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校务会议决定修建东江阵亡烈士墓
12月15日,黄埔军校校务会议决定,在平岗修建东江阵亡烈士墓,并请广州国民政府拨款5万元。
自黄埔军校成立到第二次东征胜利结束,黄埔军校各期毕业生、在校生随军出征,先后经历了平定商团叛乱,第一次东征,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第二次东征等大的战斗。在作战中,黄埔军校指战员一路攻坚克难、前赴后继,屡建奇勋,显示出誓死杀敌的决心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同时,在几场战斗中,大批黄埔战士不幸壮烈牺牲,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黄埔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
为缅怀在战斗中牺牲的军校师生,赞颂他们的革命精神,第二次东征结束后的12月15日,黄埔军校校务会议决定,在军校所在地的平岗修建东江阵亡烈士墓,并呈请广州国民政府为此拨款5万元。广州国民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决定拨专款6.5万余元兴建东征烈士墓,除纪念在两次东征期间牺牲的黄埔将士外,同时将平定刘、杨滇桂叛军以及沙基惨案中部分军校烈士遗骸合葬于平岗万松岭。
1926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亲自主持了东征烈士墓的落成典礼。这个时间恰好是军校建校两周年纪念日,于是两个盛典一并举行。落成典礼上,蒋介石作了长篇演讲,当时的新闻媒介作了广泛报导,盛况热烈空前。蒋介石在演讲中说:“今天的大会有三个意义。”两个盛典为什么有三个意义?原来四年前的同一天,还是陈炯明叛变孙中山、炮打总统府的日子。当时陈炯明发动叛乱,孙中山避难黄埔,蒋介石因追随保卫孙中山有功,开始得到孙中山的信任和重视,所以,在东征阵亡烈士墓落成之时,蒋介石感事抒怀,特别提起。当时参加落成典礼的除黄埔军校全体师生,还有许多广州国民政府的高级官员、各军的高级将领和社会着名人士,如谭延闿、宋子文、何应钦、李宗仁等。大会从上午10时开至下午4时半,绵绵阴雨中,充满凝重庄严气氛。“与会者寄托哀思,始终昂然肃立,毫无倦容。”
黄埔师生在上述战斗中,由于作战勇猛,伤亡率也非常高。在校长蒋介石为黄埔军校第1期同学录所作序中,曾提到参加第一次东征的黄埔师生“如蔡光举、刁步云、胡仕勋、余海滨、章琰、叶或龙、林冠亚、樊崧华、江世麟、王家修、陈述、刘赤忱、袁荣、鲍宗汉等阵亡者四十余人……以第1期随余出征五百之子弟,与教导团三千同志之军,死伤几达三分之一”的话。而据统计资料,黄埔第1、第2、第3期毕业人数共2309人,第一次东征之役,阵亡156人、伤182人;平定滇桂军之役,阵亡91人、伤103人。据统计在第二次东征战斗中,阵亡284人、伤123人。以上共阵亡531人、伤408人。合计伤亡93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0%(另据黄埔1期生杨其纲在1927年8月1日《黄埔日刊》上撰文《本校之概况》记载:“总计自第一次东征至第二次歼灭东江残敌,前后牺牲者586名”);而目前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东征中牺牲的黄埔军校师生共516人。
东江阵亡烈士墓,面对珠江,依山而建。金秋季节,墓园内小叶桉树缀满黄花,山坡地下遍洒金黄。又因这里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造型相似,于是群众称这里为“小黄花岗”,以区别先于它的七十二烈士墓。
东江阵亡烈士墓墓冢成正方形,高1.85米,四边各长约31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墓内安葬有国民革命军第4军团长刘尧宸等烈士的遗骸或骨灰。墓冢为钢筋水泥构筑,四周绕有铁栏杆,正中建一方形花岗石碑亭,碑亭正中竖立着高约3.4米的石碑,中刻“东江阵亡烈士墓” 7个大字,墓冢前有一座水磨石的长方型大拜桌。
1928年10月,在“东江阵亡烈士墓”墓冢后面筑城楼式记功坊一座,由花岗石砌成,高约10米、宽14.3米,坊上刻“东江阵亡烈士记功坊”,款署“民国十五年八月张仁杰题”。 “东江阵亡烈士记功坊”内两侧有楼梯可拾级而登,坊内石壁镶有《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东江阵亡将士题名碑》(当时军校已易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故称“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东江阵亡将士题名碑”)以及《陆军中将刘君墓碑》(纪念在第二次东征中牺牲于惠州城下的刘尧宸团长的功绩)、《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东征阵亡将士题名碑》、《东征阵亡烈士墓重修碑记》。
原碑石为1928年刻建,后被毁。现碑石是1984年据原碑拓本重刻而成的,题名碑上共刻有烈士238人的姓名和职务。这一组烈士的数字与烈士名单和实际埋葬烈士数目均不符合。据研究,其原因有三:第一,此碑为1928年所建,建此碑时,第一次国共合作已经破裂,牺牲的共产党员学生名单,一般都未刻上去;第二,黄埔军校同学会毕业调查科提供名单时,没有确切牺牲者名录,资料不完整;第三,不是两次东征牺牲的(如平定刘杨之乱)不刻在碑上,而此碑最后一个名字——连长王声聪,却是例外,他是平定刘杨之役中在猎德渡河时牺牲的6位烈士之一(1925年6月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之役,留校师生及第3期入伍生从猎德渡河配合作战,有王声聪、李志、雷学诗、陈剑飞、吴俊杰、朱方盛6人在战斗中牺牲,故名“猎德阵亡者”。但也有记载说,朱方盛、吴俊杰2人于讨伐刘杨战斗结束后,在广州市内制止乱兵抢劫时被乱兵所杀。6人的名字均载入第3期同学录)。
烈士墓的两翼还有墓冢。东翼为蔡光举烈士墓,面积约42平方米,墓四周有钢筋水泥栏杆,并以铁链环绕。其纪念碑高约4米,正面刻楷书“蔡光举烈士墓”,款署“民国十五年八月”、“谭延闿敬题”。蔡光举为黄埔军校第1期学生,1925年2月参加第一次东征,任营党代表。在攻打淡水城时,他被敌人“打穿了肚子”。蒋先云奉蒋介石命令去抬他撤离战场,但蔡光举却高声说:“先云,赶快为我医治,逆贼正待我们痛杀!” 牺牲时年仅22岁,被称为“黄埔军校牺牲第一人”,后来被追认少将军衔。其后,蔡光举被安葬于黄埔岛上母校旁。鉴于是军校最早牺牲职务最高的军官(营党代表),在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建议下,为他建立了这座纪念碑。西翼是黄埔军校出身的国民党少将17人合葬墓。
在烈士墓右前方,珠江岸边,于1928年到1937年陆续建立了纪念牌坊和登山墓道。登山墓道有几条,目前留有主墓道。主墓道用麻条石铺成,直抵陵墓祭台,墓道两侧栽种树木,并建两座琉璃瓦凉亭,供游人远眺小憩。维修后的墓园布局更趋均衡,幽静、肃穆的氛围得到更好体现。
纪念坊高约10米、宽约47米,用长方形花岗石砌成,3个大石拱门,中门较大,周围嵌镶陶瓷花边,顶上为棕色琉璃瓦,显得宏伟壮观,庄严肃穆。坊上两面石额篆刻贴金“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横额由校长蒋介石题,这是一座凯旋门式的建筑,阳光下闪光的琉璃瓦顶极具民族特色,和墓道、凉亭、墓冢和纪功坊组成一条中轴线。据说建此牌坊时,专门从广州请来了技术工程人员,有些建筑材料,如彩砖等,则专程从上海购买运来。为运送这些材料,还特别改建了江边木码头为麻条石的石阶码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来黄埔视察,曾在牌坊前留影。广州解放前,蒋介石又来黄埔视察,带领手下从这里登上墓园,最后一次拜祭烈士墓,最后一次遥望珠江、长洲景色。
值得一提的是,黄埔军校学生和入伍生墓群原分散于长洲岛万松岭东南山坡上,因久殊管理,1984年将分散弃置的墓碑集中起来迁至主墓后方。墓碑中还可以看到有两名在黄埔学习的来自朝鲜半岛学生的名字。1991年,在墓园新建了东征史迹陈列室,专题陈列历次战斗中为革命牺牲的军校烈士史迹。东征史迹陈列室是座富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外观庄重大方,室内空间广阔,占地近600平方米(其中展厅约300余平方米),室内除展出两次东征的经过和东征四大战役的沙盘外,有展品300余件,许多实物为该馆独有展品。
多年来,前来相认和拜祭的烈士家属或亲朋故旧络绎不绝,大批普通市民也纷纷来此,缅怀为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振兴而献出生命的黄埔军人。
无独有偶,1930年5月,在第二次东征的激战地惠州,也曾建起一座黄埔军官学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此碑建在东征军攻克惠州城的主要战场拱北桥西侧,碑高8.9米,碑座阔3米,碑身镌刻“黄埔军官学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等字,由黄埔军校教育长林振雄题写;碑座南面镶嵌蒋介石题写的“精神不朽”四字;北面是林振雄题写的“气壮西湖”四字;碑座东西面镌刻中将刘尧宸以下241名阵亡烈士英名。四周以青石雕成炮弹形用锁链联接作为围栏。1992年,惠州市人民政府按原样重建了此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