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5年第四期  > 正文

张馥堂:践行两岸交流26载

日期:2015-07-01 15:02 来源:《黄埔》 作者:姚同发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张馥堂(右)与本文作者

  3月底,笔者在台北参加学术研讨会期间,由老友谢正一教授陪同,去复兴北路一间写字楼拜访中华统一促进党主席张馥堂先生。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可以看出主人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落地条幅“和平统一共繁荣,一国两制相尊重”赫然入目,更显示主人政治立场之坚定,反“独”旗帜之鲜明。

  我们边喝茶边谈话,张主席的谈笑风生,洋洋洒洒,很快把笔者带入了两岸交流的风雨历程;而一册去年刚出版的图文并茂的《风雨勇登楼——张馥堂见证海峡两岸交流二十五载纪实》,更翔实记录了其一步一个脚印往来两岸的身影,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振兴中华共圆中国梦

  在纪念册“海峡两岸交流重要照片集”首页,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的彩色照片。一眼望去,张馥堂先生站在第二排很靠近习总书记的位置。那是去年9月26日,发生在人民大会堂的精彩一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参访团各位成员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推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做出积极贡献的高度肯定,让张馥堂倍感亲切和感动。

  来访的台湾和平统一团体人士对习总书记讲话的感觉也与张馥堂一样。大家表示,两岸要本着“振兴中华”、“共圆中国梦”的共同目标来看待国家和平统一,进一步加深感情,增进认同,共同反对“台独”,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特别是要让更多台湾青年体认到,台湾的命运系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义无反顾地接下复兴中华的重责大任。张馥堂则发表关于让台湾大专院校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大陆、共创中华民族伟大未来的多项建言,成为会见过程中的一朵小浪花。

  回想中华统一促进党成立以来走过的风雨历程,张馥堂心潮起伏,难抑激动。以反对“台独”、促进两岸统一为宗旨、公开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中华统一促进党,近年来积极参与两岸交流活动,一直走在一条利国利民的大路上,从而受到各方格外的关注。例如,在香港回归8周年纪念日,他们很用心地在岛内举办了一次大规模庆祝活动,当天发动约600辆计程车,组成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巨龙车队,一路从台中沿高速公路北上台北,并于当晚在台北青年公园举行庆祝晚会,以香港成功的例子,让年轻朋友们认识到“一国两制”的真谛。

  张馥堂在接受香港中评社专访时说,两岸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最好。他说,台湾人民的面前只有和平统一这一条活路可走。但统一可以选择“一国一制”或“一国两制”。“一国一制”的行政机构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人民政府;“一国两制”的行政机构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别行政区政府。“一国两制”下的台湾特别行政区政府,一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立法、司法均可自主、自立,比联邦制下的州(美国)、省(加拿大)、邦(德国)有更高度的自治。他说,台湾民众现在对“一国两制”可能有所误解,其实“一国两制”只是外交、国防让中央去管,台湾可以维持现状,每年可以节省好多钱,甚至可以派人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等联合国组织,空间会更大。

  在台湾政坛,张馥堂忠于个人理念、敢做敢当是出了名的,他无惧于被贴上红标签,甚至被扣红帽子也无所畏惧。放眼望去,在岛内能像张馥堂那样旗帜鲜明地坚持“一国两制”的并不多见。振兴中华,共圆中国梦,需要的正是像张馥堂这样有胆识、敢作为的勇士。

  为两岸城市开发作贡献

  时间回到1990年春,刚刚卸下8年板桥市长重担的张馥堂,正想出去四处走走,重新思考规划个人生涯。恰巧这时台湾省都市研究学会正与大陆开展学术交流,拟举办一届高水准的海峡两岸城市建设开发研讨会,希望担任常务理事的张先生能率团与会。

  具有城市规划专业背景,台湾省住都局16年工程规划实务(台中港、淡水港特定区重大规划案),再加上8年板桥市长施政经验,这么多年的心得,或可为大陆开放之初如深圳、上海、广州、福州等大都市的发展规划作一参考。正是基于如上考量与自我期许,他慨然接下团长的重任。

  7月,当第一届海峡两岸城市建设开发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张馥堂得以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王光英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吴良镛、建设部部长侯捷,以及两岸60余位学者专家齐聚一堂,交流两岸城市建设经验,内心的喜悦实在无以言表。

  研讨会期间,他除发表论文、参与讨论外,还考察了北京、上海、福州等城市,游览了长城、十三陵、颐和园,参访了浦东开发区、马尾港工业区等,可谓收获颇丰。同时,在上海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会晤,在山东与李春亭省长、在青岛与俞正声市长、在福建与王兆国省长等会晤,也为其未来进行两岸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他对与会的代表说,大陆未开放时,台湾资金多投向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大陆开放后,大家都有意投向大陆,因为大陆语言相通,人工、地价相对便宜。但目前刚开放,两岸相互了解不够,台湾很多人还在持观望态度。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快这个了解的进程。此外,也想把自己开发建设的经验告诉大陆,帮助大陆城市建设的发展。

  张馥堂动情地说,建设美好的家园,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幸福,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责任。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心情和目标都是一致的。撇开政治不谈,海峡两岸的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发表论文,交换心得,同心协力为21世纪的中国城市繁荣与发展勾画美丽的远景,这是多么地感人,多么地有意义。大家共同努力,打开城市建设的大门,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这是责无旁贷的。

  岛内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他已到大陆10次。随着这次参与研讨会,对大陆越来越熟悉。他最深的感触是,大家都是自己人,都是中国人,不仅语言上没有什么差别,连心态也是差不多的。他希望台湾人多到大陆看看,来得多了,相互就会了解;增进了了解,隔阂就会大大削弱。

  卸下了市长重任的张馥堂,又肩负起海峡两岸城市建设交流的新担子。他针对台湾当局对两岸交流的种种限制,设想结一张新网,一张连接两岸同胞文化交流、经济交流、情感交流的五彩斑斓的大网。从这次都市发展交流,开始了他26年两岸交流的征途。

  “超级邮差”的两岸情怀

  1994年6月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挥毫写下“纪元晋千”四个字,让助手陈元麟转交张馥堂,再带给台湾海基会辜振甫董事长。当辜老看到汪老条幅,顷刻明白汪老的心意,很快回赠“源流归一”四字条幅,嘱陆炳文先生转交给张馥堂,再带到大陆转致汪道涵先生。两位老人就这样透过简单的文字交流,表达了对于中华民族未来的关爱与期许。

  10年后,当陈元麟先生把珍贵的历史照片汇编出版《陈元麟影集》时,这八字真迹、两份原件才正式曝光亮相。陈元麟先生并作了说明:汪老题写“纪元晋千”时,正巧原台北县板桥市长张馥堂在上海,我便托他将这四个字转致辜董事长。不到半年,张馥堂带来辜老唱和的“源流归一”,我才真正理解汪老四字的含义。这一题一和八个字,体现的是汪辜二老对两岸统一的期望。这是历史人物巧对世纪名言,也是二老唯一的书面对话字幅。

  对于这段往事,张馥堂后来戏称自己是两岸的“超级邮差”。回顾他奔走两岸,为台商维护权益,为城市加强交流,张馥堂何止两岸“超级邮差”所可比拟。

  上世纪90年代初,张馥堂为维护台商权益,经常向大陆高层反映民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段时间,港台及祖国大陆各大媒体,常以罕见的大篇幅,报道他的大胆作风。这里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件是关于台胞不必使用外汇券,可直接使用人民币的问题,在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会见台湾工商学术访问团时,张馥堂提出了上述问题。还有一件是针对外界所关注,台商在大陆能否成立联谊会之事,他的提问也得到海协常务副会长唐树备的回应。台湾一位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后来针对这两件事说,张馥堂20年前的建言,后来证明得以完全兑现落实,很佩服他有先见之明的胆识与仁者无敌的道德勇气。

  张馥堂还多次参与由台盟北京市委主办的“交流与共享”研讨会。由于两岸各方的共同努力,“交流与共享”研讨会已成为北京市对台交流的品牌项目、北京市民主党派凝心聚力工程十大创新成果之一。在一次参与“交流与共享”研讨会时,张馥堂发表了《尽弃窠臼,创造新转化》的演讲。他说,两岸间的交流互动之进程,如今已是斩不断、理更旺,彼此交流的层级、深度、广度、效应,实在难用数据简化叙述,两岸间盘根错节,在某些方面,已是难分难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说,“今天新局已启,共荣已现,两岸一家亲是大家的共识,今后的新途,就是如何以尽弃窠臼,创造新转化的态度,深化所有的努力,以共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和平统一的大道。”

  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

  作为中华伏羲协会理事长,张馥堂为此贡献了大量心力。他曾撰文《伏羲文化是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纽带》,文章说,海峡两岸在文化交流中,共同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探寻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凝聚力和归属感,都离不开伏羲文化。伏羲文化在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中具有贯通和基石作用,更是精神纽带。中华台湾伏羲协会的宗旨,就是加强两岸伏羲文化的交流,增进两岸在经济发展中手拉手,在精神文化交流中心连心,加速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早日实现中华文明和谐盛世及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在甘肃天水举行的伏羲女娲像揭幕仪式上,他宣读了贺词。后又继续推动由台湾中华伏羲协会与大陆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共敬华夏母亲暨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大典”,及伏羲、女娲与黄帝、炎帝、老子、孔子圣像的安奉,可谓不遗余力。

  张馥堂还参与了《中华故土地图》活动,这是一项体现中华民族关于“聚沙成塔,汇土成地”的团结合力与和谐共生精神的大型活动。具体做法是将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台湾、澳门、香港的名胜古迹采取的原质土壤,经特殊技术处理后,分别填入特型地图——《中华故土地图》的各区域框架内,制作成体现民族亲和、祖国统一精神的《中华故土地图》,并予以安放。在这项活动筹备过程中,张馥堂不辞辛劳,做了大量极其繁复细致的联系工作,并与台湾各界知名人士一道,签署了致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的《“中华故土亲情林,华夏纽带千秋心”宣言》,用底蕴深厚的语言,表达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理念。

  面对近20多年岛内的乱象,张馥堂无奈地说,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去中国化”,置台湾经济发展于不顾,造成台湾由“亚洲四小龙”领头地位沦落至垫底。追根究底,根源就在国家认同出了问题,使台湾陷入无穷尽的内耗。沉默大众只有一起大声喊出“我是中国人”,才能激励民心士气,携手走出困境。所以,他经常偕党员、群众,时而在台北中正纪念堂自由广场,时而在高雄左营等地,举行“我们都是中国人”国家认同巡回活动,期望唤起全民认祖归宗之民族意识。

  张馥堂对笔者说,个人虽力有未逮,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常思如何能一本当年用心和力服务桑梓之热忱,贡献微薄余力,尽此终生之职。所幸“天公疼戆人”,这20多年来,有幸穿梭两岸,为台商服务,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事,许多今日看来理所当然之事,其实都是当年个人与同仁冲破樊笼,不辞唇舌,不避艰辛之所得。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