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初春,鹅城刚被一场春雨洗刷一番,市内的街道更显干净,两旁的树木繁密,枝叶茂盛,郁郁葱葱,散发着淡淡的树香,更显春天的气息。
3月29日上午,小城迎来了一众期待已久的客人。正值清明时节,祭拜黄埔祖先,我们应邀从香港、澳门等地相继来到集合地点,正式展开了一场寻访先辈东征事迹之旅。
我们参访团一行约20人,成员都是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黄埔后代,由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率领我们在惠州开展一系列参访活动。我们的到访,受到惠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并为参访团在惠州如期顺利地进行多项活动提供协助。
联谊会成员在黄埔军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前合影。
在民革惠州市委秘书长吴士雄陪同下,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林际平会长率领参访团登上了飞鹅岭。飞鹅岭位于惠州西湖的南湖西面,高70多米,历来都是兵家重地,城南要塞。山顶可饱览西湖山色,还能望见不远处的惠州城墙周边风貌。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一行人拾级而上,满山苍翠,花草树木枝繁叶茂,是古城的天然屏障。不多久,我们来到了国民革命军东征战士石雕前,望着雄伟的东征战士像,他们挺拔的形象、坚定的眼神与视死如归的勇气令人产生崇敬之情。
惠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有“岭南名郡”及“粤东门户”之称。历史上不少文化名人旅居于此,留下了大量题咏惠州的诗词,使这里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1925年,黄埔军校师生第二次东征攻打惠州时,飞鹅岭就是东征军的炮兵阵地和指挥据点,蒋介石、周恩来亲自登上山顶查看地形,指挥战斗。山上至今仍然保存着战壕与机枪掩体等遗迹,见证着当年国共两党合作讨伐陈炯明的史实,亦为飞鹅岭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联谊会成员在惠州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前合影。
惠州市政协副主席黄志忠接待了我们,并为我们举办了座谈会。座谈会上,黄志忠简要介绍了惠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指出,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5周年,黄埔精神实质是以爱国为核心的精神力量,有助于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携手并肩,把握大势,着眼未来,为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希望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不断增强光荣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黄埔精神,发挥港澳与海外的沟通互动优势,薪火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3月30上午,我们联同惠州黄埔后人一起,来到位于市区渡口所朝京门旁边的黄埔军官学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前献花圈致哀,祭拜第二次东征攻打惠州时阵亡的黄埔将士们。
东征军攻克惠州,打败了军阀陈炯明,用200多条生命的惨重代价换来了广东的统一,为北伐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0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了纪念东征阵亡的黄埔军校官兵先烈,在主攻方向——惠州城北门前方、西湖五眼桥侧建立了一座纪念碑。碑高约5米,碑身用长条花岗岩建造而成,正面刻“黄埔军官学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 林振雄题”。碑座正面、后面各嵌入云石一块,正面刻“精神不朽 蒋中正题”;后面刻“气壮西湖 林振雄题”。左右两侧刻241名阵亡将士英名。碑座四周用炮弹壳和铁链相串联,前后设通道供人参观瞻仰。
联谊会成员在在邓演达雕像前合影。
祭拜仪式简单而隆重。在我们参访团成员中,部分人的祖父还亲历了东征。我们伫立在庄严肃穆宏伟的纪念碑前,仰望着碑石上一个个英烈的名字,眼含泪水怀念着为民主革命前仆后继的黄埔精英,我们好像听到了老一辈黄埔人的殷切期盼,希望我们后代为民族复兴继续发挥作用。
祭拜仪式后,在秘书长吴士雄的主持下举行了座谈会。首先由惠州文史学者何志成详细生动地介绍了第二次东征的始末和产生的影响。黄埔后人王崇勋、陈运平、王桥宇等相继发言。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杨琪发言中提到,以前的黄埔精神是在战火下传承,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了硝烟,黄埔精神应该怎样在不同的形式下传承下去呢?希望发掘更多史料记载,将历史与现在更好地融合起来。林际平会长在发言中提到,黄埔精神就是国家精神的重要支撑,即便是将来统一了台湾,黄埔精神依然会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与惠州黄埔组织及学者座谈会合影。
在座谈会总结时,精神矍铄的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重申,二次东征惠州是黄埔师生为了扫除军阀割据,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而做的贡献,如今黄埔军校建校95周年,我们黄埔人应该理解传承黄埔精神的深远意义,弘扬黄埔精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
林际平会长赠送条幅。
我们一行人还来到黄埔军校创办人邓演达纪念园,及位于仲恺高新区的廖仲恺纪念碑,拜祭了两位黄埔军校的领导人,学习了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怀念……
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会长林际平所书条幅。
黄埔先辈们以为国为民为已任,以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为目标,永远令人敬仰和学习,作为后辈,自当继续发扬先辈的精神、完成先辈的目标,在新的时期付诸崭新的动力,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祖国早日和平统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