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2月2日,黄埔军校派第3期毕业生赴海南岛,到正在和军阀邓本殷部队作战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中见习。
1925年第二次东征之际,盘踞广东南部和海南岛的军阀邓本殷趁革命军东进潮梅、后方空虚之机,率领其“八属联军”,侵及阳江以北、以东地区,使广州受到威胁。国民政府派陈铭枢、俞作柏两部迎敌,于1925年10月29日把邓本殷的部队打退。由于邓部势力相当大,南路地势又复杂,陈铭枢等的兵力不能胜任消灭敌人的任务。于是国民政府复令朱培德为总指挥,增大兵力,以求取胜。11月17日,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议,再派黄埔军校(第2期)监督、国民革命军第4军军长李济深率部南征,消灭邓本殷的割据势力。11月30日,南征军在阳江东较场举行阅兵式。12月1日,国民政府任命甘乃光为南路各属行政委员(另说为专员,1924年6月起任黄埔军校政治部英文秘书兼政治教官)。4日,李济深布告就国民革命军南征军总指挥职。
李济深和甘乃光抵阳江后,把第4军主力集中于高州、雷州一带,一面办理善后、肃清残敌,一面准备渡海进攻海南岛。12月26日,以国民革命军第4军为主力的南征军攻占雷州城。南征军是一支经过革命思想熏陶的队伍,军队中每天都进行政治宣传工作,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南征开始后,第4军提出“不拉夫”的口号,所用挑夫,均系出资雇来,且极为优待。如第11师“对体弱不耐劳苦者,即给资遣回,出发时对于夫役之待遇,尤为注意,所挑重量,每人不过40斤,路途较远,且得轮流休息,有病则安慎调治,并由政治部宣传员随时加以安慰,故恒有感于待遇之优,虽被遣而仍不愿去者”。
第4军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张善铭领导的政治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工厂、街道宣传和发动群众,协助他们建立地方政权机构,帮助各地群众组织工会、农民协会、学生会、学生军,以及除盗安民会等各种革命团体。省港罢工的工人组织了一支1000多人的宣传队、救护队、慰劳队随军南征。由于南征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宣传工作,促进了军民合作,扩大了广东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的影响和威望。第11师政治部主任林翼中在《南征记》中提到,各部队的宣传“使人民咸知革命军为拥护人民利益之军队,故军队到达时,人民不特绝不惊惧,且极表欢迎”。第12师政治部在雷州期间,“派出宣传员随军出发,深入乡村晓谕民众,结果卒能持锄荷挺来助本军剿匪,并告匪踪,故能于最短期间,肃清该处盗匪”。
雷州被南征军攻占后,叛军邓本殷部仅存残部万人,全部退缩至海南岛。邓本殷为了阻止南征军渡海,扬言死守海南岛3个月后,北洋政府便会设法援助,并以“特别军务督办”名义,颁布琼崖全岛水陆戒严令,令各部队严密布防各港口,重点扼守秀英炮台和海日至临高角一带要地;所有出入船只,均须停泊秀英炮台前,施行严格检查,才可以入港。为了加强琼州海峡防御,邓本殷又电请北洋政府急派援兵。海军总长杜锡珪派来通济、江元两军舰,日夜在海面巡防。
1926年1月上旬,随着东征的完全胜利以及广东省南部局势的安定,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李济深负责指挥所部渡海作战,并限一个月内肃清邓本殷叛军,占领海南岛。李济深得到命令后,即率领由东江调来南路的张发奎、陈济棠两部进驻雷州。
17日,李济深来到雷州半岛的外罗港,指挥南征军分三路渡海进攻海南岛:一路由第12师副师长张发奎率领,自外罗港出发,直趋文昌县的铺前港;一路由琼崖讨邓军第1支队指挥王鸿饶统率蔡春霖团、刘金甫团,自雷洪港向陵水县之新村港进发;一路则由第11师师长陈济棠率领向儋县墩头港靠拢。以上三路人马分乘兵舰和200多艘帆船,强渡琼州海峡。但第4军没有足够的渡海船舶,只能先渡一个师。考虑到张发奎对12师刚刚接任不久,部队上下还需要磨合,第4军军部命令陈济棠的11师先行渡海。但在讨论过程中,陈济棠提出种种意见,不肯先渡,于是军长李济深要张发奎率军先渡,军部指挥11师跟进。张发奎则提出条件:谁先登陆海南岛的海口就可获得3000大洋的奖金,军长李济深为鼓舞士气,当即表示同意,并为12师大批补充军火与其他军需物资。
12师接到进击海南岛的指令后,师部参谋处就在广州湾设立了情报机构,同时派遣出生于海南岛的商人或农民前往海南岛侦察敌情。值得一提的是,南征军一般不会派遣参谋人员潜入敌营去收集情报,因为当时军人很容易被识破——军帽的帽檐会在军人的额头留下深刻的印痕,容易暴露身份。
17日上午9时,张发奎率第12师朱、黄两团及第1独立团云瀛桥团为第一路,在安北、平南、丕亚等舰的掩护下率先渡海。三艘舰艇中,以安北舰马力最大,且装备最好,张发奎乘该舰先行出发。当船行驶至琼州海峡中央时,因风逆浪大,军舰所拖的木船被迫解缆。安北舰只拖一船运载着云瀛桥团一个连继续领先前进,平南、丕亚两轮因马力较小被抛离很远。下午5时半,张发奎率部乘安北舰先抵达新榄港。由于水浅不能上岸,张发奎命令船舶在海岸外停泊,寻找登陆地点、观察敌情,等待后面的船只到齐后再开始登陆。可直到6点半,仍未见后续各船影子。张发奎认为天黑后登陆更加困难,于是令云瀛桥团的一个连在炮火的掩护下强行登陆。新榄港的邓本殷部守军沿海岸线散开,机关枪、步枪密集向一连猛烈射击。在张发奎指挥下,12师官兵迅速开炮,击中敌人,军舰也鸣响了汽笛助战。守敌见状,稍稍向后退缩。乘此时机,12师登陆部队十余人,已从舢板下水,随后特务连一个班也迅速跟进,在敌军枪林弹雨中奋勇抢滩。邓本殷部见状,开始向铺前市方面逃窜。此时,木船载着后续部队先后赶到,迅速登岸,配合前方部队乘胜追击。12师一路穷追猛打,很快就占领了距海口约60里的铺前市。
18日,南征军继续追击,占领了锦山市、湖山市和琼山县三江市,并往西向琼山、海口方向进击。据12师政治部报告描述:“自1926年1月17日我军渡琼登陆后,所过之处,老壮妇孺莫不空巷来迎,夹道欢呼;当我军先头部队一到,而爆竹劈拍之声大作,此止彼起,卒不能禁。其离大道稍远之村落,遥见旌旗,即汲水置于道左,以代壶浆。”
南征军渡海成功,让邓本殷慌了手脚。原有在海口协助防守的两艘军舰,因多日没有发饷,故而撤走,其部队略做抵抗后即纷纷退却。邓本殷将部队重新进行了改编,任命陈德春为第1师师长,冯铭楷为第2师师长,陈凤喜为第3师师长。22日上午9时,南征军张发奎部攻打琼州琼山县城,驻琼山县城的邓本殷军旅长王文玲将其师长陈德春扣留,率部投降,张发奎于10时就占领了整个琼城。南征军的王鸿饶也率蔡春霖团、刘金甫团3000余人渡海后从崖陵新村港登陆,很快就占领了儋崖各属。随后,第11师陈济棠部也从儋县墩头港顺利登陆。张发奎、陈济棠、王鸿饶等军乘胜合力攻打海口,叛军根本没有抵抗便弃城而逃,以至南征军几乎不费一弹就占领了海口。李济深、副军长陈可钰偕同第4军军部成员以及苏联顾问不久也进驻海南,在海口设立了指挥部。李济深按照事先的约定,赏给12师3000大洋,张发奎把钱分给3个团,加菜庆祝胜利。
邓本殷、陈凤喜在南征军未到之前,于22日早乘日本兵舰(据说该舰是邓本殷花20万元雇来的)离海口逃往广州湾(湛江),另一名叛军首脑冯铭楷也乘船逃往安南海防。邓本殷败退时,北洋政府派练习舰司令曾以鼎率3艘军舰南下救援邓本殷,军舰驶至海口附近时,正值邓本殷弃军逃离之际,北洋军舰眼睁睁看着八属联军全线溃败,没帮上邓本殷半点忙。
邓军各部除被俘外,其余残敌约3000人退入山中顽抗,南征军在海南人民的积极支持下,派队追歼,迫使残敌纷纷向国民革命军缴械投降。1月28日,李济深致电国民政府,报告战果,电如下:“(1)我军克复琼州,经已电呈;(2)邓逆仅以只身乘商船司马懿号逃走,残敌悉数向各属溃散;(3)现今各部,分区肃清散军;(4)敌舰5艘,除广南1舰在逃未获外,余均为我军收复;(5)敌遗下制弹厂、制枪厂各一所,存机器材料甚多;(6)此役缴获枪千余杆,并获敌弹数十万,军用品无算,余容后报。”以后,张发奎、陈济棠分兵进剿,邓军残部纷纷投降。国民党中央特致电李济深,予以嘉奖。电称:“邓逆本殷,据琼逞恶,久稽天讨。执事奉命南征,能与最短期间,犁庭扫穴,拯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登之衽席之上,足见执事忠于党国,尤见革命军队所向无敌。尚望奋勇穷追,尽歼丑类,并于师行所至努力宣传,使群众了然于本党用兵之意,勃发其参加革命之心。残腊征途,诸希珍慎。”2月2日,黄埔军校派出第3期毕业生赴海南岛,到第4军中见习,以求为学生增添实战经验、为南征军补充力量。
至2月底,海南岛上的邓本殷部已基本肃清。至此,横行广东南路数年之久的邓本殷军阀集团彻底覆灭,2月15日,李济深再次致电国民政府,请求救济雷州民众。不久,国民政府任命张难先为琼崖各属行政委员,李济深奉命回到广州。国民政府在洋花厅举行欢迎会,汪精卫致欢迎词,由李济深报告南征的经过。4月1日,李济深发表通电,宣布取消南路总指挥部,南征邓本殷的军事行动彻底结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