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潜子女:父亲教会我们生活
日期:2013-07-26 10:36
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刘畅 袁晶晶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程潜之子
人物简介
程潜(1882—1968),字颂云,湖南醴陵官庄人,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辛亥革命后,曾任湘军都督府参谋长、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总长,广东大本营军政部部长。1920年孙中山第二次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时,被任命为陆军次长。
1926年,程潜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1928年被李宗仁扣留免去各职,之后数年,寓居上海。1935年升任二级陆军上将,任总参谋长。1938年起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主席。1939年5月13日晋升为一级上将。1940年调任军事委员会任副总参谋。1948年3月参加副总统选举,最后放弃,所得票改投李宗仁,令蒋介石支持的孙科未能当选。之后改为湖南绥靖公署主任兼省主席,但仍掌控湖南军政大权。
1949年8月,在长沙宣布起义,同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省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1968年在北京病逝。
在上海巨鹿路,有一栋别具生活气息的小院。院子里郁郁葱葱,鸟语花香,一棵茂盛的大树,像一把大伞,遮住了整个院落。小院看起来十分静谧。
每天早晨,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妇,会沏上茶,拿上报纸,坐在小院的玻璃房中欣赏窗外“满眼的生机盎然”。这位老人是程潜的儿媳朱瑞镕,自从丈夫程元去世后,她成为小院的一家之长,管理着程家的第三代和第四代。
“我觉得我这一生,作为女人非常幸福,有一个爱我的丈夫,我也爱他,我拥有世界上最美满的婚姻!”老太太的一番话,逗得记者和她女儿哈哈大笑起来。朱瑞镕至今仍保持着大家闺秀的风范,待人接物、言行举止得体大方,“你看,我的孩子们都是轻轻地关门,轻轻地说话,很有规矩吧?”老人得意地说道。
今年84岁高龄的朱瑞镕,耳聪目明,腿脚灵便。女儿程枫告诉记者,父母亲相濡以沫走过近70载,“他们晚年还手拉手,说我爱你,连我都羡慕……别看爷爷和父亲都是职业军人,家里永远欢声笑语。”伴着窗外的蒙蒙细雨,程家两代人与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一起坐在小院中侃侃而谈,回忆着程家“充满生活乐趣的小日子”。
1954 年4 月,毛泽东和程潜(右二)等在北京十三陵合影。
1946 年,程元和夫人朱瑞镕在湖南长沙结婚照。
1959 年,程潜与儿子程元及孙辈在湖南住地。
让位蒋介石
朱瑞镕的老家在江苏常州武进县,祖上在当地是非常有名望的富商,朱瑞镕的母亲是盛宣怀家族的嫡系,因此,她从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那时候在家里是大小姐,家庭条件一点不比程家差。”朱瑞镕用骄傲的语气向记者介绍,她和丈夫程元相识于武汉,“我们是那个年代少有的、通过自由恋爱相结合。”
朱瑞镕16岁时,为躲避家乡兵荒马乱的时局,被家人送去武汉,在那里结识了程元。“我嫁到程家时还不满17岁,不知道父亲(程潜)和他在外面具体做什么。那时候对待女子家教严格,讲究三从四德,女人足不出户,男人在外面的事情更是不能过问。”后来朱瑞镕才知道,程潜是个非同一般的人物,“蒋介石竞选总统的时候,父亲和他一起,南京总统府里当时有记者,听说6个副总统竞选,父亲和蒋介石就差3票……”
程潜是湖南省醴陵县北乡长连冲村人。1882年出生于一个耕读世家,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从幼时起,父母就经常告诫程潜兄弟,应以耕读继承祖业,借读书振起家声。程潜从小入私塾,他资质聪颖、记忆力惊人。1903年,程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武备学堂。1904年7月,北平总理练兵处选派武备学生赴日留学,程潜最终考取了公费留日资格。他东渡日本,在东京振武学校补习科学和日文,并结识了黄兴、宋教仁、李根源、李烈钧等留学生,走上反清救国革命道路。1908年程潜毕业回国,在四川新军任参谋,参加辛亥革命,任炮兵指挥官,后回湖南任都督府参谋部部长、军务司司长、军事厅厅长等职。
1923年,程潜任孙中山大本营军政部部长。那时,孙中山准备筹建黄埔军校,一度考虑以程潜为校长,蒋介石及李济深为副校长,而最终为何选择蒋介石担任校长,对此史学家一直猜测不断。有学者认为:“蒋介石对孙中山表现得很忠诚,又学过军事,有一定才能,当时只有30岁出头,可以说年轻有为,因此就得到孙中山的充分信任”;也有人说,“蒋介石是毛遂自荐,要求出使苏俄,从而促使孙中山做出了这一决定。”
对于各种猜测,程枫告诉记者:“我们通过资料知道,爷爷当年和孙中山接触很多,受到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后来孙中山说,美国有西点军校,欧洲也有军校,我们中国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多人口,也应该有自己的军校,他委派爷爷去办。爷爷那时候自己有一个讲武堂,他把自己的讲武堂也合并到黄埔军校中,等到组建好了,孙中山对他大加赞赏,任命他为军校校长。蒋介石知道以后非常生气,不愿在爷爷之下,就赌气跑到上海消极对抗,并派张静江找孙中山说情。爷爷是个从来不要名利的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说那就让他负责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