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9年第二期  > 正文

《告台湾同胞书》的历史意义

日期:2019-04-03 10:23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王升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40年过去了,重温这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发布的重要文告,回顾40年来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推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取得的重大成果,更加深刻体会到《告台湾同胞书》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以《告台湾同胞书》为标志,和平统一方针得以确立,《告台湾同胞书》是我们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方针政策划时代的里程碑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我们党和政府的神圣使命。在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上,朱德总司令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出命令,向全国进军,解放中国的每一寸领土。但是,在海南岛战役胜利及金门战役失利之后,朝鲜战争爆发,我们被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福建前线的解放军调往朝鲜战场,解放台湾的任务被暂时搁置。

  抗美援朝结束之后,我们适时地提出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明确解放台湾除了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以外,还必须在宣传工作、政治工作、经济工作等方面同时加紧努力……扩大国际和平统一战线,孤立美国侵略集团,最后达到解放台湾的目的。紧接着,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1955年5月13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提出:“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采取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7月30日,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只要美国不干涉中国内政,和平解放的可能性将会继续增长。”

  1956年6月,周恩来提出:“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1956年8月,毛泽东在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稿的批语和修改中说:“我们希望一切有爱国心的台湾军政人员,同意用和平谈判的方式,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刘少奇在八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愿意用和平谈判的方式,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而避免使用武力。如果不得已使用武力,那是在和平谈判丧失了可能性,或者是在和平谈判失败以后。”

  此后,对和平解放台湾做出努力,通过秘密接触、传话,逐步形成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1960年5月,根据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所研究的对台工作方针,周恩来进一步概括为“一纲四目”,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具体是:(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2)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可惜的是,因为“文革”的发生,和平解放台湾的工作被延宕了下来。

  “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美国接受了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废约、撤军、断交”三条件,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和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在和平解放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及一系列政策主张。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及一系列政策主张。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九条方针政策。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把九条政策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3年6月6日,邓小平进一步阐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从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正式进入了“和平统一”的新时代,也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二、从《告台湾同胞书》开始,两岸隔绝状态逐步打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毫无疑问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滥觞

  和平统一的方针确立之后,我们不断呼吁台湾国民党当局,“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1987年11月,台湾当局终于决定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打开了两岸长期隔绝的大门。从此,两岸人民往来由少到多,逐渐发展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各界大交流局面,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则从无到有,领域逐步拓展,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

  经过长时间的两岸关系发展实践,我们对实现和平统一的路径的认识逐渐清晰,做出了经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和平统一的重大判断。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他推进协商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些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论断,与《告台湾同胞书》所提出的倡议和主张一脉相承。比如,《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反对“台湾独立”是两岸双方共同的立场和合作的基础。《告台湾同胞书》提出,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告台湾同胞书》倡议,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撤除阻隔两岸同胞交往的藩篱,推动自由往来,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等等。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后,两岸隔绝状态逐步打破。图为1988年1月,第一批回到大陆的台湾返乡探亲老兵在山西拜谒黄帝陵。

  2008年以来的10年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岸实现了全面“三通”,两会商谈签署了20多项协议,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建立了联系沟通机制,两岸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会晤,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日益密切。追根溯源,所有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40年前《告台湾同胞书》奠定的根基。

  三、与《告台湾同胞书》相伴,改革开放事业起步前行,祖国统一大业进程和改革开放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美建交同步,构成了上世纪70年代末三大历史事件,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维护地区和平和世界和平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台湾海峡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这只能制造人为的紧张。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发布命令,从即日起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从此,大陆东南沿海省份,由内战的前线变成了改革开放的前沿。

  台海和平局面的出现,为大陆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安全环境,也为台湾同胞的经济发展送去了和平红利。大陆相继推出了吸引台商投资的优惠措施,广大台胞台商踊跃参与大陆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台商成为了大陆改革开放的生力军。他们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外销网络,在各行各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截止到2017年,两岸贸易额已达到近2000亿美元的规模,大陆有关方面累计批准台资项目已超过10万个,台商对大陆投资总额累计超过664亿美元。与此同时,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综合实力不断壮大,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和平统一提供了雄厚基础和可靠保障。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年,也是大陆改革开放40年,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接近统一的目标,同时,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40年的实践表明,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从这样的战略高度和历史高度来看台湾问题的解决,我们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充满了信心。如今,《告台湾同胞书》所提出的许多政策主张都已经变为现实。在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指引下,继往开来,努力推动祖国和平统一早日实现。

  (作者为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