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7年第五期  > 正文

我是台湾人更是中国人(五)

日期:2017-09-20 09:20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王炳忠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国民党精神错乱

  台湾自“解严”以来,各级选举快速开放,从“国民大会代表”“立法委员”“省长”“直辖市长”到“总统”直接民选,一下子搞成几乎年年都在选,一场选举是另一场选举的“前哨战”,每一场选举都能上升到蓝绿板块挪移的观察点,统统都在左右台湾发展的方向。如此20年过去,台湾社会已形成各种千奇百怪的选举文化,“奥步”(闽南语:烂招)横行,口水乱喷,却不见民主素养真正有多大提升,有识者感叹:民粹日盛,台湾被选举“选”坏了!

  当时我的联络簿日记见证的这场选举,是阿扁执政后第一场全台湾的大型选举,选的包括台北、高雄两“直辖市”外的所有县市长,及新一届的“立法委员”。那次选举,亲民党靠着人们对宋楚瑜落选“总统”的亏欠,一举拿下40多席,取代了原先新党代表的“深蓝”地位,包括我的家庭也是支持亲民党的。谁又会想到,后来的亲民党,却又会因为与马英九的恩怨,连国家认同、两岸路线的重大问题,也迎合“台独”模糊以对,甚至屈从“太阳花”的假民主,不敢予以严正批评。

  对台湾而言,经济、社福、能源、兵制等重大争议,说到底还是归结到两岸路线的选择,这也即是台湾发展之重大所在。因此,统“独”问题听起来虽然极具意识形态,但却是台湾前途不可回避的问题,早点凝聚共识,才能齐聚台湾所有有识、有能之士,共同追求一致目标,免于恶斗内耗。

  国民党政府迁台以来的两岸路线,在“解严”以前,就是由中国国民党强人领导,更白地说就是两蒋的个人意志。蒋介石高举的两岸路线,对台湾内部是“坚守民主阵容,复兴中华文化”,对大陆则要“反攻大陆,解救同胞”。到了蒋经国,则是在台湾“革新保台”,对大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然而从李登辉以来,中国国民党的中心思想却涣散了,两岸路线失去了方向。

  本来,自从李登辉1991年宣布结束“动员戡乱时期”后,就不再视中国共产党为叛乱集团,那么中国共产党在对岸领导的政府,对于台湾来说应是怎样的定位?更有意思的是,“动员戡乱时期”结束后,过去被国民党政府禁止入境的海外“台独黑名单”,统统可以返回台湾,但被视为“叛逃”“附匪”的亲共台湾人,如投奔大陆的林毅夫,仍然不被准许回台。

  国民党本应在结束“动员戡乱”后,就主动对两岸关系表达新的定位、新的论述,但国民党却不去面对新的现实,反而能闪则闪,一直避谈这个问题,不愿有所突破。曾经,李登辉企图将两岸定位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当时的国民党要角连战、苏起、胡志强,也都给执政的李登辉帮腔,但大陆方面明确定义“两国论”就是“台独”,任何形式的“分裂”都是“台独”。

  事实上,台湾方面虽然宣布结束“动员戡乱”,但这只是台湾片面的宣布,并未经由两岸正式协议,共同确认彼此的敌对状态结束。因此,洪秀柱在2015年争取代表国民党参选“总统”时,乃提出必须通过两岸和平协议来讲清两岸的定位,达成两岸“一中同表”。然而,洪秀柱此番真话,还没遭受民进党的攻击,就先被同党的各派人马围攻、打压。朱立伦甚至指责洪秀柱的意见“违背党的长期主张及主流民意”,以此作为撤换洪秀柱的理由,但国民党的主张究竟是什么?国民党自己也不能解释明白,当然在两岸关系的议题上愈来愈处于被动。

  其实在蒋经国执政末期,便传有大陆派密使向蒋经国表达善意,但蒋经国似是害怕,故不敢对大陆有太多突破性回应。到了李登辉时期,在大陆开放台商投资之初,缺乏对“台湾经验”如何移植大陆的整体规划,错失了引导台湾人集中力量“策马中原”的机遇。等到大陆经济开始稳定成长,李登辉却做出了“戒急用忍”的错误决策,扼杀了台湾经济的生机,祸延至今。

  民主选举,看似是人民做主,一旦选错了带来伤害,后果也只能全民承担。然而实际上,今天台湾面临的方向抉择,有着太多内外条件的制约,又岂是一般升斗小民能够理解?因此多数人民,也只有依赖政党提出方向,“拿香跟拜”。

  陈文茜在2004年曾说,台湾的路线之争,与其用抽象的蓝绿表达,不如具体说就是“李登辉路线”与“非李登辉路线”之别。“李登辉路线”坚信,“中国大陆只是纸老虎”,眼前的崛起势头只是表象,台湾的经济可以不依赖中国大陆,政治上亦能巧妙运用国际局势,完成“法理台独”。至于“非李登辉路线”,就是所有反对李登辉路线的集合体。

  11年后的今天,“李登辉路线”已经基本成为“台独”阵营的指导方针,民进党的所谓“维持现状”,也还是继承“李登辉路线”的思路,妄想“台独”成为“天然成分”,台湾可以“和平独立”。这一派在“台湾”,核心信仰者最多三成,但他们却掌握台湾的学术机关及媒体,挟带清晰的思想,有组织、有计划地往年轻人中间扎根。相反,“非李登辉路线”人数虽多,但却没有自己一套主张,无法形成一面旗帜,唯一看上去存在的领导力量,只剩下“不统不独”、精神错乱的国民党。

  认贼作父的“台独”

  台湾人的国家认同问题,说到底是近代中国不幸历史的一个缩影。造成台湾人国家认同错乱的主因,主要就是“日本殖民”及“国共内战”两大历史事件造成,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台湾人对中国人的认同产生排斥或疏离。

  事实上,传统中国本来并无现代主权国家的概念,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向来认为自己就是“天下”。在实际操作上,统治实力所及之地,即设郡县;如无法直接管辖,但当地首领愿意进贡称臣,那也就是较为松散的藩属;至于更多在中国眼里“未开化”的蛮夷之地,便是不予干涉的“化外之地”。

  历史上,台湾自郑成功奉明正朔到台南建都以来,开始引进中华文化典章制度,而后清朝统治时期,是闽粤二省汉人入台的高峰期,构成台湾社会的主体,绵延至今。这一社会的主体文化,无疑就是中华文化,并直接反映在台湾本土的岁时节庆、宫庙文化之中。

  近代以来,中国被迫接受西方文化的“主权国家”体系,并由于不谙主权观念,吃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亏。因为此一耻辱记忆,也使得后来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都对维护主权格外重视。

  如果纯用西方国际法的主权观念,“中国”(China)自清末以来加入国际体系,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已经普世认可皆无疑义;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政府”,则经历清廷、中华民国北洋政府、蒋介石北伐统一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政府、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都是各国曾经承认为代表中国的政权。用国际法的专业用语说,就是各国对中国的“国家”承认一直存在,但对代表中国的“政府”承认则有分歧。

  历史的吊诡,就在自从民国成立以来,各个声称代表中国的政府,国号皆用“中华民国”,唯独1949年中共建政,另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国号,因此在中文的语境中,就产生两岸已是两个“国”的错觉。但在法理上,两岸仅是出现两个“政权”各拥“治区”,并未分裂成两个“主权”,这是国际目前一致的认识,也是“中华民国宪法”迄今不变的国家定位。

  以上听来像极了文字游戏的论述,平日没人理会,但遇上国际活动便会凸显,加上台湾选举需要更被渲染。台湾知识圈最早热议“国家认同”问题,始自1971年联合国“中国代表权”移转,到了1978年美国正式改认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中国,遂有“美丽岛事件”及“台独”意识的高涨,认为“中华民国”已无希望,台湾只有“独立建国”,并相信这样能置外于“中国人”的国共内战,因此力劝美国放弃蒋家领导的国民党,台湾便可“和平中立”。

  必须说,这样的“台独”理念,确实也在替台湾前途找一条出路,至于是否对台湾最好,大家可以辩论。但悲哀的是,“台独”后来走上了分裂族群、煽惑仇恨的路,如此自是有利于选战动员,却严重撕裂台湾社会。“台独”同时也走入了死胡同,费尽心思要“去中国化”,从历史到文化来论证台湾人不是“中国人”,遂有“同心圆史观”“外来政权”“多元文化”论纷纷出笼,硬要膨胀台湾社会的“多国族”性,又为了贬抑“中国”,刻意褒扬日本的殖民统治,扭曲历史的真相。

  我在初中时的日记中已说,我本来并非一味反对“台独”,但实现“台独”是要靠实力,而非刻意否认自身中国人的文化及血统。等到我对“台独”的认识更成熟后,才发现台湾的地缘战略位置,决定了台湾如果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就将成为霸权主义制衡中国的棋子。

  认清了此一现实,便会发现“台独”的本质,正是认同美日为首的霸权主义,用一句最传神的话来说,就是“宁认美日作干爸,不与大陆做兄弟”。但是,霸权主义归根到底,就是“弱肉强食”的强权政治,台湾如果认同这套秩序,注定只能做强权的附庸。

  台湾如果选择倚靠美日对抗大陆,那就像被老鸨剥削的娼妓,老鸨固然保证娼妓衣食无虞,甚至将娼妓打扮得花枝招展,但娼妓永远是娼妓,不能有真正自己的尊严。但是,如果台湾和大陆和平统一,享受高度自治,那就是同属中华民族的两兄弟创业,台湾甚至可以出相当少的本钱,和大陆持有同样的股份,因为台湾是曾经被家里抛弃的兄弟,大哥愿意多照顾一点。

  有眼界的台湾人,应该看出今天我们面对的这些问题,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必经的险阻,因为这些险阻,也才能激起历史美丽的浪花。我们这代台湾人,无疑需要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因此更要用智慧化历史的矛盾为助力,创造两岸中华儿女共同的新时代。

  尚待光复的台湾

  记忆深处,第一次听到“南京大屠杀”应是在小学时代,但真正目睹南京大屠杀真实的历史照片,则是初中时期,在图书馆偶然翻到美籍华人张纯如女士编写的《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九三七南京浩劫》一书。当学校教育及媒体都已被李登辉、陈水扁主导的“去中国化”思想荼毒,所幸我还能借由这些书籍及史料,了解近代中国遭逢的曲折历史,并对这段中国人的山河岁月产生强烈认同。

  本来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受害者,但日本却未像孙中山先生期许的那样,成为东方王道思想的干城,反而效法列强对外扩张,怀抱“脱亚入欧”的想法,沦为西方霸权主义的鹰犬。

  日本对华侵略,是极具战略的一套计划,发生在台湾的牡丹社事件,正是日本侵华的起点。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战争占领台湾,经过51年殖民统治,留下的皇民化遗毒迄今无法根除。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虽然光复,但因为随之而来的国共内战、两岸分治,美日势力再度渗入台湾,缺乏宏大历史观的国民党,无能导正台湾人错乱的国族认同,所谓的“大中国”教育,也只是反共怀乡的思想,并未将“去殖民化”贯彻完成。

  因此,我们可以说,日本的侵华战争其实并未结束,台湾正是持续至今的战场。台湾虽仍有“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存在,但“中华民国”已经被国民党、民进党联手“去中国化”,所以曾经在南京发生的大屠杀,台湾人竟然普遍无感。甚至,日本军国主义公然谎称“南京大屠杀是假的”,并在台湾出版漫画《台湾论》宣传这种言论,台湾人也毫不在意。

  记得我初中时,在班上有个好哥们儿,出生在大陆,外公是日据时代被日军送到海南岛的台湾人,小学随家人侨居日本。有次他和我聊天,竟说到民族主义未必是好,我们不能以民族主义都认为日本侵华不对,日本侵华也是出自他们生存发展的需要。我一听,不得了,典型被日本军国主义洗脑了,便强迫不让他回家,在教室里给他做思想教育后才放他走。如今想来,我的作为固然激进了点,但这种“毒草”如不立即铲除,肯定就要蔓延了。

  有人说,不要有仇日情结,又或者扭曲说,只有“中国人”有仇日情结,“台湾人”都喜欢日本。其实,这和仇日与否无关,而是全人类都应有的是非。我们应该发扬中国人“和而不同”的天下观,而非崇拜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中华民族的复兴,正是让中华文化重新站立,为世界人类做出贡献。

  “台独”独到最后,搞到去和日本军国主义为伍,不仅合理化南京大屠杀,甚至糟蹋台湾慰安妇阿嬷,那不仅是民族罪人,更是人类罪人了!

  媒体带动民粹霸凌

  当年,前台北市议员璩美凤,和有妇之夫曾仲铭被偷拍的性爱光碟,被周刊《独家报道》随刊贩卖,一时之间成为台湾社会最热的话题。璩美凤和陈文茜,在20世纪90年代分属新党和民进党,两人皆常在媒体荧光幕前为党发言,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政坛两大“话题”女王。

  记者出身的璩美凤,在加入新党从政后,经常以一袭白衣、白裙的打扮亮相,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清纯素雅。因此,当1998年她和民进党籍的新竹市长蔡仁坚传出绯闻时,一下就震惊了社会大众。由于当时新党才和民进党在“立法院”喝过“大和解咖啡”,许多人便戏称璩美凤和蔡仁坚的绯闻,根本就是新党、民进党“大和解咖啡”的续集,喝咖啡喝到“床上”去了。

  但直到2002年,璩美凤与曾仲铭的性爱全程被偷拍,再经由《独家报道》随刊贩卖,这才完全粉碎了璩美凤给人“纯洁玉女”的形象。当时璩美凤的性爱光碟,可说是台湾家家户户抢着看,当时15岁的我,也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阖家一同观赏,记得妈妈还急着赶快播放,说是要“看看璩美凤的身材到底有多好”。

  奇怪的是,不管璩美凤本人性生活有多乱,她在此案当中其实是被害人,唯一有权对她指责的应该是曾仲铭的妻子而已,但当时的媒体却联合起来围剿璩美凤,把她说成是万劫不复的罪人,逼使璩美凤无处可去,最后求助陈文茜,将她藏在一处山中的房子里。还在读初中的我,看了璩美凤的遭遇,心里愈想愈不对,所以在联络簿里写下周记,批判台湾媒体这种近乎“杀人”的民粹霸凌。

  很不幸地,此后媒体非但没改善,而且愈加堕落,并且流行起一种“肉搜”批斗的歪风。最先针对的是演艺人员,动不动就将许多艺人的私人事务上纲到“社会观感”。犹记2005年5月,老牌艺人倪敏然自杀事件,最后竟演变成整个台湾公审来自大陆的夏祎,只因夏祎被传和婚姻生活不幸福的倪敏然相恋。夏祎的每一言、每一语,乃至她的态度,统统都要被迫道歉。台湾社会就像疯了一样,沉浸在猎巫的集体抓狂中。

  近几年,这种媒体带动的民粹霸凌,开始转移到政治的意识形态。从郭冠英事件开始,台湾形成了一种“台独”的“政治正确”,任何公然反抗此种“政治正确”的人及言论,立即成为媒体攻击的箭靶,所有言论自由都要服从于此种“正确”。反中、反财团的情绪,让此种霸凌更加合理化,受霸凌者往往不是掌握多大权力的人,却要受到整个社会的公审乃至辱骂,媒体还视作理所当然。连向来形象正面的慈济,都被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妖魔,其将南亚海啸的捐款结余转捐中国大陆的四川震灾,即是罪状之一。

  2015年4月,台湾一位年轻女艺人杨又颖,由于在网络上被恶意言论攻击,不堪网络霸凌,一个年轻生命走向绝路,社会终于开始重视言语暴力问题。但是,媒体讨论了半天,却不检讨民粹霸凌的源头,正是媒体自己。有媒体人辩称,是因为民众爱看,媒体基于收视率考虑,只好炒作民粹话题。这其实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正因为媒体不自律,观众的胃口才不断被养大。

  网络时代,号称打破传统媒体的限制,人人都是自媒体,结果民粹霸凌更加无孔不入,无法可管。“太阳花”风波以来,网军对我的各种恶搞、污蔑不断,甚至用恶意检举的方式让我脸书被封,企图封锁我的声音。此外,还有不肖分子冒我名义成立脸书,用我的肖像编造、发布下流龌龊的图文。对此,我很早就诉诸法律,但检察官却回函称,脸书是美国公司,台湾和美国就网络案件签的合作协定,只包含杀人、掳人勒赎、毒品、妨害电脑使用、违反组织犯罪条例、违反儿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条例等行为,像我面临的这种网络霸凌,脸书公司视为言论自由,不愿提供使用者资讯,台湾检警也无从调查。

  杨又颖的兄长发起反匿名霸凌,各界一度也有不少声援,但最后仍是雷声大、雨点小。可以想见,民粹霸凌的风气如继续蔓延,台湾便不可能有真民主,“打着民主反民主”的独裁暴政,将如幽灵一般,紧紧缠绕住整个台湾社会。

  整肃异己的“本土化”

  在我小学时候,“本土化”这词还没这么流行,那时讲得更多的是“乡土”,指的是对自己从小生长的土地要有认识,知道她的过去,从而产生对她现下的关怀,以及未来的憧憬。我生长的艋舺(台北万华)地区,过去就是台北城最先发展的地方,我在老松小学上“乡土课”时,老师就介绍了不少艋舺的历史人文。父亲则成长于台南佳里,十足的“草地”乡下,尤其他又是民间信仰工作者,因此我也熟知民俗典故,蕴含浓浓的“乡土味”。

  但自2000年民进党执政后,开始盛行另一个名为“本土化”的概念,并且不断地被政客及媒体引用,出现什么“本土政权”“本土势力”“本土派”……一堆名词,却都缺乏明确的定义。2001年李登辉催生的“台湾团结联盟”成立,便号称要团结原本非民进党的“本土”力量;2004年陈水扁寻求连任,也说是要延续“本土”政党执政;2010年,高雄市长陈菊争取连任,同样上电视节目喊这是“本土政权保卫战”。大家好像也习以为常,他们就代表“本土”,他们是“本土”的代言人。

  但到底“本土”是什么?细究下来,它最初的意涵就是极狭隘的族群观念。因为闽南人来得久,闽南人占的比例高,所以闽南人才是台湾人,才能算是“本土”。直到2004年“总统”选举,陈水扁为求胜选,将这种族群意识操弄到极致,遂出现“本土”意涵的2.0版,即“认同台湾”,或称作“台湾主体意识”“台湾意识”。他们为之扯了很多论述,就是企图要摆脱粗浅的族群划分,创造出更具现代政治意义的概念,什么“以台湾为主体”“认同台湾国家”……云云,说到底,其实就是“台独”,非得将“台湾”与“中国”切割(同时却允许对日本存在百般依恋),才是“认同台湾”。

  偏偏很多存有原罪感的外省人,竟妄想从这套“本土化”的2.0版取得救赎,“认同台湾”就成了他们“赎罪”的方式。我有一个外省第三代同学,在2004年绿营大搞“二二八手牵手反中国爱台湾”大游行时,就认为这比以前进步,因为“外省”血缘无法改变,但他可以借由“认同台湾”变成台湾人。后来我把这位同学的反应告诉作家朱天心,她马上点出问题的关键:认不认同台湾,不是你说了算,必须通过“他们”的核可。也就是说,诠释权在“他们”手上,如果不合乎“他们”要求的意识,比如像我,就算是本省闽南人,一样要被打成“非台派”,只因为我这个台湾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从我初中注意到这问题,至今匆匆又十余年了,“独”派许多人都承认,2004年那场“大选”,正是他们成功将“台独”观念灌入社会大众的转折点。他们用看似理所当然的“爱台湾”包装,却是不断将自己的“台独”意识形态推向全民的“政治正确”,就连许多自认“泛蓝”的民众,内心都已臣服于这套观念。2012年马英九连任后,更有最新的“本土化”3.0版快速蔓延,那就是结合西方民主牌、人权牌的新一代“台独”,亦即所谓的“太阳花世代”。其实终归到底,所谓的“本土化”就是“去中国化”,背后根本的结构,仍是有心人利用历史造成的矛盾,利用台湾阻碍中华民族的复兴罢了。

  犹记2000年国民党选举失败后,党内有许多自称“本土派”者,跑去和李登辉一起筹组“台湾团结联盟”。2016年国民党大选惨败,国民党内又有人提出要“本土化”,声称自己是“本土派”。事实上,早在选举过程中,他们就以“本土派”之姿,要求国民党撤换原本已提名的洪秀柱,理由看似是“本土”“非本土”的路线之争,其实无非就是洪秀柱这种强调理念、不靠“绑桩”(靠现实利益的交换获取地方派系的支持,成为选举动员的桩脚)的选法,将使他们无利可图,更可能被洪秀柱太过鲜明的色彩拖累,无法淡化在当前台湾社会不讨好的“国民党”标签。

  这些所谓的国民党“本土派”,口口声声说要避免国民党“新党化”,但又提不出国民党的路线、主张到底是什么,光会在大选期间天天吵要“换柱”,等到大选结束后,朱立伦辞去国民党主席,国民党进行主席补选,他们又跳出来说要“防洪”,绝不能让洪秀柱当党主席。如果真是要谈路线之争,他们反对“新党化”,国民党是什么又不知道,难道是要“台联化”吗?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