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5年第六期  > 正文

世纪黄埔

日期:2015-11-01 15:28 来源:《黄埔》 作者:本刊记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黄埔军校校史研究专家陈宇访谈录 (续十七)

  记者: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宇: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是多方面的。建校伊始,国共两党合作办校,本着亲爱精诚的校训,首创了崭新的革命制度,迅速发展成为体制健全、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武装革命组织,在当时被誉为国民革命的中心。黄埔军校因时而建,因势而为,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骨干和政治人才,完成了结束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东征、北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对中国军事思想、军事制度、军事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今日中国的统一大业仍有着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和启迪意义。

  (一)培育了一批战将勇士群体——黄埔军人

  黄埔军校,因黄埔军人而兴,因黄埔军人而荣。

  这是一群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他们集聚黄埔,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那个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西方列强幕后操纵,虎视眈眈,意图对四分五裂的中国进行各种形式的侵略与剥削。目睹生灵涂炭的残酷现实,中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在深重的民族苦难中迸发出了壮志豪情。为“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而成立的黄埔军校,具有磁石般的强大凝聚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爱国英才。军校所在地虽然仅是广州珠江口上的一个弹丸小岛,但在这里既能解决一般青年的各种困难问题,又能满足他们的革命要求,是投笔从戎成为有志之士的第一选择。他们以投考黄埔军校为荣,有的青年更是将其视为唯一的人生出路。“到黄埔去!”一时成为那个时代胸怀大志的青年们最时尚的口号和志向,成为年轻学子们一个重要而实际的前途。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青年,是那时的“高考状元”、“尖子生”和“帅哥”,更是那个时代顺应历史大趋势的先知先觉者。黄埔军校成为中国青年乃至邻近各国青年的一个集合场,成为他们学习革命军事战略战术的一个理想王国。他们抱着“打倒列强,救中国”的雄心壮志,勇敢地舍弃家庭,抛弃富足的生活,牺牲一切,从各地汇聚到革命军的重地来,学习革命的先进军事理论和技术,准备着成为民族解放的先锋,从此走上了“以戈止武”、保种卫国的革命军人道路。

  这是一群训练有素的青年学子,他们在这里接受了脱胎换骨般的革命大熔炉冶炼。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创建黄埔军校。他十分重视办好这所军校,主张以革命主义办校,发挥国共两党成员在军校中的作用。为了培养真正的革命军人,军校采取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针。本着“亲爱精诚之校训,以陶冶其性情,使能忠诚服务,重视职责,恪守军纪党纪,养成革命之精神”,旨在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让学生不仅知道枪的射击方法和要领,而且知道枪要向什么人射击,使他们自觉地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士。黄埔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战斗,毕业后多数派到军校教导团担任下级军官,成为战斗骨干。“洪炉出好钢”,军校的系统教育,使一批批热血青年从这个小岛、从这所军校走出来,迅速成长为带兵治军的杰出指挥官。黄埔军校硕果累累,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为中国革命的国共两大阵营输送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无论是国民党阵营还是共产党阵营,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来自黄埔军校的高级将领,显露出黄埔军人的堂堂阵容。

  这是一群叱咤战争舞台、驾驭历史风云的黄埔军人,他们毅然担负起统一国家、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他们在黄埔军校中虽然接受教育和训练的时间并不长,但在战场上置生死于度外的英勇气概和势不可挡的凌厉攻势令人惊叹。大敌当前,国难当头,他们所体现的是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和民族气节。他们有着虔诚的信仰、激荡的热血、无畏的精神,有着心怀家国的理想,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战绩。在黄埔军校的战争史上,不畏牺牲、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不论是在东征、北伐战争中,还是在抗日战争中,黄埔军人都冲锋在前,英勇作战。国共两大阵营的前排中坚领军人物中,都可见黄埔师生活动的频繁身影。在轰轰烈烈的战场上,黄埔师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黄埔军人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冲锋陷阵,舍生忘死,以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书写了爱国、革命、团结、奉献的精神,名垂千古。

  黄埔军校为厚重的中国历史词典增添了一个新名词:黄埔军人。这群人用信念忠诚、流血牺牲,建树了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抱负,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志向、有追求、有本领,敢于担当、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才使黄埔军校的历史令众人敬仰,才使黄埔军校这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如今,黄埔军校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群体的代名词,成为一种历史现象。有学者不禁诘问,黄埔盛名之下,显然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历史之谜”。诸如:为什么一个学校能培养出这么多杰出的人才来?为什么一个学校的同学竟然时如战友、时如仇敌,分分合合、拼死搏杀,演绎出那么多离奇复杂的悲喜剧来?为什么黄埔师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还有许多的问题,在询问历史,在疑问专家,其实,聚焦点都在如何参透这4个字:黄埔军人。

  (二)建树了一代战功卓绝的伟业——黄埔战史

  黄埔军校的盛名,建立于根植血火战史的历史功绩。大批青年学子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义无反顾地奔赴东征、北伐和抗日战场。打倒军阀,灭除列强,抗击日寇,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畏艰险,英勇奋战,浴血疆场。

  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的两次东征,是中国近代战争史上重要战役之一,也是国共两党第一次联手作战。东征军中的黄埔师生人手一册《训诫》,主要内容有:“军人最后目的,是在于死。古语所谓‘好汉死在阵头上’,孔子所谓‘杀身成仁’是也。”出征的口号是:“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校刊《青年军人》刊登《敬告士兵同志们》书:“我们这次出发的时候,就应该千万爱护人民!不可扰乱人民!如果我们扰乱人民,人民也就用我们打倒陈炯明的手段,同样来打倒我们了!”校长蒋介石诫勉东征将士:“国家存亡,主义成败,在此一举。望各将士万众一命,协力同心,奋勇前进,歼灭叛逆,以副我大元帅之期望。”黄埔校军是东征的主力军之一,全体官兵英勇顽强,不避艰险,不畏牺牲,奋勇杀敌,纪律严明。军校第1期毕业生蒋先云在《由前敌归来》报告中详细记载了同学蔡光举受重伤,肠子流了出来,仍然坚持作战的事迹。报告称:革命军的头衔,不是赠品,不是专利品,革命军须仰承革命党和革命政府的使命,须为全民众的解放而奋斗,须有为党、为主义、为国家、为民众而牺牲的决心。这次决定广东革命政府命运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将士并肩浴血奋战所取得的战果。这次统一广东战争的胜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政治工作制度实施于军事工作与战斗的战役,充分证明了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在中国军事史上是十分重要的大事。政治工作在以后的北伐战争、国民革命以及整个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以此奠定了基础,并建立了政治工作的威信,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的人民军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黄埔校军在东征后,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北伐战争,是一次武装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到1927年夏天,短短一年时间,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战斗之烈,取胜之速,军威之盛,实我国近现代战争史上所罕见。在这次战争中,黄埔军校为各路军队输送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北伐军的阵容和实力,即是以黄埔师生为主要支柱的。通过统一广东的历次战斗,依黄埔军校的军事和政治骨干为基础,以军校教导团为核心力量起家,一年之间从校军、东征军、党军,进而扩编成国民革命军。黄埔师生以统一广东的正如日中天威望,赢得国民革命首脑和主干的地位,在北伐军总司令部各军事中枢部门担任重要职务。第4军叶挺独立团中的黄埔毕业生、共产党人数最多,他们先于誓师大会前荣任“北伐先锋”,挥师挺进湘鄂,为北伐军首传捷报,再荣获“铁军”盛誉。黄埔师生高举北伐大旗,奋勇当先,历经百战,“不知什么是生死”,血溅山河,让群众看到了这是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思想军”。黄埔师生为震动中外的北伐战争创立辉煌战功,黄埔军校的声威也进入高峰。北伐战争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开始了创建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中华民族危急的生死存亡关头, 国共两党中历经了合作分裂的黄埔军人再度携手,他们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精诚团结,前仆后继,共赴国难。国民党军队中,从最高统帅部到各战区、集团军,黄埔师生出身的将校数以百计,他们率领国民党军官兵开辟正面战场,消灭与牵制了日军的主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中,从总参谋长到师、旅、团长,从各军区司令到分区指挥员,也有众多黄埔军校出身的将领,他们领导广大指战员配合正面战场作战,长期活跃在华北、华东、中南和东北敌后战场,日益成为中国抗战的中坚力量。黄埔师生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及各个战线上相互配合,相继发起了震惊中外、气势恢宏、空前惨烈的淞沪抗战、忻口会战、南京保卫战、平型关之战、百团大战、台儿庄之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滇缅之战等着名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黄埔军校出身的国共两党官兵战斗在一起, 流血在一起, 胜利在一起。经八年浴血奋战,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有资料统计,黄埔军校毕业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2万余人。

  着名民国史专家唐德刚说:“没有黄埔军校就没有北伐,没有北伐就没有国民党的政权,没有国民党的政权,抗战期间中国就没有政府。国共两党的高层人士都和黄埔军校有关系,可以说没有黄埔军校就没有现代中国,整个一部中国近代史,逃不掉黄埔的影子。黄埔军校诞生于中国的军阀时代,它的诞生统一了中国的革命军,打掉了军阀,开启了中国的一个新时代。”

  一页黄埔战史,万千黄埔英灵。每当中华民族危难时刻,广大黄埔师生挺身而出、赴汤蹈火,担当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东征、北伐、抗战,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共同记忆。辉煌的黄埔战绩,有着众多英雄的故事,成就了黄埔军神的历史,正在流传为传说。在崇拜英雄的国度,军神的故事无疑将演变成不朽的神话。

  (三)礼升了一种新的中华民族文化——黄埔精神

  “爱国革命”是黄埔精神的核心内容;

  “亲爱精诚”是黄埔精神的关键要点;

  “团结合作”是黄埔精神的显着特点;

  “奋斗牺牲”是黄埔精神的直白诠释。

  黄埔军校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产生重要影响,成为一所闻名遐迩的着名军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所确立的以黄埔精神为主要标志的军校图腾。

  黄埔精神所包含的内涵,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那个时代价值观的反映。黄埔精神是在中国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提出和形成的,来自于黄埔军校的创建、黄埔师生的奋战,也来自于国共两党的合作、中国革命的新生,更来自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发扬。黄埔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质上反映了一种价值观。尤其是其中最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当今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倡导爱国”有着鲜明的契合之处。

  黄埔精神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中国先进文化。上世纪20年代是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黄埔军校的校园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展现了那个年代的特色和永不泯灭的时代精神,成为中华先进文化特定时代的标记。如军事政治演讲、自由讨论、创办刊物、活跃的学生社团活动、浓烈的革命校园环境气息、学校管理法制化和正规化等。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物质生活虽然十分艰苦,但学生们的精神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军校中充满了乐观向上、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睦融洽的文化氛围。

  孙中山十分注重黄埔军校的校风养成,亲自为军校制订了“亲爱精诚”的校训,号召军校师生为革命事业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他认为,之前的旧军队都是建立在雇佣制基础之上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生计才去当兵,其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显然,这样的人当然不能成为革命军的一员。革命军的基础,就是要有革命的志气,树立革命的理想,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黄埔军校十分重视以校园文化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教育形式,引导师生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选择,把反对封建落后思想,传播科学进步的革命思想作为使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军校文化迅速与群众文化相结合,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成为引领时代先进文化发展的旗帜。“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的对联贴在军校大门口,“爱国家,爱百姓,不要钱,不要命”的口号在校园内外叫得震天响。这些对联和口号,时刻提醒着黄埔师生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有了革命的精神与勇气。校训、校歌、校风等成为军校文化和黄埔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黄埔军校治学精神、办学风格、人文传统的高度概括,具有激励、引导、劝勉和规范的作用。

  黄埔精神贯穿于军校的军事政治教育中,成为培养人才的核心价值观。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区别于一切旧时学校,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环境都注重导向作用,使得出身不同、党派不同、学识不同的学生都能在黄埔这个革命的营寨中得到改造和提高,实现了世界观、人生观的转变。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中,黄埔精神鼓舞了黄埔师生任何时候都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勇于抛弃自己的一切,一心从事革命的事业。广大黄埔师生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黄埔军人和黄埔军校的“灵魂”。在这种精神的灌输和影响下,黄埔军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战无不胜,军校因此名扬海内外。

  国家和民族的兴旺,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都离不开伟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伴随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步履,黄埔精神历经近百年风雨传承,生生不息、经久不衰,构成了一代代黄埔军人及他们后人的精神长城。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礼升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贵精神财富与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打造了一块闪亮世界的金字名牌——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为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而兴办的革命军事学校。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为黄埔军校的诞生集聚了合力,创造了契机,并最终使得黄埔军校成为开启中国革命新征程的重要载体,是时代孕育和时机造就了这所享誉中外的军校。

  黄埔军校重在政治建军,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和战斗。这是当时其他军校所没有的特点,也是军校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完成从一个普通民众转变为爱国军人的原因之一,为日后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黄埔军校设置政治部和党代表制度,在中国军事教育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崭新制度。旧式军事学校往往与民众相脱离,黄埔军校则注重与民众相结合,全力支持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如军校师生声援上海工人的“五卅”反帝斗争,拥护省港工人的罢工斗争,帮助广东农民自卫军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进行军事训练。先后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两次东征,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以及参加北伐战争,为统一广东和北伐战争身先力行,为民先锋。

  黄埔军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蕴含着宝贵的创新经验。军校从创立开始,就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内容和办学方式。始终本着注重使用、不尚空谈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军校初创时期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师生们同心同德,与艰苦相伴,与奋斗相随,与快乐相邀,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在披荆斩棘的创业中开拓进取。军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军政教育,唱军歌、演话剧、演讲、开讨论会、发行刊物、发传单、写标语等,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多层面坚定了学生们的革命信念。军校在这么短的办学时间内,有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实行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的方针,既讲政治又讲军事,既讲理论又重实际,不仅在校学习,而且直接参加了大革命的斗争和作战行动。其结果是国共两党在这里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造就了许多旷世杰出人才,他们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为国家与民族建立了伟大的业绩。

  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是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至少是影响了中国50年(一代黄埔人)或者更长时间的历史。黄埔军校曾是国共联合战线共同培养新型军政干部的学校,是中国革命军队的摇篮,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特殊的。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所造就的许多军事政治人才,不仅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军事教育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够看到黄埔军校、黄埔军人的深刻影响和重大作用。

  国民党的各种军事学校都源于黄埔一脉。由于黄埔师生受到良好的训练,所以许多毕业生后来均成为国民党军事教育的骨干。诸如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校长关麟徵、张耀明,新疆分校校长宋希濂,空军参谋学校教育长王叔铭,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教育长李默庵等,都是黄埔军校早期毕业生。1932年前后,国民党政府创办的步兵学校、炮兵学校、骑兵学校、通信兵学校、机械学校、工兵学校、辎重兵学校、防空学校、兵工学校等,不仅在教育体制等方面效法黄埔军校,而且这些学校的领导教育骨干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生。

  黄埔军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军事教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工农红军后,即借鉴黄埔军校的经验,创办了教导队和一些随营学校。毛泽东多次盛赞黄埔军校,称:创建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的战争事业。中国共产党通过参加创办黄埔军校进入了新阶段,开始懂得了军事的重要性。并说,北伐时期有个黄埔,我们要办一个红埔,搞个培养干部的基地。随即开办了中央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再创办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后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在3年后总结抗大成绩时,毛泽东称赞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黄埔师生成为人民解放军军事教育的骨干,在其各个时期军事院校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许多校领导和教员是黄埔师生,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军政人才。

  中国共产党学习军事、开展军事斗争,在某种程度上也与黄埔军校有着密切关系。在1927年建军后的武装斗争过程中,以及军事建设、军队建设过程中,包括在创建军事院校的过程中,都研究和汲取了黄埔军校的经验。1962年,朱德元帅与黄埔军人出身的陈奇涵上将、杨至诚上将谈话时,特别指出:“研究我党的军史时,应当从这个老根上研究。”他所说的“老根”,指的就是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不仅对国共两党的军事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中国近代军事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的第一所革命军事学校,标志着中国军事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黄埔军校是中国革命史上永恒的丰碑,这所赫赫有名的军校诞生于风雷激荡的大革命历史时期,汇集了国共两党一代精英,培养了大批安邦治国的军事政治人才。尤其是前几期的黄埔师生,经过20多年的战争,涌现出了一大批高级将领,成为国共两党军队的骨干力量和风云人物,成为中国战争史册上影响最大的群体,是这些军神将星书写着中国近现代战争史。

  黄埔军校在那个年代被列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同享盛名。这些世界着名军校都培养过很多军事人才,但像黄埔军校这样,不仅对于军事,而且对于政治,包括对整个国家历史进程都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而且两个对立阵营都有同一军校的学生,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一所军校能够培养出如此众多的人才,其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其历史经验耐人琢磨,其历史故事注定将被传说成“百年老店”的传奇。

  记者:黄埔军校历史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陈宇:闪耀着时代光辉的“黄埔军校”金字招牌,已经高挂在中国历史的星空,传说在亿万民众的口碑中。黄埔军校的历史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因为它不仅只是一段英雄史诗,而且有着许多的历史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辉煌黄埔的背影离我们相去还不远,我们还能明显感到黄埔强能量的高热温度,有着直接的受惠传承、经验指导和学习借鉴价值。

  (一)爱国情怀的精神典范

  爱国,是黄埔精神的第一内涵,也是黄埔军人成功成仁的门禁卡,更是黄埔军校之所以被全国民众认可的鲜亮名片。黄埔军校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创建的,黄埔军人之所以能够迸发出所向披靡的斗志和力量,皆源于他们立志振兴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和爱国情怀。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演讲中指出:开办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他要求黄埔学生“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我们要把革命做成功,“建设一个新国家”,为了中国的独立和统一,“以同世界各国并驾齐驱”,使中华民族“永远生存于人类”,我们“要学革命先烈的行为”,“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黄埔校歌》中也强调“杀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军校教育学生“爱国家,爱百姓,不要钱,不要命”,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革命精神,这是黄埔军校与旧时军校根本不同的。一批批革命青年正是满怀着救国救民的革命愿望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心壮志,汇集到革命的黄埔,学习军事和政治。而后他们积极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东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去,为民众的解放、祖国的独立而贡献青春和生命。爱国,成为军校师生的一种永恒精神力量,许多人从这里找到了源动力,激励着他们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

  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主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无论自然环境多么艰难,无论政治环境多么险恶,两党斗争你死我活,但这个群体绝少出叛国者。

  爱国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当今社会,更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今天我们传承黄埔精神,最主要的就是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弘扬历代仁人志士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献身精神。

  (二)尚武精神的“补钙”能量库

  说到黄埔军校,突入我们眼帘的军人形象,不仅是英姿挺拔的帅哥猛男,更是血气、豪气冲天的武侠壮士。黄埔军校,首先姓“军”,其教育方针是培养牺牲个人一切的革命军人,“尚武”的氛围充盈整个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其内涵不仅是以武自强、以戈止武,更重要的是血性、骨气和牺牲。

  在中国社会,常人言谈中非常避讳那个“死”字,但在黄埔军校中,却是言必谈“死”,师生们是名副其实的“军人以战死为荣”。校门前那副着名对联把“死”字直接写了出来:“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实际上在直言“来者,必须做好死在这里的准备”。课堂上下,常闻师生把“牺牲”二字挂在嘴边,笑谈以死赴义,慷慨视死如归,先走后走而已。黄埔岛上的校园,与烈士陵园融为一体;师生寝室旁,长眠着东征和北伐的同学烈士遗骨。黄埔军校的课堂,时刻连通着战场。从东征、北伐到抗战,每次战役,无不洒有黄埔师生的鲜血;每个战场,无不埋有黄埔师生的忠骨;每本战史,无不记载着黄埔师生的功绩。无数黄埔师生用鲜血和头颅,铸就了黄埔军校的赫赫战功和声誉威名,铸就了一段忠魂浩荡的鲜活历史。建校仅4年,黄埔军校编印《黄埔精神》,其中概括黄埔精神内涵主要是“牺牲、团结、负责”的精神,即“为革命而牺牲、为主义而团结、为总理而负责”的“三为”精神,这里面既有东征时期形成的“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两不两爱”精神,也有北伐时期的“不怕死、不怕苦、不怕难”的“三不怕”精神。由此亦见,“牺牲”时刻凸显在黄埔军校的血色旗帜上,引导着黄埔师生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在国家和民族危亡面前,黄埔军人笑对死神,血洒疆场。由此我们也就可以释疑黄埔英杰曹渊、赵一曼之死的慷慨壮烈,不再迷思黄埔忠烈蒋先云、左权之死的惊奇。我们敬仰每一位黄埔先烈,他们站起来都是一尊顶天立地的铜像。由此见,“尚武”是黄埔军人的本分,也是凸显于黄埔军校外在表现的重要标志。

  尚武精神,是一个国家动力的源泉。通览世界史,每个国家的强盛,无不是背后有尚武精神为这个国家的强盛提供了巨大推力。国家之富强,需要文武结合,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而没有骨气,奴性十足,哈巴狗样,通常是抗战影视剧中汉奸的造型。其实,真实汉奸的模样大概也如此,因为他们自身本来就严重“缺钙”,靠出卖自己的灵魂和祖宗来苟且活命。这种“缺钙”现象,在中国近现代社会从未绝迹,尤其在当前多年没有战争的和平环境中,有些人的“缺钙”现象异常严重。这里面既有内在文化因素,也有西方反对势力恶意诋毁中华历代民族英雄的“和平演变”手段,他们肆意诋毁“狼牙山五壮士”等英烈,阉割青年人的“尚武”牺牲斗志,矮化精神,弱化体质,妄图从根本上摧毁中华民族。当今社会,全民社会骨气上的“补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黄埔军校独特的“尚武”形象和黄埔军人的正能量气质,可作为“高钙”精神食粮补给基地之一。

  我们应该看到,自宋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开始缺乏一种每个健康的民族都应有的、正常的尚武精神,到晚清尤甚。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古以来爱好和平的民族,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忘战必危”的古训。我们绝不鼓吹战争,但决不能放松军备,及时给全社会进行尚武精神的“补钙”,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避免战争。因为一个没有脊梁的民族,势必会被世界潮流所淹没;一个没有伟大精神支撑的脊梁,必将被外力所折断。当今时代,中华民族正值赶超世界先进文明的机遇期,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看到民族尚武精神是发展生产力的倍增器。2015年“九·三”胜利日国家首次大阅兵,其深刻含义之一正在于此。我们绝不是“秀肌肉”,但时常给支撑整个身体的骨骼补钙,则是非常必须的。

  (三)兼容并包、团结合作的方法论意义

  黄埔军校刚建立时,政治教育多是进行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教育,马列主义内容相对提得少一些。但孙中山先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开明的政治领袖,他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导思想之下,允许军校中存在与传播其他有利于国民革命的不同政见,实行兼容并包的政治教育理念,如指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均包于民生主义中”。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贯彻了这一理念,以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为主导,对不同党派和不同学派的思想理论实行兼学相长的教学方针。特别允许三民主义、马列主义的共同存在,并达到相通相融、和谐发展。军校训令明文规定:“本校学员为担负本党(指国民党)军事工作之中坚,除切实接受党的训练,努力研究本党主义,凡本党之一切出版物皆须细心阅读外,更必须注意世界潮流。所以,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书籍,以及表示同情于本党或赞成本党政策而积力援助本党之一切出版物,除责成政治部随时购置外,本校学员皆可购阅。”军校还注重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古兵法,吸收国外先进的军事思想,继承和发展中外优良的军事传统,开设了内容丰富的“世界军事”课程,为黄埔军校的蓬勃发展开拓了壮丽的前景。这是黄埔军校区别于以往任何旧式的讲武场所的显着标志之一。

  黄埔军校,海纳百川,以巨大的包容性聚集了当时全国军界政界的各路贤达和社会名流,还有外国的军事专家。一时群英荟萃,叱咤世界风云。早期黄埔岁月,成为黄埔军校的金色年代,是那代黄埔军人的金色年华。那时的黄埔军校,汇集了共产党人的“红色”,国民党人的“蓝色”,甚至于还有点各地军阀的“灰色”等杂色,从而打造出一个全新概念的“金色黄埔”。自然界有一个物种发展规律:杂交的动植物优于原来的母本,混血儿总是要聪明、漂亮一些。孙中山的智慧和贡献,也正在于联俄、联共,他把代表那个时代先进思想、先进政体、先进军事的“多强”联合在了一起,突出实践即体现在以俄为师、国共合作建立黄埔军校上。如此强强联合,优势杂交,其硕果必然更加耀眼夺目。

  在历史岁月的长河中,国共两党的黄埔同窗写就了同心戮力御敌保国的光辉历程。作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两党都曾选派重要干部到军校任职,为军校的建设呕心沥血;两党也都在这里培养造就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在国共两次合作时期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两次东征,军事负责人是蒋介石,周恩来担负着政治领导工作,他们共同挑起了领导指挥东征军作战的重任。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是国共黄埔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同仇敌忾,又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

  从黄埔精英际会分合的历史可看出,国共两党黄埔将士中始终存在着信仰与主义的不同,并且始终围绕着信仰与主义展开激烈的斗争。尽管如此,黄埔出身的国共两党将领,仍然在关键时刻实现两次合作,前后维持了 11 年之久(1924-1927,1937-1945)。究其原因,就在于当时国共两党都能以国家民族根本利益为重,从寻求国家民族的统一出发,求同存异,暂时搁置内部矛盾与分歧,和衷共济,反对共同的敌人,为中华民族在国际社会开创了新格局。

  团结才有力量,携手合作方能走向成功。黄埔军校的兼容并包教育和团结合作办学模式,培育出了众多的军神将星;还有同时代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联办),受教育的这群学生中后来产生了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联”字,成就了许多有志青年。看来无论是早期黄埔军校,还是稍后的西南联大,其成功教育的秘诀显然都与这个“联”字有极大关系。其方法论意义,对今日高校教育乃至于党派合作、民族团结等,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祖国统一大业的桥梁纽带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延续着追求大一统的血缘和文脉。古文献中的“大道”国家,“大同”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包含着国家统一的治国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合交错出现,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导向和主流。正如孙中山所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够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过去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历史像一面镜子,印证了孙先生的谆谆教诲。

  在黄埔军校的建校典礼上,孙中山曾说:“革命事业就是要爱国,就是要救国救民,我要求诸君,从今天起,共同来担负这种责任。”这就是黄埔军校的爱国和革命的精神,成为黄埔军校的建校方针和治军灵魂。黄埔师生们投笔从戎,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担负着打倒列强,不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奴役,铲除国内军阀的统治和压迫,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求中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舍此之外,别无其余。纵观东征、北伐、抗日战争,具有黄埔精神的黄埔师生早已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独立和统一事业联系在一起。黄埔军校记载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体现了共同扞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信念;黄埔军人胸怀实现国家统一这个大目标,并坚守了这个大目标;黄埔精神体现了民族大义,自始至终与祖国独立和统一紧密相连。

  历史蕴含着真理,黄埔师生用鲜血阐释了历史的真谛:国家分裂就会出现动荡衰败,国家统一则会兴旺强盛;国共两党分裂就会两党受损,国家受损,人民受损。两党合作,就会两党受益,国家受益,人民受益。历史昭示着责任,引领我们凝聚共识,尊重包容,守望共同的理想,肩负起新时代的重任。今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民族团结强盛,是两岸同胞的共同之福;民族若分裂弱乱,则是共同之祸。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所有中国人的夙愿。历史虽然已经造就了今日海峡两岸的格局,但“国家统一”的大势确定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

  今天,在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中,同根同源、同文同宗、血肉相连的海峡两岸同胞,非常需要大家从心灵、精神上密切感情。国共两党的矛盾和纷争,双方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如果寻找“最大公约数”,抗日战争就是“最大公约数”,是双方最有共同性的话题。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寻找更多的共同点,而黄埔军校就是一个共同点,黄埔同学就是一个重要的纽带,黄埔精神就是深化两岸文化认同的一条直通隧道。以黄埔精神为重要媒介,加强两岸的深度交流,就能够发挥独特的桥梁作用。大陆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海峡两岸的黄埔同学从对立、隔绝走向交流、对话,排除各种阻力与艰难,正沿着和平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就是先行、先学的例证。

  黄埔精神是海峡两岸的共同回忆,是两岸公认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其源流已经渗透进两岸同胞的血脉,沉淀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基因中。因此,传承黄埔精神对两岸增进国家认同,具有发人深省的启迪意义。承载着价值观诉求的黄埔精神,是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两岸所公认的黄埔精神,将成为塑造价值观认同的宝贵财富,起着增进两岸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作用。这也正是黄埔精神的凝聚力、感召力所在。两岸共同弘扬黄埔精神,不仅是共同传承中华文化,更是对两岸共同认可的价值观理念的锤炼和强化,有助于将两岸文化认同引向新的境界,进而实现向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跃升,共同致力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访谈录,连载历时整3年18期,到此暂告一段落。作者陈宇及本刊编者,向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谢意;特别对本访谈录提出宝贵意见的黄埔老人和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