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7年第一期  > 正文

无人化战争管窥

日期:2017-01-01 11:02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作者:寸丽香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随着科技装备及其他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无人化装备体系逐步完善,无人化作战力量比例在战争中急剧扩充,无人化作战理论也在某些战争实践的基础上蓬勃发展,无人技术和无人武器,以及无人作战理论等一起推动着整个战争形态发生转变,无人化战争的雏形已基本形成。正对以往“人是战争决定因素”等战争或军事理论发生冲击,进而影响军事理论发展方向。

  无人作战不等于无人化战争

  无人机问世已久,用无人机作战即为无人作战或无人战争。但无人化战争却至今有待观察和研究。以往,无人机主要用于敌我双方阵地或基地上空执行侦察评估与警戒任务。例如,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一带的作战,就试图在没有地面部队介入或人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无人机在对方境内实施无人作战,帮助军队打击敌方武装的地面或空中、海上目标。美军这些作法,将人们目光再次聚焦到无人作战上。那么,世界范围的无人化作战现状如何?真正的无人化战争能否实现?

  无人化战争,是指大量运用遥控或自主武器代替有生力量实施无人化作战的一种新型战争样式。它依托机器人和无人化武器装备进行战斗角逐;无人作战则是在战场上利用机器人和无人作战平台实施的一种作战方式,二者实则不同,但也有某些共性。

  第一,无论是无人作战还是无人化战争,并非完全无人,而是始终有人参战,只是人们参与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恩格斯曾指出:“赢得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毛泽东更是坚持:“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应当肯定,无论武器装备如何改变,上述诊断至今仍未过时。这些未来无人作战中,军人置身于战场后方,操控无人化武器装备或指挥机器人部队作战。这种“间接参战”的方式并非完全“无人化”,实际上,人在战争中仍然起决定作用的前提并没有改变,人掌控战争局面的实质也没有发生变化。所有机器人和无人化武器装备均由现实中的人来控制,接受人们指挥,无人化武器与人的结合依然紧密。

  第二,无人作战特别是无人化战争,对机器人和无人化武器装备的智能化要求非常高。无人化武器装备要具备自主寻找、判断和识别目标以及实施作战行动的能力。美军目前在实施无人作战时常常发生误伤平民的事故,原因就在于无人机的自主判断和识别能力不够,更不用说对智能化要求更高的自主作战能力了。另外,无人化武器装备还必须具备自主可靠的识别和抗干扰能力,否则就会出现在遭到敌方干扰操纵后被俘,转而攻击己方的现象。

  无人化战争更离不开人

  毛泽东在阐述战争中人的自觉能动性时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好。”正因如此,当今社会形成或提出的所有思想、理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等,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所擅长的,在未来,智能武器即便再“智能”,也不能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比,更不可能代替它。只是人们称谓上如此,例如“半自动步枪”或“自动步枪”都不可能自动发射,必须在人扣动扳机才会射出形成战斗力。

  同理,无人化战争也并非无人,恰恰相反,无人战争虽前线或平台看不见人,但它后台离不开人,系统也离不开人。即“平台无人,系统有人;前线无人,后方有人,行动无人,指挥有人,控制有人。”人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很多情况下,不仅离不开人,而是更加依赖人。对我们以积极防御为军事战略的国家来说,与邻国或友邻地区的军事对峙,事态处理更加微妙,“打不打第一枪”“何时打第一枪”等,更要从战略角度加以考虑,因而对武器装备开火的控制要求更加严格,完全不能交由武器装备,而必须是操控武器装备的高素质军事人才,甚至深谋远虑的高级指挥员或更高层决策者。

  真正无“人”作战任重道远

  以人类科技发展速度来看,具备如此高度自主作战能力的机器人和无人化武器装备,还远远没有出现,无人化战争并非如一些媒体预测的那样“很快将来临”,相比之下,无人作战已在战场上得以实践,并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方式。例如,机器人进行应急运输、排雷扫障和侦察探险等作战保障,各种无人作战平台执行侦察跟踪、警戒引导、通信中继、作战评估、对地攻击等任务。

  未来战争中,人同样是最为鲜活灵活的,武器也具有了人们提前所赋予的“灵性”“活性”或“灵活性”它们不再是冷冰冰的机械或武器,但它不能完全成为超人,而仍然在人的操控下,总是还由人们生产制造并为人们服务。

  在未来无人战争形态下,人的决定作用,除了表现在实施战争上,将更多表现在设计战争上。人在战争中的角色定位,由战争实施者变为战争设计者。人的战略战术思想更多地以软件的形式被提前物化到武器装备中,在战争中由智能武器来贯彻实施人的作战意图,替代人的军事行动和其他部分职能。

  未来无人化战争的制胜机理和作战思想将由歼灭战向失能战转变,但战争的暴力性不会改变,战争作为流血的政治本性不会变,它依然是政治集团之间的暴力对抗。只是暴力性的实现不一定要通过杀戮来实现,这时暴力可以不等于杀戮。这是因为人与武器已适当分离,智能武器作为“人的替身”一旦被消灭,如果还不服气或放弃抵抗,就会被对方智能武器消灭。通过消灭敌方武器,而不用消灭敌人的肉体,就可以使敌方无力抵抗。另一方面是,非致命武器增多,随着武器科技水平的提高,使敌方丧失抵抗能力和抵抗意志的手段越来越多,可以很方便地通过选择非致命手段(如摧毁敌电源或信息传输任一渠道等)来实现战争或战役或战斗之目的。

  (作者为中国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