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人物春秋  > 正文

明月几时有 皓空彩云间

日期:2016-11-01 11:12 来源:《黄埔》 作者:黄志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丁志凡老人在陈颐鼎将军遗像前

  酷暑已过,凉风习习。中秋来临之际,记者特地登门采访被誉为“抗战最传奇将军”陈颐鼎的遗孀——百岁老人丁志凡。

  在南京国泰民安社区家中明净的客厅里,墙上悬挂着陈颐鼎将军的照片,桌上还有台湾艺术家创作的将军雕像。打开精美的月饼礼盒,老人家将月饼轻轻放在洁白的瓷盘上。一束鲜花、一碟月饼、一杯清茶置于案前,丁志凡老人恭恭敬敬地向自己的夫君——陈颐鼎将军三鞠躬……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秋月圆之夜,老人为之举杯感慨。看着眼前一幅幅发黄的老照片,刚刚度过百岁寿辰的白发老人难掩激情,80年前中秋婚庆记忆犹新,58年恩爱情缘娓娓道来,相濡以沫伉俪生涯终生难忘。慈祥老者银丝缕缕,记载着艰难的岁月沧桑;精神矍铄热泪涌动,流露出对故人的款款深情。思念如决堤之水,铺天盖地涌上心头。此情此景,怎不令人为之动容?

  捐赠珍贵老照片,回忆烽火抗战年

  日前,一场热闹喜庆的祝寿晚宴给老人家增添了无比欣喜。丁志凡的亲朋好友敬献花篮,子女孙辈济济一堂、合影留念。江苏省委统战部、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黄埔亲属联谊会、南京市委统战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有关单位领导致辞祝贺。多位抗战名将先烈亲属参加活动,着名艺术家赠送书画佳作,省市新闻媒体记者现场采访报道。

  鲜花簇拥,载歌载舞,掌声雷动。祝寿晚宴上,百岁老人丁志凡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珍藏多年的两幅老照片。

  陈颐鼎身着少将军服、英姿飒爽的照片,是将军1937年南京保卫战后脱险北上时所拍摄,展现出陈将军戎马倥偬的大将风范,及精忠报国、坚韧硬朗的军人风貌。承载记忆,弥足珍贵,为我们揭示了陈颐鼎将军的军旅传奇……

  1906年诞生于灾难深重旧中国的陈颐鼎,自幼勤奋好学、励志自强。1924年江苏省立第十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法政大学。后经校长徐谦(同盟会员,孙中山军政府司法部长)推荐,陈颐鼎免试进入黄埔军校第3期,深受伟人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等教导训诫,从此走上职业军人道路。孙中山先生兴办黄埔军校的艰辛探索,国共合作、军事与政治教育并重的办学方针,“爱国、革命、不怕牺牲、一心为公、救国救民”的黄埔精神熏陶,奠定了陈颐鼎报效国家的坚定信仰。充满革命热情、气血方刚的陈颐鼎,亲历国民革命军二次东征、北伐战争全过程,锤炼锻造出一身铁血铮骨。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陈颐鼎在中日战争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首场战役中冲锋陷阵,执行“铁拳计划”立功受奖,任71军87师副师长兼261旅旅长。

  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中,陈颐鼎率领87师261旅坚守紫金山等处阵地,指挥光华门反击战。国军将士英勇顽强,拼死血战,全歼日军第9师团500多人,打了南京保卫战中最激烈、最成功的一仗。259旅旅长易安华、261旅参谋主任倪国鼎等数百人为国捐躯,沉重挫败敌军攻势,打击了鬼子的嚣张气焰。南京失守后,日军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朝香宫鸠彦王还前往光华门跪拜,足见此战之惨烈、对敌军之震慑。

  随后,陈颐鼎历经徐州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枣宜会战、上高会战、第二次及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闽浙追击战等重大战役,出生入死,战功卓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战败投降。时任国民革命军第70军中将军长的陈颐鼎,奉命于10月17日率领直属部队和国民政府驻台官员,跨越海峡进赴台湾担负日军受降接收重任。

  丁志凡兴奋地对我们说:“抗战胜利收复宝岛台湾,就是陈颐鼎浴血奋战、戎马生涯中最扬眉吐气、最自豪、最快乐的时刻!”

  西子湖畔喜相识,虞山之麓结良缘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80年前的中秋佳节,是陈颐鼎与丁志凡喜结良缘的日子。百岁老人丁志凡就从手上的订婚照说起,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

  1935年初秋,国民革命军在江苏句容、溧阳地区进行实战大演习。蒋介石现场观战指挥,演习后将87师261旅521团团旗亲授给陈颐鼎。

  部队演习结束后,陈颐鼎一行多人来到杭州休息。第一次领略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震撼,观赏到西子湖畔的美丽景色。谁想到,西湖的湖光山色,竟成就了一段佳话。

  生长在杭州市万寿亭街的丁志凡,是远近闻名的美女。其父在杭州康桥开店,以卖咸鱼维持生计。丁志凡家境虽然清贫,但幼时进入天主教学堂,受益免费启蒙教育,天资聪慧、知书达理。刚满19岁的如花少女,经邻居姐妹的热心牵线,结识了正在杭州度假的上校团长陈颐鼎。英俊的面庞,挺括的军服,礼貌的举止,给丁志凡留下深深的印象,军人的阅历更令她仰慕不已。两人一见钟情。丁志凡的母亲虽有担忧,豁达的父亲却欣然同意。

  平湖秋月、孤山岳坟、曲院风荷、灵隐禅寺,留下情侣信步的足迹;相识后的鸿雁传书,寄托思念与美好憧憬。一张杭州订婚照,让明珠璀璨的西湖见证了铁血将军和江南闺秀的浪漫爱情。

  岂止“忆江南,最忆是杭州”,1936年中秋之夜,常熟虞山之麓的军营,才是他们的婚庆好时光!一片月光皎洁处,阵阵丹桂飘香时。国军第87师第261旅第521团驻地,举行了一场简朴的军营婚礼。官兵致礼,好友祝贺,一块月饼的分享,一杯桂花酒的香醇,从此开始了丁志凡跟随陈颐鼎一生的征程……

  颠沛流离共患难,生死相依历沧桑

  对战乱时期的动荡生活,丁志凡记忆犹新。

  新婚燕尔回乡省亲,归来连夜奔往上海吴淞口驻防部队探望丈夫,令紧张忙碌、部署备战的陈颐鼎颇感意外。相聚几小时匆忙离别的小楼房,第二天就被日军炮火炸为废墟。1937年,陈颐鼎投身淞沪战役,又退守南京保卫战,丁志凡随即在安徽乡村逃难。1938年后,陈颐鼎先后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辗转到达陕西宝鸡,重组87师261旅。丁志凡一路追寻打听消息,终于在除夕雪夜赶到宝鸡,夫妻在营房火炉前相拥垂泪。当妻子随军到达河南洛阳、郑州时,恰逢丈夫旧伤复发,进行胯骨弹片剔除。眼见陈颐鼎病痛难忍,丁志凡亲自熬药送饭喂汤,昼夜守护,陪伴病床。前线军情告急,术后尚未痊愈、腿扎绷带的陈颐鼎不顾劝阻,命令部下抬着担架上战场指挥战斗。陈颐鼎的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令丁志凡担心又敬佩!

  后来,丁志凡跟随陈颐鼎调至甘肃平凉西北六战区,又南下浙江、江西、福建,经历了抗战时期的多次重要战役。1945年10月,陈颐鼎率军赴台湾接受日军投降,一年后,丁志凡才去宝岛陪伴夫君。战火纷飞时,硝烟弥漫处。面对敌军的凶残和死亡威胁,谁能体会亲人的痛苦牵挂?谁能感受其中的苦辣酸甜!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国共内战爆发后的1947年2月,整编第70师中将师长陈颐鼎从台湾调防回大陆,同年7月在山东鲁西南战场被俘。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风雨飘摇局势动荡。国民党王敬久将军多次派人规劝丁志凡去台湾,并送来机票。在亲友纷纷离开南京逃往台湾时,丁志凡毅然选择留守,她坚信夫君一定会平安归来。父母亲的陪伴是极大的精神支持。近4年的望眼欲穿、焦虑等待,终于盼来丈夫的归来。

  1951年5月,陈颐鼎结束了在解放军华北解教团的拘押,被刘伯承元帅指派担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军训部军事研究员、华东军事政治大学军事教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军事研究员和教员,回到了南京。妻子的衷情守候给了陈颐鼎极大的安慰。虽然有些亲人已去台湾,但在大陆他还有亲爱的妻子、慈祥的父亲,一个温馨的家,这是莫大的安慰!

  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让陈颐鼎夫妇真正感受到社会环境、工作待遇的变化。他们开始了人生新的阶段。由于生活安定,没有战乱时期的惊恐动荡,丁志凡多年来习惯性流产、没有子嗣的难题也自然化解。患难夫妻恩爱情,相敬如宾入佳境。1953年后,他们相继生育三女一男,这个幸福的家庭更显得生机盎然……

  隔千里兮共明月,海峡两岸盼团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时节吟诵千古佳句,望月怀远寄托思念情深。

  面对着陈颐鼎的照片,如今老有所依幸福安康的百岁寿星丁志凡激动不已: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是他们结婚80周年的日子。皎洁月光虽美,不能采撷以赠远逝夫君;一块月饼、一杯清茶,却可表达真挚情意。

  陈颐鼎生于忧患、长于战乱,少怀国富民强壮志,老存振兴中华之心。解放后,他的足迹走遍全国,亲眼看到经济发展、国家强盛、民族团结。他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陈颐鼎先后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首任会长,政协江苏省委员会第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江苏省孙中山研究会顾问,南京航空联谊会顾问。

  虽届耄耋之年,陈颐鼎仍满腔热情地联络接洽海内外黄埔同仁,携手两岸同胞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竭诚奉献。1945年,领军接收宝岛台湾,是他人生的辉煌荣耀;1994年,这位魂牵梦萦期待台湾回归、鹤龄高寿的将军却抱憾西去。国家统一,成为老人家的临终遗愿……

  明月几时有?皓空彩云间。

  如今可以告慰将军在天英灵的是,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中国梦,凝聚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它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中国人民也将在新航程中不断前进,开拓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新天地!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