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师干休所住着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汪濂。他是一位年轻时投笔从戎、奔赴国难的抗战老兵;他是一个在新疆参加“9?25”起义的黄埔军人;他是一个生活在祖国西北边陲,屯垦戍边,奉献一生的老军垦。
1916年1月27日,汪濂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龙头湾村,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子弟。早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28年9月,从兴国县立高级小学考入江西赣州幼幼中学。正当他踌躇满志继续求学之际,1931年,在我国东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于是,他毅然投笔从戎,在赣州参军,服役于蔡廷锴将军率领的19路军61师。没想到,这一决定使他再也没有回到家乡,至今整整85年。1932年,刚满16岁的汪濂跟随19路军61师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任营部文书。1932年7月,他被调往福建泉州19路军61师干部队培训。1933年9月,又奉命去福建漳州人民革命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34年9月,调往河北保定61师366团任排长。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件爆发,他随张治中将军率领的第9集团军参加了第二次淞沪抗战,任第9集团军指挥部特务2连连长。1938年3月,调任西安行营特务团2连连长,后升任1营副营长、补训2团营长。1941年,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七分校军官总队第10期。同年8月,调任58师2团团副。1944年2月,调任3团副团长,后任团长。抗日战争期间该团驻防甘肃武威,在河西走廊一带承担护路任务,确保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的战略物资运输安全畅通。1946年8月,调任新疆乌鲁木齐新2军军械上校科长,次年改任整编78师副官处处长。20世纪40年代后期,新疆局势不稳,社会动荡,就在这时(1948年6月)他奉命调入227旅680团任团长,该团驻防玛纳斯河一线,并负责保护玛纳斯河大桥。1949年9月25日,他跟随陶峙岳将军率部起义。
此后,汪濂积极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整编部队,顺利完成部队交接任务,于1950年1月,奉命前往乌鲁木齐市新疆军区政治部干部学校学习。4月,参加军区政治部巡回视察团。1951年7月,调任西北军区补训6团3营营长,训练部队新兵赴朝作战。朝鲜战争停战后,1952年,他奉命随补训6团再次进入新疆,驻防伊犁巩留县。
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2军5师13团﹑6军骑兵团﹑新疆军区通信团﹑西北军区补训6团﹑以及6军17师50团﹑5军14师40团﹑41团﹑42团等部队陆续进驻伊犁,参加剿匪平叛、建党建政、社会改革、开荒造田、修渠引水、创办农场,为伊犁农垦事业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
伊犁垦区的建设发展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国家没有投资,完全是白手起家。1952年3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5军15师成立,汪濂即奉命担任师司令部生产科副科长﹑工程科科长。从此,开始了他百年人生中漫长的屯垦戍边的军垦生涯。1953年6月5日,15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4师,他先后任该师基建科科长、工程处副处长、水利工程处处长。那个时候没有休息日,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他和干部战士早出晚归,骑马或是步行穿行于戈壁沙漠、荒山秃岭,经受了风吹雨打、烈日暴晒的洗礼,克服了蚊虫叮咬等困难,很好地完成了伊犁垦区开发建设初期的农场定点布局、土地垦荒、农田规划、水利灌溉等项工作。1958年6月,汪濂调任70团(建场初称农4师益群农场)团长。到任后,他就带领团机关一班人和干部战士前往伊犁河北岸伊宁市东南20公里处安营扎寨,先治坡后治窝,边生产边建设,开渠引水,垦荒造田,按照师党委的要求,组建现代化的国营农场。团场东西长12.8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达12.77万亩,耕地5.3万余亩,总人口约9500余人。该团现已成为新疆兵团伊犁垦区的香料生产基地、葡萄酒生产基地,该团生产的薰衣草精油、伊珠红白葡萄酒和冰酒享誉全国。1961年,他调任4师物资供应处处长,其间,很快在全师培养了一批商业物资人才,在4师建立起了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商业物资流通体制。1966年5月,调任农3师44团团长,前往南疆巴楚县,在塔里木沙漠边缘金墩,组建新疆兵团小海子垦区的新型团场,占地总面积66.8万亩,耕地总面积6.02万亩,总人口达9300余人。该团是垦区的粮食棉花生产基地。
汪濂是一位身居新疆兵团在西北边陲屯垦戍边的黄埔老人。他性格内向且不善言辞,但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追求、有抱负。做人他坚守道德,宽人律己,与人为善;做军人他坚持黄埔操守,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做事他坚守大义,顾全大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1984年,他离职休养,享受副师级(副厅)待遇,被安排到新疆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4师驻伊宁干休所养老,这是他又一次离开南疆返回北疆伊宁市。他的晚年生活很幸福,家中已是四世同堂,孩子们长期在他身边陪伴、照顾。在汪濂老人百岁之际又迎来人生中最高兴的一件事,2015年9月,举国欢庆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兵团4师党委受托为他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他激动地说:“我这一生经历的事很多,但使我难忘的是在新疆艰苦创业、屯垦戍边的岁月。我晚年最大的心愿是期盼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祝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