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探索
阚延华
摘 要: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符合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势,是实现人心思归的重要手段,是破解各种“拒统”主张的良策;两岸共同的血缘和文化、我军软实力资源日益丰富、我军软实力传播能力不断增强和两岸交往日益密切为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提供了可行性;必须坚持反独与促统相统一、大陆主导与寄希望台湾人民相一致、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协调、威慑与感染相结合、阶段推进与持续渐进相接续的原则。
关键词:反独 促统 舆论认同 军事软实力
军事实力本身有硬、软之分。《辞海》认为战斗力是“军队的作战能力,战斗力的因素包括:人员的政治素质、军事素养和武器装备、物质保障等”。可见,军事实力不仅表现为坚船利炮、兵强马壮,而且也包括军事理论、军事文化、战略思维、组织机制、战斗精神、心理素质等看似无形的东西,而后者即为军事软实力。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台独促统”舆论认同就是为了遏制“台独”势力的不断挑衅,积极把握在两岸关系上的主动权,广泛争取国内和国际舆论的支持,不断提高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不断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①]但是,岛内“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一刻也未停止,伴随着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操纵“以台制华”战略,“反独”与“促统”任务都日益显得非常紧迫。对认同是达成目标任务的基础,舆论认同因此,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很有必要。
(一)符合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势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必然要求,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时期,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对两岸同胞都有利,更对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有利。2006年4月16日,胡锦涛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系统地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明确提出“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②]习近平指出:“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湾的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两岸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③]顺应当今两岸人民谋和平、促发展的潮流,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就成为“武统”之外一种战略选择的必然。军事软实力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体现为用自身的正义性、合法性吸引和影响对方,并最终达到塑造与改变对方的目的。祖国大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缔造者和维护者,占据道义的制高点,必将对台湾民众“台独促统”产生正面的舆论导向作用。以军事软实力的正义性、合法性能吸引和影响台湾民众认清,“台独”分裂势力不仅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破坏者,是中华民族利益的损害者,同时也是国际社会“麻烦的制造者”,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最终都将遭到两岸同胞与国际社会的唾弃,只有统一,才能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耀与福祉。
20世纪90年代后,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分子致力于构建“以武护独”军事力量,我军则“以武反独、以武止独”为目标,加强了反“台独”军事力量建设。这一时期,军事硬实力一直是两岸较量的核心,反“台独”舆论斗争主要是大力宣传我军“杀手锏”武器装备的威力,宣扬我军独特战法的神秘莫测,宣传我军英勇作战的历史、对台军的压倒优势、决战决胜的决心、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等,起到了震慑“台独”分子的效果。但事实上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激起部分台湾民众的逆反心理,“台独”势力则利用这一点挑逗两岸关系紧张,也挑拨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感,增加人心回归的阻力。精神领域的斗争只能用精神领域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武力威慑虽能强力征服,甚至能使“台独”意志屈服,但也会巨大的有副作用,使台湾民众不易心悦诚服地接受。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既能有效打击“台独”势力,又能有效避免激起台湾民众逆反心理,通过和平吸引、情感感召的方法来化解敌意;既能有效遏制“台独”势力,又能有效地作用于台湾民众精神,同化其思想、观念,促使台湾民众的态度与行为向着促进和平统一方向转化,以武力来反对“台独”,以“不战”来实现统一,即真正赢得台湾民心,实现人心回归。
当前,台湾岛内关于两岸统独议题,有许多主张。关于民进党的“台独”主张不必多说,无论是急独、缓独、暗独都是鲜明“拒统”的主张;还有“不统、不独、不武”两岸主张,其实质就是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现状,保卫所谓“中华民国”,稳住台湾主流民意,稳住“独”派,也稳住美国。“不统、不独、不武”表面上似乎是守住现状,实际效果上却是以守为攻的“拒统”主张;还有一些极具欺骗性“拒统”理由、怪论,如尊重“台湾主流价值”、“台湾优先”、“维持现状”、“国防靠美国”,等等。军事软实力具有隐性影响力强的特点,既能通过硬的,也能通过软的方式途径,还可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途径实现目标,淡化痕迹、隐蔽意图,“润物无声”地渗透进台湾民众的精神、思想、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入岛、入心、认同”。同时,军事软实力并不单纯是一个军事范畴的问题,军事软实力使军事与民事,战争、政治与文化融为一体。军事软实力的生成、建设和作用发挥,突破了平时和战时的界限,是一种经常性的军事实践活动,它时时刻刻都在生成、损耗和发挥作用。所以,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台独促统”舆论认同,能保持平时与战时的连贯性与一致性,从而有效应对台湾岛内各种“拒统”伎俩。
当前,两岸关系与涉台国际环境的现实,使得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具有了切实的可行性。
(一)两岸共同的血缘和文化是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台促统”舆论认同致效的内在动力
台湾岛内知名政治人物林洋港曾说过:“台湾除了百分之二台湾原住民外,其他都是汉族,论起血缘、文化、语言、宗教信仰,都是一样同源同根。不同的只是来台时间的早晚而已。”连战的祖父连横在其所着《台湾通史》中提出:“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这一点没有因为台湾历史上曾被侵占而改变,也没有因两岸近半个世纪的分离乃至对峙而削弱。2005年,当经过半个多世纪对立的国共两党再次握手“相逢一笑泯恩仇”时,人们见识了骨肉亲情所具有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中华民族内部凝聚力和认同感,构成了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致效的内在动力。正如习近平指出的 “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④]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虽然在近代历史上,台湾文化承受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台湾同胞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中华文化的特征,顽强地抵御了诸如“皇民化运动”等外来文化的侵袭,中华文化的传统在异族侵略者的重压下得以延续。半个多世纪中,两岸尽管有着严重的对立与对峙,但在“一个中国”这一原则问题上有着长期的共识。对两岸同胞来说,台湾与大陆的分离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历史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两岸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就一天不会停止。贯穿其中的是两岸人民同源的历史文化认同。由于军事软实力效能发挥靠的是影响力、感召力与吸引力,其效能发挥程度是以作用对象的认同程度来检验的。所以,两岸共同的文化是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致效的内在动力。
(二)我军软实力资源日益丰富为运用军事软实力开展反“台独促统”舆论认同提供了战略支撑
进入新世纪以来,军事软实力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我军顺应世界军事变革发展趋势,进行了改革重塑,把军事软实力建设摆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把加强军事软实力的研究、建设和运用,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大战略举措。
(三)我军软实力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为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拓宽了作用途径
首先,军队网络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于
(四)两岸交往日益密切为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创造了有利条件
马克思曾经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⑦]研究表明,军事软实力的效能发挥离不开相互间的接触与交流,以及在这种接触与交流后产生的影响力与吸引力。两岸交流的实践证明,大陆长期致力于加强两岸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05年大陆相继邀请台湾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的党主席连战、宋楚瑜、郁慕明访问大陆,拓展了两岸党际交流新渠道,之后国共两党高层的交流不断深入。两岸经贸与人员往来增加己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祖国大陆的巨大市场和蓬勃向上的发展利好,为台湾提供了经济增长的支点。与此同时,台湾同胞投资大陆的规模也不断扩大。随着经贸关系的加强,两岸人员往来也日趋频繁。“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经济格局意味着两岸已经形成“利益共同体”,两岸中国人之间巨大的、密不可分的共同利益,成为解决台湾问题持续性的动力。两岸退役军人交往已经开通,现役军人交往也一定会努力形成,大陆提倡的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倡议也正逐渐得到台军有识之士的认可。在两岸的政治分歧上,两岸主流民意都努力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增进互信、扩大共识,使两岸关系能够健康发展。因此说,两岸各方面交往的日益密切,为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提供了有利条件。
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必须正确把握组织实施舆斗争的基本原则,将其作为指导规律,从宏观上加强统筹谋划,才能牢牢把握舆论斗争的主动权。
(一)坚持反独与促统相统一
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的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台独”势力的不断挑衅,积极把握在两岸关系上的主动权,广泛争取国内和国际舆论的支持,不断提高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概括地讲就是“反独求统”。
在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时,一方面,要把反对台湾独立作为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的初级目标。毫无疑问,台湾“独立”就意味着战争的爆发,反独就是在谋和平,而谋和平是两岸民众和平发展阶段的目标追求。对于血脉同源的两岸同胞来说,两岸和平、稳定与繁荣代表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以军事软实力遏制与消除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干扰因素,化硬性军事对抗为柔性交流合作,符合中华民族至高无上的价值和社会道德标准。因而,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首要的就是对台湾岛内顽固“台独”势力进行遏制、打击、分化、瓦解,迫使其放弃“台独”主张;对于台湾军队,就是要使其官兵士气低落,丧失战斗意志,削弱其战斗力;对于潜在的涉台敌对国家,要以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雄厚的实力对其发起舆论攻势,从而遏制涉台图谋。另一方面,要把促进国家统一作为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的最终目标。台湾的前途在于两岸统一。统一才有和平,统一才有民族复兴,统一合民心、顺民意。习近平指出: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⑧]坚决反对“台独”,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当前处理台湾问题的阶段性目标,两岸最终将走向统一,我们既不能容忍台湾走向独立,也不会让台湾问题无期限地拖下去,变成事实的“独立”。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的任务就是:对于岛内民众,就是激发其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渴望,对“台独”势力制造和炒作战争产生反感;对于友好国和中立国,就是要不断加强两国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以取得“朋友圈”的支持和同情,防止它们被“台独”势力利用;对于我军将士,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励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争取人民群众对我统一之战的积极支持。还要通过汇集两岸反对分裂,促进统一的主流民意增强凝聚力,通过顺应两岸同胞对祖国统一与民族振兴的愿望扩大吸纳力,利用两岸日益紧密的交流与往来强化整合力,适应祖国大陆综合实力的壮大、国际地位的提高提升辐射力,最终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奠定基础。
历史证明:若想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陆必须牢牢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大陆主导两岸关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势才能向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历史也证明:台湾民意在解决台湾问题时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的重要目的就是影响台湾民意归属。所以,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必须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原则。一方面,台湾人民是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的主要作用对象。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最终目的是实现两岸统一,但真实意义的回归是人心的回归,若实现人心回归,必须把台湾人民作为主要作用对象。另一方面,台湾人民是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的重要依靠力量。台湾同胞与“台独”分子有着本质区别,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人员往来的主体,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更是促进台湾统一的重要依靠力量。
在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时,贯彻坚持大陆主导与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相一致的原则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使台湾人民真正认识到对台方针政策对台湾民众的好处,消除逆反心理,争取更多的台湾人民支持两岸统一,实质进入民主协商。二是大力宣传大陆为维护两岸和平稳定作出的巨大努力,特别是军队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做出的努力,揭露“台独”分子对两岸和平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成的巨大破坏,号召更多的两岸同胞携手遏制“台独”。三是突出宣传两岸同仇敌忾、共同为主权而战的历史,向世人昭示,以往如此,当前乃至将来两岸同胞仍然视主权为最高尊严,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现实无可置疑。
(三)坚持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协调
软硬实力协调运用致效的原理取决于软硬实力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软实力与硬实力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软实力的运用并不仅仅靠自身来完成,而是通过对硬实力的整合、凝聚达到“倍增效应”。可以说,硬实力是软实力的物质基础和后盾,离开了强大的硬实力,软实力就失去了依托,徒有其表;软实力则是硬实力的粘合剂和倍增剂,为硬实力创造“场效应”,它能够决定和影响军事“硬实力”方向和发挥程度。如果说“硬实力”是一柄利剑,“软实力”就是无形的剑胆、剑气、剑法。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毛泽东曾深刻指出,美国人是“钢多气少”,我们“钢少气多”。这里的“钢”与“气”十分形象地说明了硬实力与软实力的辩证关系。其次,软实力与硬实力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军事硬实力的充分展示和成功运用,可以转化和积淀为软实力;军事软实力对人与武器等战斗力要素的优化配置,也可以转化和聚合为硬实力。对此,约瑟夫·奈指出:“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往往存在很多共通之处。”[⑨]
在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时,坚持软硬实力协调运用的原则,就要求大陆军队要充分发挥软实力的作用,通过塑造并运用自身良好形象的亲和力、辐射力、感召力,通过政治的、外交的、舆论的综合运筹,争夺台湾军心、民心、争取国际舆论,以此孤立、限制、削弱和瓦解“台独”势力。同时,要通过必要的军事手段,在武力上彻底震慑住甚至征服“台独”分子,通过软硬实力协调运用以发挥最大的效能,实现“反独求统”的战略目标实现。
(四)坚持威慑与感染相结合
军事威慑是军事斗争的一种方式,即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以一定的国防实力为基础,通过显示武力和准备使用武力的决心,以期迫使对方不敢采取敌对行动或使行动升级的军事行为。威慑力主要来源于人民军队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和威武之师以及得道多助;来源于官兵坚强的战斗精神;来源于先进的军事理论。感染力是指军队由于其性质、宗旨、纪律、作风等因素对外部人员思想、感情和行为产生的感动和感化力量。感染力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来自于人民军队严明的纪律和良好的形象;来自于人民军队维护两岸群众利益的实际行动。
在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时,坚持威慑与感染相结合的原则就是一方面着重对“台独”分子进行武力威慑,一方面运用综合手段感染影响台湾同胞。为达到“反独求统”总目标,也不能完全放弃对“台独”分子的争取和瓦解,也要通过一定的感染争取把他们转化为不敢独立,不支持独立,甚至支持统一的立场上来。对那些不统不独的中间分子,有必要进行的威慑与感染并重,防止对“台独”抱有幻想。总之,就是要通过威慑与感染相结合,使得“台独”分子不敢独立,唤醒更多的台湾同胞认识到只有统一才是台湾的唯一出路,才是全体华夏子孙最大福祉所在。
软实力生成和致效是有自身特点的。一方面,软实力生成和致效具有长期性。军事软实力生成和致效并不单纯是一个军事范畴的问题,参与其中的也不仅仅是部队和军人,还涉及到地方的各个层面,它要求军事与民事一体化,必须将军事软实力渗透、融合于国家软实力的整体构建中,着眼全局,强调军事机构与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以及军人和民众之间的密切配合。军事软实力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不能速成的,致效也必须是个长期过程。另一方面,军事软实力的生成和致效,突破了平时和战时、前方和后方的界限,它时时刻刻都在发挥作用。所以必须保持平时与战时的连贯与一致,也就是持续渐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的和平统一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二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但又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因此必须坚持阶段推进与持续渐进相接续的原则。
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作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一种手段,必须服从于和平统一的总体进程。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时好时坏的现实,以及国际上的制约因素决定了和平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可能出现曲折、倒退,只要两岸一日不统一,运用军事软实力促进“反独求统”舆论认同就一刻不能停止。
作者简介:
阚延华,男,1961年9月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军官教育培训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军大校。
联系电话:0411-85849686;13052793370
电子邮箱:kyh901@163.com
通信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七星街47号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训部(116001)
[①]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9-1-3 (1)
[②] 胡锦涛.会见连战和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各界人士[N]. 人民日报,
[③]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9-1-3 (1)
[④]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9-1-3 (1)
[⑤]杨春长, 刘戟锋. 论军事软实力[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8: 第3页
[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N]. 人民日报, 2013-12-31 (1)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5: 第82页
[⑧]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9-1-3 (1)
[⑨]约瑟夫·奈, 张哲馨. 自由主义化的现实主义者----对约瑟夫· 奈的访谈[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8):第72页
相关新闻