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历史文献  > 正文

《台湾诗乘》作者连横简介

日期:2006-11-20 12:21 来源:台湾文献丛刊 作者:qxjing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连横——《台湾通史》的撰修者,(1878-1936),字武公,号雅堂,又号剑花。连横的先祖兴位公是福建龙溪人,因年少时家遭不幸,于是远离家乡,渡海到台湾,定居在当时郑成功控制下的台南,到连横出世时已是第七代人。兴位公一直以明遗民自认,迁居台湾后,要求自己的子孙只能稽古读书,决不应清代的科举考试。并且,从兴位公到连横的父亲都死前留有遗命,死后穿明服下葬,以表示对故国的思念和忠诚。

  由于出生于这样一个书香世家,连横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教育。

  其父连永昌对他的学业督导甚严,而连横少小即聪颖好学,对所学过的东西能过目成诵,深得其父的喜爱。有一次,连横的父亲将购到的一部《台湾府志》送给他,并告诉说:“汝为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历史。”可以说,连横有志于撰修《台湾通史》实源于此。

  中日甲午战争后,广大的台湾民众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抗日保台运动。当时,连横18岁,因其父突然去世而在家守制。面对国破家难,连横无以述怀,于是手写《少陵全集》,开始发愤学诗以抒家国凄凉之感。当时台湾岛上的抗日力量广发抗日文告和檄文,鼓励民众抗战到底。连横四处搜集抗日文告和檄文,这些以后成为《台湾通史》中最珍贵的史料。

  由于痛恨清政府的丧权辱国、腐败堕落,连横于甲午战争后携眷返回大陆,在厦门创办《福州日日新报》,鼓吹排满。当时同盟会在南洋的同志读到此报后非常高兴,派福建籍的同盟会会员林竹痴前往厦门,和连横商谈将《福州日日新报》改组为同盟会机关报。

  但由于清政府嫉恨连横的言论,报纸遂遭封禁。连横不得已又携眷返回台湾,重主《台南新报》汉文部。三年后移居台中,主《台湾新闻》汉文部,并与林痴仙、赖悔之、林幼春一起创办栎社,以道德文章相切蒯,《台湾通史》的撰写也是从这时候开始。

  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实行残酷的掠夺政策和民族压迫,连横久居于此,终日感到郁郁不乐。1911年秋,连横大病初愈,就想远游大陆,以舒抑塞愤懑之气。当时中华民国刚刚建立,慷慨悲歌之士云合雾起。连横乘船由台湾到达上海,与当时的豪杰志士聚谈天下之事。畅快之时,纵笔为文,论当时得失,意气轩昂。健康逐渐恢复,于是他沿长江西溯至武汉,然后又北渡黄河到达北京。当时赵尔巽主持清史馆工作,聘连横入馆共事,正因为此,连横得以尽览馆中所藏有关台湾建省档案,而将其全部收入正在编撰的《台湾通史》中。不久,连横辞去清史馆工作,遨游于山川大河之中,凭吊故墟遗迹,瞻仰先贤英烈,在畅游中更加深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1914年倦游而归台,仍居故里,将其在征途逆旅中所作之诗,编为一卷,起名为《大陆诗草》。

  连横回到台湾后,即开始潜心着述《台湾通史》,五年后,完成《台湾通史》的修撰工作。书刊行后,日本朝野颇为重视,而祖国人士却因相隔甚远,不甚了解。只有章太炎先生在读后认为是民族精神之所附,此书为必传之作。

  《台湾通史》是台湾历史上第一部按通史体例撰修的史书。连横积数十年之力,搜集有关台湾的中外文献、档案和传闻,仿照司马迁《史记》的体例,写成此书。全书有纪四、志二十四、传六十,人物包括从最早经营台湾的开拓者到清中后期抵抗日本侵略的仁人志士,时间跨度起于隋大业元年(605),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凡有关台湾的政治、军事、经济、物产、风俗、人物等等都有论列;对大陆人民开拓台湾与台湾人民抗击荷、英、法、日等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叙述尤详。《台湾通史》郁“自戕其身,至于短折。余甚哀之。顾余则不然,祸患之来,静以镇之,横逆之施,柔以报之。而眷怀家国,凭吊河山,虽多回肠荡气之辞,绝无道困言贫之语。故十年中未尝有忧,未尝有病。岂天之独厚于余,盖余之能全于天也。”民国十五年春(1926),连横携眷游杭州西湖,欲了却其“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的宿愿。不久,北伐战争开始,于是又返回台湾。这时期日本人在台湾禁止学习汉文,且不许学生使用台语,连横为保存故国文化始作《台湾语典》四卷。

  民国十八年(1929),连横之子连震东从日本东京庆应大学毕业,连横告诫其子说:“欲求台湾之解放,须先建设祖国。余为保存台湾文献,故不得不忍居此地。汝今已毕业,且谙国文,应回祖国效命,余与汝母将继汝而往。”连震东听从父亲的话回国服务。

  1933年,连横决意回大陆定居,居住在上海,以遂其终老祖国之志。他对其子说:“余自台湾沦陷,吾家被毁,三十余年靡有定处,而对于汝姊弟之教育,尤煞费苦心。今余着作已次第告成,而汝辈亦皆有所造就,且一家均居国内,余心稍慰矣。余虽年事渐高,而精神尚健,此后当继续着作,以贡献于国家也。”1936年春,连横因患肝病在上海去世,享年59岁。弥留之际,仍告诫其子震东:“今寇焰迫人,中日终必一战,光复台湾即其时也。汝其勉之!”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