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9年第四期  > 正文

父亲的肩膀

日期:2020-01-02 10:40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郄锡奎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我的父亲郄笃堂是个农民,但他还有着务农之外的人生经历。

  

  郄笃堂

  1937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日军侵入了我的家乡山东昌乐,15岁的父亲亲眼目睹了日寇烧杀抢夺的罪恶行径,便立志从戎杀敌,以尽报国之心。1940年,父亲考取黄埔军校第17期。次年谷雨时节从山东出发,南下经蚌埠到阜阳报到,然后徒步西行,经周口、漯河、襄城、汝州一路辗转到陕西岐山的七分校,被分配到14总队1大队,当年11月又被编入12总队1大队1中队。1943年春毕业后,在国民党山东第八区工作,直至潍县解放后回家务农。

  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年轻时的他,一腔热血,意气风发;中年时的他,几度风雨,历经艰难;老年时的他,回忆往昔,安享晚年。从83岁那年开始,他坚持写日记回忆往事。他想在有生之年,用纸笔把自己的曲折经历和心路历程记录下来,以勉励后人。更重要的是,他想告诉晚辈们,无论什么时候,做人必须要担当起责任。

  父亲不是一个膀大腰圆的强壮人,但他的肩却是孩子们的“制高点”。我们小时候,都喜欢骑在他的肩膀上,梦想有一天能够长大长高。父亲用他的双肩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和未来,而更多的,是扛起了一个家长的责任。父亲写道:“儿女多了操心多,十指连心,咬着哪一个都疼,看见自己的儿女都有好职业,通过劳动挣钱,生活都富裕,安居乐业,作为老人心中非常愉快。如有一个子女落在泥坑里,心中就焦虑不止,难以释怀。自己是无能为力了,只能暗地里给他们加油。”“1989年,小儿子锡奎上大学,自己快70岁了。幸亏那时身体健康,能顶一个劳力,用自行车载着面条,每天跑四五十里地,也不觉劳累,跑一天回家后仍能干活。”“现在,我已到日暮时分,心里感觉还不老,但身体逐渐衰弱无力了。年轻时只知道操心劳累,把儿女一个一个抚养大,供应求学后,设法盖屋,说亲成家,各自分居打理生活。同时,我自己也是力求自食其力,尽量不依靠儿女。现在是不行了,自己不能干活了,不论衣食和生活开支都依靠子女的孝养,孩子们都很孝顺。”字里行间深刻地表现出父亲对子女深沉的爱、为家庭无怨无悔的付出。

  父亲的性格不属于刚烈型的,但对于孩子的管教却是严格的。家里六七个孩子,从小到大,老人家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匪浅。父亲经常这样告诫我们:“人生道路是漫长的,好比人走路,有平直、有崎岖、有坎坷;也好比船在大海前进,难免会遇到大风狂浪。必须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奔向前方。人在事业顺利的时候不能骄傲,失意的时候也不可丧气。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事业就能成功。”

  父亲的军旅生涯令他难以忘怀,却很少向别人提及,从他的日记中,我们才进一步认识父亲、读懂父亲。每每读到这些篇章,不难看出那时父亲的一片报国情怀。“我觉得蹲在家里没有出头之日,更加上有一次汉奸政府要人受训,村里派我去,我认识到这是要我当汉奸,坚决不去。”“我的内心真如刀绞,胡思乱想。父母生我,不听父母话是不孝,但是我待在农家是没有好结果的,日寇的侵华是要奴化人民,我不能当汉奸,不能等着挨杀……我下定决心远走高飞。”“年轻人不怕苦,我看透了,报考军校是个好前程。”

  从军以后的父亲,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在洛阳下火车后向阜阳方向奔行……春夏青黄不接,见到了老百姓忍饿的悲惨,许多树上叶子都摘净吃光了。”“走到一个村头,见那里躺着一具死尸,有两条狗争着吃肉。……半路上又见一个陡壁的崖头边有一个小洞,我们从旁边走时,见里面躺着两个约两三岁的小孩,光着屁股,正在哭叫……一行人都哀声叹息,可怜啊可怜!止不住地流泪,久久不能忘掉那个悲惨的场景。”

  军校期间,父亲是在岐山县周公庙学习训练的,他记录了军校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情况:“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为国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总队长周宝利定期对我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他告诉我们,作为黄埔人要切记‘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勿入此门’。操场周围墙壁上和立牌上写着很多标语:‘强国之本、军事第一’‘枪枝是军人的第二生命’‘严守纪律,绝对服从’……我们的责任重大。”

  父亲还写下了抗战胜利时的情景:“有一天早晨,我起床后在院子里散步,有个战士说:‘日本鬼子投降啦!’我不相信。‘上边说的,日本无条件投降!’我们都眉飞色舞,兴高采烈,蹦蹦跳跳,欢喜到极点。当天下午《昌乐日报》分发下来了,大家都争相传阅,喜形于色,鼓掌欢庆。”

  

  郄笃堂(二排右三)全家合影。

  抗战胜利后,父亲厌倦内战,解甲归田。“1948年的清明节以后,解放军攻打潍城,我在城内,共十八天。不打仗了,我从此以后永不干军事了,当老百姓吧。”回乡后,父亲坚持老实做人,低调处事,在村里和左邻右舍相处融洽。父亲务农之余仍然坚持学习。“冬天,村里常召集群众在一起开会,学习新知识和政策,我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现代中国的形势和政策》,得空就看,以促进思想进步,求做新人。”

  在村里,只要有人家需要帮助,父亲总是在所不辞。“我学习了木工活,有人家需要,我就尽快赶去。我做事讲实干,不滑头,因此就联系到很多人的感情。”在观念上,父亲坚持原则但不顽固,他写道:“人的思想不能固执,多数人的思想是先入为主。从出生到走向社会,头脑就好似一张白纸,遇到红色就染成红色,遇到黄色就染成黄色,要想再变成白色根本不可能了。但是,社会中人和人相处是复杂的,遇到事情应该观察情况而决定怎样做,不可以个人的见解而决定,这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要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同步,人类的思想是前进的,不可固步守旧,而要随机应变,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有快乐的生活。”老人家从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做人道理、生活智慧,成为子孙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作者郄锡奎。

  2009年5月,米寿之年的父亲离开了我们。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国家危难时,用双肩担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回到家中,又担负起支撑家庭、养育子女的责任。“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这首歌唱出了我的心声。父亲,我永远怀念你!还有许许多多像父亲一样的黄埔人,他们的肩膀永远是儿女坚强的支柱,他们的精神永远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