年十年间,据资料统计,共发表《两岸谈判中“一个中国原则”之探讨》、《两岸领导人会晤可行性之探讨》等研讨会论文42篇;在《中国评论月刊》、《中山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政治大学学报》等学术杂志,发表《两岸政治谈判的可能性》、《两岸政治定位之探讨》等论文43篇。
积30余年两岸关系研究之经验,邵宗海深刻体认到,早年两岸人士因意见不合以致互扔椅子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时至今日,两岸学者一起切磋,共同探讨,虽然分歧在所难免,但双方都能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一言以蔽之,一部两岸关系研究的历史,就是两岸关系不断调整直至迈向和平发展大道的一个缩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