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武器装备相比,没有什么比航母更能检验和证明一个国家的实力和水平了。但造一艘航母可不是研发装备发展一两个先进武器那么简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用来形容航母俱乐部里的那些国家再贴切不过了。
航母俱乐部里的大小梯队
在航母俱乐部里,仅以“力”的标准和对比看,除了美国是航母大国外,其他包括中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巴西、印度、泰国等都只能算是航母小国。
目前,美国拥有10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刚刚完成海试的新一代核动力航母“福特”号即将服役。与美国相比,其他国家无论是在航母的综合作战能力,还是在技术水平和建造能力等方面,都不在一个重量级上,这是航母俱乐部的残酷现实。
有军事专家称:“全世界航母加起来打美国一艘,可能是平手,或者被远距离各点逐个秒杀!”
抛开美国之外,其他航母国家又分为两个梯队。
排在第一个梯队的,包括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印度。这5个国家虽然都只有一艘现役航母,但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使这些国家都在卯足劲向航母强国或大国迈进。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中国海军辽宁舰除了船体源于“瓦良格”号外,其动力系统、武器系统、电子系统等都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尽管如此,航母的基本架构和作战平台设计等,决定了辽宁舰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属同一作战类型航母。
“福特”级航母。
“库兹涅佐夫”号是苏联和俄罗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能够搭载大型固定翼战斗机作战。该舰1983年2月22日开始在苏联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建造,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
“库兹涅佐夫”号全长306.3米,吃水10.5米,标准排水量53000吨,满载排水量65000吨,最大排水量66000吨,是世界上除美国现役航母之外最大的,动力装置为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20万马力,最大航速29节。飞行甲板304.4米,宽72米,机库长152米,宽26米,高7米,人员编制1960,其中航空人员600余名。该舰飞行甲板采用斜直两段式,斜角甲板是飞机着舰区,长约205米,宽23米,上设4道拦阻索,锁间距14米。舰岛前后各布置一台升降机,升降能力35—40吨,可升降苏-33舰载战斗机。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库兹涅佐夫”号设计思想与美国航母设计理念完全不同。在苏联海军作战体系中,不是以航母为核心、以舰载机作为主要攻击手段,而是要利用航母舰载机进行舰队防空,然后掩护核潜艇、导弹驱逐舰和导弹巡洋舰进入射程,对美军航母编队进行导弹鱼雷饱和攻击。
从目前执行作战和训练任务看,“库兹涅佐夫”号服役以来一直缺乏保养,在一些情况下属强行执行任务,送入船坞维修与升级已势在必行,届时俄罗斯将面临无航母可用的尴尬局面。
尽管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俄国防部一再发誓将再造更多的航母,但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发誓并不能解决航母建造中的难题和瓶颈。
中国辽宁舰虽然仅仅定位为训练型航母,但其作战能力已初步显现。据报道,辽宁舰可搭载24架歼-15战斗机和12架各型直升机。如媒体所报道的那样,辽宁舰的入列确实仅仅是一个开始。
2015年12月31日,中国国防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的消息。2017年3月30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表示:“首艘国产航母正在开展舾装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按照目前发展趋势,中国的航母建造计划还将马不停蹄继续进行下去。有军事专家认为,美军“尼米兹”级、“福特”级航母所拥有的作战平台信息化、吨位大型化、装置核动力化以及电磁弹射等基本标配,都将成为中国航母发展的重要参照系和追求的目标。
中国未来航母发展究竟如何?军事专家徐光裕有一个基本判断:中国航母的发展仍然会是“小步快跑”,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和辽宁舰一样,仍然是常规动力航母,采取滑跃式起飞方式,但在硬件设备、攻防能力等方面要比辽宁舰有所提高;第二艘国产航母在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上,很可能会采取蒸汽弹射起飞,这样的方式可以训练更多人员,掌握更多方法;建造第三艘国产航母的时候,应该会出现较大飞跃,可能是核动力航母加上电磁弹射的起飞方式。
中国航母的发展不管是不是沿着专家给出的逻辑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中国航母的发展正欣欣向荣、阔步向前,给人以力量和鼓舞,而其他国家就未必能如此地自信满满了。
与俄罗斯在航母发展问题上面临的尴尬境地一样,印度在发展航母问题上也是屡屡食言,建造计划与执行能力严重脱节。印度是二战后亚洲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也是最急于摆脱航母小国,希望成长为航母大国的国家。多年来,印度一直采取购买、改造、研制三管齐下的办法发展航母。
1957年印度从英国购买了“维克兰特”号轻型航母,成为战后亚洲最先拥有航母的国家,后因老旧于1997年退役。1986年,印度又从英国购买了2.9万吨级航母“维拉特”号。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
1999年,印度又豪气地宣布将自行建造名为“蓝天卫士”的航母,后来还煞有介事地举行了航母第一块钢板切割仪式。按照计划,该航母标准排水量约4万吨,能搭载30余架舰载机和直升机,原计划是2014年加入现役,2015年前后拥有3艘航母。但到目前为止,印度仍只有一艘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在印度洋游弋。
2004年,印度与俄罗斯签约,购买俄罗斯退役航母“戈尔什科夫元帅”号,由俄罗斯帮助进行现代化改装,命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但印度花巨资对这艘退役航母改装后一直问题频出、事故不断,成为国际笑话。
印度虽然拥有“维拉特”号、“维克拉玛蒂亚”号两艘航母,但“维拉特”号航母随着海鹞战机的退役,已失去战斗力,成为摆设。另一艘“维克拉玛蒂亚”号因问题多多,急需维修改装,最快也要8个月才能重新投入战备使用。在此期间,印度海军实际无航母可用。
印度宣称要独立建造的国产第一艘“维克兰特”号航母下水仍遥遥无期,按照建造方科钦造船厂的说法,要推迟到2023年才能建造完工。即便如此,印度还在扬言要建造第二艘国产航母,且将标准定得很高:全通式甲板、吨位6万吨以上、核动力装置、弹射器系统,等等,以此证明印度才是亚洲第一航母大国。只可惜,印度雄心勃勃的航母计划总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与俄罗斯和印度相比,英国和法国在航母建造和应用方面由于有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实战经验,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和资本,尤其是英国在航母和舰载机技术发展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包括:光学助降装置的发明和应用、斜角飞行甲板的提出和使用、蒸汽弹射器的发明和应用、升降装置的设计优化与安装、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搭载与运用等。目前服役的是“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这是英国海军首次用王室名字命名的航空母舰。
根据计划,英国计划建造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总造价约50亿美元。“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是首舰。2009年7月7日开始建造,2014年7月4日下水,2017年12月7日服役,2018年3月,展开首次远航测试训练,预计2020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2号舰取名“威尔士亲王”号,2011年5月开工,2017年12月21日下水,因预算问题服役时间已推迟。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是英国皇家海军隶下的一型航空母舰,采用传统动力,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滑跃起飞、垂直降落”型航空母舰。该舰是英国皇家海军有史以来最大的战舰,并首次使用燃气轮机和全电驱动,将取代以反潜作战为主要任务只能搭载有限数量舰载机的“无敌”级航空母舰,成为英国未来的远洋主力。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
与英国稍有区别的是,法国在力图改变航母小国地位方面一直强调独立和唯一。独立就是强调要独立自主发展航母;唯一,就是法国在包括舰载机在内的航母发展史上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
比如,法国第一代“克莱蒙梭”级航空母舰,是在上世纪70年代除美国之外,唯一一个拥有能常规起降战斗机的中型航空母舰。
再比如,第二代“戴高乐”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又是当时除美国之外,唯一的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也是包括美国在内,唯一能在4万吨级的中型航空母舰上使用核动力的国家。阵风M型舰载机,是除了美国之外唯一一种在航空母舰上服役的三代半战斗机。
法国“独树一帜”发展航母的基本思路是:不仅要适合法国未来所面临的海上行动实际需要,而且要在军费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因此,法国在发展“戴高乐”号航母的过程中,既没有盲目追随美国,不切实际地去建造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也不像英国海军那样,执着发展小型短距/垂直起降飞机母舰。
“戴高乐”号航母之后,法国原计划建造的第二艘航母PA2航母,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命运多舛。先是因“戴高乐”号的核动力系统频发故障、险情不断,让心有余悸的法国人不得不宣布改为常规动力。后出于经济、技术等诸多因素考虑,法国与英国开始计划联合研发航母项目,并签订了联合研制一级较大吨位新型航空母舰的协议。
按照当时的想法,英国的未来航母(CVF)计划和法国的PA2航母建造计划将被合二为一,共同建造三艘航母,两艘归英国,一艘归法国,建造经费按比例分摊。
可惜,双方自合作开始就矛盾不断:法方项目承包商DCNS公司(法国舰艇建造局)抱怨英国BAE系统公司抢走太多工程份额,而英方则坚持法国企业以制造零部件为主;英国希望两国能够合建具备滑跃起飞/短距起降能力的航母,以供起降F-35B型战斗机,而法国方面则希望新航母能够搭载本国生产的“阵风”战斗机,要求航母安装弹射器并阻拦着陆能力。
各拉各的调,合起来的只能是杂音。双方终因在战略思想、设计理念、科学技术、建造工艺和项目分担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而分道扬镳,法国为此花费2.14亿欧元(约合2.74亿美元)的项目投资,也随着合作终止而“打了水漂”。
法国第二艘航母无论最终命运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法国以独立方式继续发展航母的思路和方向不会改变。同时,由于英国和法国作为北约成员国和美国的盟友,面临安全威胁的有限性和对美国的军事依赖性,使得英法在航母发展方面明显动力不足。
排在航母小国的第二个梯队,是意大利、巴西和泰国。
目前意大利拥有2艘航母。一艘是“加里波第”号航母,1981年3月动工,1983年6月11日下水,1985年9月30日服役,全长180.2米,标准排水量13850吨,可以搭载16架海猎鹰舰载机或18架反潜直升机。
“加里波第”号航母。
另一艘“加富尔”号航母,2001年7月动工,2004年7月20日下水,2008年服役,全长244米,满载排水量3万吨,可以搭载24架F-35舰载机或24架灰背隼直升机。“加富尔”号排水量是“加里波第”号的两倍,是意大利海军新一代旗舰。
“加富尔”号航母。
从作战性能看,意大利虽然拥有两艘航母,但作战能力有限,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地缘因素。意大利是一个欧洲国家,主要由南欧的亚平宁半岛及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西西里岛与萨丁岛组成,国土面积为30万平方公里,主要利益集中在地中海海域,没有全球利益维护的安全需求。另一方面是军事防御任务有限。1949年4月4日,意大利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后,其海军被分配控制亚得里亚海与奥特朗托海峡,同时肩负着防御通过第勒尼安海的海军路线的任务。承担这些任务,意大利拥有两艘多用途、多功能轻型航母已游刃有余,也更符合意大利的利益需求。
巴西的“圣保罗”号航母和泰国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母都是比较缺乏战斗力的航母,而且因经费、技术等原因在服役和退役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应该算是航母俱乐部里真正的小国了。
需要指出的是,航母不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唯一标准,航母俱乐部里的小国并不等于军事小国。
总体看,航母小国中的军事大国在航母发展方面要拉近与美军的差距,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独立的航母设计能力和建造能力,背后是技术与综合实力的支撑。
二是要有独立的舰载机体系,可以自己生产舰载机及其他主要武器装备。
三是要有独立作战能力的航母战斗群。
这三个条件,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具备发展成航母大国潜力的基本前提。
显然,航母俱乐部里的一些军事大国,包括部分有野心的国家,都在千方百计地谋求满足或部分满足这些条件。
中国发展航母天经地义
曾几何时,围绕中国有没有权利建造航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争论得不可开交。
发展还是不发展航母,本应属于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正常的事情,别国无权干涉和指责,但中国发不发展航母问题却被一再作为敏感的议题炒来炒去,西方国家也一直对中国指手画脚。我们自己几十年来在有没有权利发展航母问题上也一直躲躲闪闪,好像理不直气不壮。
2018年4月15日,一张照片迅速挤爆了中国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照片中是叙利亚驻联合国大使贾法里独自一人坐在联合国大楼里,显得十分地心酸和落寞。
身为一名外交官,当他对着全世界诉说美英以叙利亚可能拥有“化学武器”为借口,进行军事打击毫无道理的时候,美英法代表听都不听就当场提前离席。他陈述的叙利亚冤情,并没有能阻止美英法联军从天而降的导弹轰炸,那种无能无力的心情,是何等悲怆!
叙利亚驻联合国大使贾法里坐在联合国大楼办公室。
这张照片之所以触动中国无数网友的心,是因为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和今天的叙利亚何其相似。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火烧圆明园和到处烧杀抢掠时,清政府除了卑躬屈膝地割地赔款求和,把杀人者遣送回国自行处置外,比起现在的叙利亚实在是好不到哪里去。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用一百多年的血泪史,明白了这个道理!
晚清重臣李鸿章在临死前的最后一年,还在忙着替摇摇欲坠的清政府签割地赔款条约。当南海知县裴景福问他,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国家少受些损失,李鸿章感叹道:“不能预料!惟有竭力磋磨,展缓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几年?一日和尚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
叙利亚这种被人欺的场面,很自然地使人想到百年前那个被迫签署一个又一个屈辱条约的晚清重臣李鸿章。这张照片也让无数的中国网友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中国必须强大,必须拥有自己的航母!
为什么?其实就一个理由,那就是虽然百年过去,中国已不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世界却还是那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综观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需要军事上的强大,来维护国家主权和保护自己的国民。这是中国用屈辱和血的教训换来的。当年我们能研制出原子弹、氢弹,把人造卫星送上天。今天我们也有资格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航空母舰战斗群。
《战国策?楚策》中说:“夫虎之与羊,不格明矣。”弱羊敌不过猛虎!这是国际关系领域丛林法则最直白的描述。丛林法则信奉的是“实力”,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宋太祖说:“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说这话的前提就是实力。中国强调自己的航母建造权,并不惜重金发展航母,就是因为中国用一百多年的伤痛证明了一个道理:在这个弱肉强食、强者为王的残酷世界里,要不想成为猛虎的饕餮盛宴,只有把自己也锻造成铁嘴钢牙的猛虎。
2000年前后,当国内外为中国要不要发展航母而展开大辩论时,一位解放军海军军官公开表示:“航空母舰是非常复杂的武器系统,能够体现国家总体实力。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没有航空母舰的国家,甚至有些第三世界国家也拥有航空母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将建造航空母舰来履行国家使命、保卫领土主权和国家利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事专家李杰称:“没有哪个强国没有发展航空母舰而称其为强国的。”
因此,当中国已经具备了发展航母的实力和条件时,发不发展航母不是资格、能力和权利的问题,而是决心、毅力和魄力的问题。
中国有权建造航母可以说出无数个理由。比如,中国的大国强国地位需要航母来支撑,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航母来护航,包括南海在内的中国海洋权益需要航母来维护,中国的国家实力需要通过航母来展示,等等。
但中国不造航母,其实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造不起、造不了。
上世界80年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部着手研究发展一艘航空母舰所需的资源和技术时,提出了发展航母面临的巨大障碍:
航空母舰发展是一种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不仅仅是航空母舰本身,还应该包括支援舰船和舰载机的发展,这些对于当时仍然薄弱的中国国防工业体系而言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报告列出了发展航母必须满足的四个要素:
(1)航空母舰首先要能满足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需求。
(2)中国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必须要能够克服严重的发展问题。
(3)中国必须要达到生产所有相关舰船和飞机的能力。
(4)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必须要获得充足的资源来发展航空母舰。
最后得出的结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非常需要一艘航空母舰,但预算不足。
这一时期,中国海军建造驱逐舰的预算尚且不足,更不用说造航空母舰了。
是钱难住了中国海军半个多世纪!(待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